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菏泽梅花拳的历史源流与发展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4 17:44
  梅花拳是武术史上一朵娇艳绽放的奇葩,作为一种相对古老的拳种,在鲁西南大地这片沃土上公开流传了三百多年,早已扎根、开花、结果。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的冲击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越来越多的拳民面临更大的生活和就业的压力,菏泽梅花拳的发展空间受到了巨大的挤压和极大的破坏,淳朴的思想被各种潮流风气所占据,当地的习武民风已渐渐消逝,菏泽梅花拳的生存发展已到了十分紧迫的地步。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田野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菏泽梅花拳的历史源流、传承现状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梅花拳特有的拳理和文场、武场组织的指引以及十几代门人弟子的共同维护下,整个拳派也维持了近四百年团结统一的局面,梅花拳才得以更顺利地传遍冀鲁豫大地的农村乡野,传到全国其他地区,并飘香海外。2、在独特而又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封建专制的政治条件、乡村保守的的小农经济条件、儒家文化影响下的忠勇侠义的精神条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促成了梅花拳在菏泽地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3、义和团前身组织起于菏泽曹州大刀会和梅花拳,一系列导致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变动的天灾人祸是反教斗争大规模迸发的重要... 

【文章来源】:天津体育学院天津市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梅花拳拳名和源流的研究
        1.2.2 关于梅花拳组织特点方面的研究
        1.2.3 关于菏泽梅花拳传承脉络的研究
        1.2.4 菏泽梅花拳发展路径方面的研究
        1.2.5 关于义和团运动源流方面的研究
        1.2.6 梅花拳其他方面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实地调查法
        2.2.3 访谈法
        2.2.4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梅花拳概述
        3.1.1 梅花拳简介
        3.1.2 梅花拳拳名释义
        3.1.3 梅花拳的起源
    3.2 菏泽梅花拳的传入与发展
        3.2.1 菏泽梅花拳的传入因素分析
        3.2.2 菏泽梅花拳的传入发展时期
        3.2.3 菏泽梅花拳的传播发展时期
            3.2.3.1 清朝年间菏泽梅花拳的传播发展
            3.2.3.2 梅花拳与义和团运动
            3.2.3.3 曹州大刀会的前期斗争
            3.2.3.4 梅花拳的反教斗争
            3.2.3.5 民国年间菏泽梅花拳的传播发展
        3.2.4 菏泽梅花拳的定型发展时期
            3.2.4.1 建国后菏泽梅花拳的快速发展
            3.2.4.2 菏泽梅花拳传承谱系
    3.3 菏泽梅花拳的生存现状
        3.3.1 菏泽梅花拳的生存现状
            3.3.1.1 菏泽梅花拳的分布区域及其传承情况
            3.3.1.2 菏泽市牡丹区梅花拳的习练现状
            3.3.1.3 菏泽梅花拳技法的传承情况
            3.3.1.4 传统授徒关系的变换情况
            3.3.1.5 传承内容的变换情况
            3.3.1.6 菏泽市各县区梅花拳的“申遗”与协会成立情况
        3.3.2 影响菏泽梅花拳发展的因素
            3.3.2.1 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增加
            3.3.2.2 普通群众对菏泽梅花拳的认知水平普遍较低
            3.3.2.3 后备人才不足,人才出现断层
            3.3.2.4 思想过于保守,传承理念亟需更新
            3.3.2.5 拳术体系内容丰富,难以全面继承
            3.3.2.6 缺少专门的梅花拳组织机构和政府的支持
    3.4 菏泽梅花拳发展路径探析
        3.4.1 走与“体育+”模式相结合的体育产业化道路
        3.4.2 梅花拳体育小镇建设之路的探析
            3.4.2.1 建设梅花拳体育小镇的可行性
            3.4.2.2 建设梅花拳体育小镇的路径
        3.4.3 梅花拳与互联网传播优势相结合
        3.4.4 开展梅花拳竞技赛事与国内外的交流接轨
        3.4.5 加强人文内涵的挖掘与自身体系的精简
        3.4.6 校园梅花拳的推广与地方政府的支持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路径探讨[J]. 杨毅然,沈克印.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8(01)
[2]我国体育小镇空间生产的理论框架及实践路径[J]. 司亮,王薇.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7(05)
[3]互联网+视域下的“体育小镇”构建研究[J]. 张潇潇.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4]互联网+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 武传玺.  山东体育科技. 2017(01)
[5]“体育+”思维模式下的海南体育旅游商品开发研究[J]. 赵春娜.  体育文化导刊. 2016(09)
[6]互联网+环境下体育旅游产业现状和开发对策研究[J]. 周忠凯,龙碧波,贾珍荣.  时代金融. 2016(18)
[7]SWOT分析模式下梅花拳发展策略研究[J]. 刘永华,刘亚茹.  安徽体育科技. 2016(02)
[8]梅花拳若干文献简述[J]. 周伟良.  中华武术(研究). 2015(12)
[9]梅花拳何以成为“义和拳运动”的主导力量[J]. 唐韶军,戴国斌.  民俗研究. 2013(06)
[10]近代以来社会变迁下的武术活动——基于一个武术之乡的研究[J]. 陈威,赵先卿,王舜.  体育科学. 2011(06)

博士论文
[1]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D]. 张国栋.西南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菏泽武术文化的传承研究[D]. 徐振华.南京师范大学 2015
[2]菏泽梅花拳生存状态与发展研究[D]. 张玉龙.吉首大学 2015
[3]文化传承与教育视野中的梅花拳[D]. 尤新芬.广西民族大学 2012
[4]菏泽武术的地域文化特征研究[D]. 李虎.浙江师范大学 2012
[5]山东菏泽市(曹州)梅花拳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 赵自强.首都体育学院 2012
[6]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山东传统武术研究[D]. 张志成.山东师范大学 2011
[7]对梅花拳开展地区的调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D]. 张丽娜.北京体育大学 2007
[8]菏泽武术文化的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D]. 赵延军.广西师范大学 2007
[9]菏泽武术馆校现状调查[D]. 杨友峰.北京体育大学 2007
[10]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及其与团练、清武装的关系[D]. 梁延秀.山东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571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9571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c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