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山东省男子排球队竞技能力的非衡因素与补偿途径

发布时间:2020-09-27 13:22
   排球运动是一项以运动员的体能为基础,技战术能力为主导的隔网对抗的集体运动项目,排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作为一个构成要素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开放系统,相互之间的补偿主要集中在运动员的身高、力量、技战术能力和心理素质的改变上,各个组成要素的发展水平往往决定了比赛的走势,因此,研究排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因素与补偿途径,可以有效地指导排球训练实践活动、丰富排训练理论。现代高水平排球赛事发展的趋势表明,仅仅依靠竞技能力某一个方面的优势,想要在激烈的比赛中取得胜利是非常困难的,能够取得最终胜利的,往往是竞技能力均衡发展的队伍,所以,为了取得优良的竞技成绩,在平日的训练中不仅仅要刻苦认真的对待每一个训练的内容,同时还要注意协调各个竞技能力的均衡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视频观察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017-2018赛季中国男子排球超级联赛十四个省队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各个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解了山东省男子排球队与国内强队在体能、技战术以及心理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优势与差距。1.平均年龄相对较小。从下文的比较可以看出,山东省男子排球队运动员在平均年龄上偏小,大部分年轻运动员参赛的场次和参赛的时间都相对较少,因此,在比赛中的经验相对不足,虽然年轻运动员在比赛场上有信心,有活力,但是因为缺乏比赛的经验,在关键时刻年轻运动员更容易心烦意乱,他们的心理活动相对波动较大,这对比赛中关键技战术的发挥有一定的影响。在补偿方面应该注意运动的年龄结构塑造,不可忽视老队员对运动队的作用,在运动队的发展过程中,利用老队员的经验与娴熟的技战术来带动年轻队员的发展对于球队的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2.运动员身高较高,但身体瘦弱,力量较差。在参赛的各个省队中,山东省男子排球队运动员在身高和网上高度方面都处于优势地位,但山东省男子排球队运动员的体形要比国内强队显得单薄,运动员体形的瘦弱对技战术的发挥有一定的影响;虽然排球是隔网对抗项目,但是对运动员的各项身体素质要求同样较高,山东省男子排球队运动的身高虽然在与各运动队的比较中处于优势地位,但是力量的缺乏却是致命的缺点,高而无力的进攻球在比赛中往往难以得分,山东省男子排球队今后应对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加强训练,结合身高的优势,使进攻球更加有威胁。3.技战术发挥不够全面。排球比赛中三项主要的得分方法是发球,拦网和扣球。这三项指标是压制对方的优势,打击对手的关键武器;由于山东省男子排球队的接发球到位率低,因此给接下来的一系列进攻手段徒增了难度,同时发球的得分率低,威胁性小,变相的增加了对方防守反击的能力。排球属于隔网对抗的项目,技战术的水平在比赛中尤为重要,由于山东省男子排球队运动员年龄较小,在技战术运用上并不娴熟,所以要多安排运动员参加大赛,在日常训练与比赛中磨炼技战术水平。4.心理不成熟,赛场上缺乏斗志。在集体项目中,心理状态与技战术水平的发挥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实力相差较小,强度较高的比赛中,最后的胜负往往决定于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在山东省男子排球队的几场关键比赛中,可以很明显的发现运动员心理状态不佳,技战术发挥的不够充分,从而与胜利失之交臂。在排球超级联赛中山东省男子排球队近几年都没有较大突破,虽然有着身体、技术和战术等几方面的原因,但是心理素质方面的因素也决不可低估。通过对山东省男子排球队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因素分析,找到优势与弱势因素,运用非衡结构补偿的方式进行有效的补偿,为未来的训练提供有力的理论,给教练员在平时指导训练时提供更加有效的依据,以此来提高山东省男子排球队运动员的个人技术与球队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实战的成绩。
【学位单位】:山东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84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排球运动发展研究
        1.3.2 关于男排运动发展研究
        1.3.3 关于非衡性的研究
        1.3.4 关于补偿性的研究
    1.4 文献述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录像观察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对比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山东省男子排球队运动员与对手身体素质的对比分析
        3.1.1 山东省男子排球队运动员的基本情况
        3.1.2 山东省男子排球队运动员与对手年龄的对比分析
        3.1.3 山东省男子排球队运动员与对手体重的对比分析
        3.1.4 山东省男子排球队运动员与对手身高的对比分析
        3.1.5 山东省男子排球队运动员与对手扣球高度的对比分析
        3.1.6 山东省男子排球队运动员与对手拦网高度的对比分析
        3.1.7 山东省男子排球队运动员与对手克托莱指数的对比分析
        3.1.8 山东省男子排球队运动员与对手劳雷尔指数的对比分析
    3.2 山东省男子排球队与对手攻防技术的对比分析
        3.2.1 发球技术的对比分析
        3.2.2 扣球技术的对比分析
        3.2.3 二传技术的对比分析
        3.2.4 拦网技术的对比分析
    3.3 山东省男子排球队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分析
4 山东省男子排球队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补偿
    4.1 山东省男子排球队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平衡补偿与非衡补偿
        4.1.1 山东省男子排球队竞技能力的平衡补偿
        4.1.2 山东省男子排球队竞技能力的非衡补偿
    4.2 山东省男子排球队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内源性补偿与外源性补偿
        4.2.1 山东省男子排球队竞技能力的内源性补偿
        4.2.2 山东省男子排球队竞技能力的外源性补偿
    4.3 山东省男子排球队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辐射补偿与放大补偿
        4.3.1 山东省男子排球队竞技能力的辐射补偿
        4.3.2 山东省男子排球队竞技能力的放大补偿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加 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古松;钟秉枢;;中国竞技排球发展制约因素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10期

2 李赞;田麦久;;非同步性发展视角下的竞技能力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J];体育学刊;2009年12期

3 闫二涛;林凤炎;陈晋;;篮球队竞技能力非衡补偿理论研究——体能补偿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9年04期

4 蒋慧;;中国女排运动员技、战术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性现象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9年03期

5 吴建堂;;“北航男排”学生运动员培养模式探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杜艳伟;;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特征与补偿效应探讨——以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为个案[J];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02期

7 张兴林;葛春林;;我国不同职能优秀男女排运动员比赛外部负荷对比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苏苗;;对我国男子排球联赛市场影响因素的分析[J];文史博览;2006年16期

9 沈跃进;何彦辉;邹本旭;;我国甲级男排运动员对教练员领导行为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10 李军,曹广海,姜大勇;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运动员非技术因素的差异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大庆;田麦久;;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理论[A];第五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潘迎旭;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鹏飞;我国竞技排球管理现状及改革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2 姚卫;上海男排前主教练沈富麟综合素养的个案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4年

3 祝慧;第十二届世界杯中外男排技术运用效果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崔丽敏;世界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单打技、战术非衡结构及其补偿现象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5 刘有明;中国男排的四年比赛主要技术运用效果的对比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6 段国洞;世界高水平男女排比赛得失分规律的定量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7 樊谦;我国男排竞技水平与后备人才培养之关联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会;中国女排战绩与教练员指导关系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9 马倩;世界高水平男女排进攻战术打法运用差异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10 武晓磊;影响我国男子排球项目运动水平的若干因素与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279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8279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e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