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天津市女子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情况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30 23:56
  天津女排,十年“九冠王”,成绩辉煌。近年来,天津女排成绩下滑,内因在于后备人才梯队年龄跨度大、队员伤病、新老交替问题严重、主攻位置无合适人选。女子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天津女排的发展。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入手,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详细了解各级教练员、运动员的训练、生活、学习、管理、比赛、场地设施保障以及政策管理和经费支持等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找出制约天津市女子排球后备人才培养中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天津市女子排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体校培养系统起到主要作用,学校培养系统起辅助作用。市体校和塘沽业余体校为天津女排后备人才培养做出重大贡献。训练次数多、时间长、强度大,注重细节培养,训练效果有保证,运动成绩优秀,是天津市女子排球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2.后备人才培养以“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的模式来完成。其中,塘沽业余体校排球训练和滨海新区校园排球运的动开展尤为突出,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学校借鉴学习。3.“8421”工程开展顺利,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的协调配合,后备人... 

【文章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天津市女子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情况及对策研究


天津市排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天津市排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由体校排球培养系统、学校排球培养系统、和社会排球培养系统所组成

分布情况,排球后备人才,天津市,分布情况


3.1.2.2 学校排球培养系统下排球项目传统校、体育优秀学校分布情况学校排球培养体系学校情况如下,从2017年天津市中小学排球比赛各区参加情况来看,如图2所展示,参加学校分别为塘沽区25%、大港区18.8%、北辰区16.7%、南开区14.6%、河西区10.4、和平区4.2%、津南区4.2%、经济开发区2.1%、红桥区2.1%。其中塘沽区、大港区、经济开发区同属滨海新区,参加学校比例为45.9%,在比赛间歇时间了解到,各区排球传统校、体育特色校排球项目开展良好,如小学当中的和平区岳阳道小学、上海道小学、河西区滨湖小学、塘沽区渤海石油第一小学、塘沽区二中心小学、大港第二小学,中学当中天津市河西区培杰中学,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大港油田第一中学、大港实验中学、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等。塘沽区、大港区和河西区开展情况较好。其中,同属滨海新区的塘沽区和大港区的校园排球运动开展的尤为突出,在2017年滨海新区中小学排球比赛活动中共有42所学校59支代表队参赛

竞赛体系,排球后备人才,天津市,教练员


图 3 天津市排球后备人才竞赛体系4 天津市女子排球后备人才教练员基本情况与执教水平的情况4.1 天津市女子排球后备人才教练员基本情况表 7 教练员来源及学历情况统计表练员来源况退役运动员退役后入专业体 育院 系教练员学历情硕士 本科 专科 中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制约天津市三大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 张欣.  当代体育科技. 2016(36)
[2]我国排球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及其未来趋势分析[J]. 张欣.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3(12)
[3]排球后备人才基地教练员与运动员现状的调查[J]. 连道明,曾亮,李国东.  体育科学研究. 2012(04)
[4]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链断裂和倒置现象研究[J]. 马思远,卢元镇.  运动. 2011(09)
[5]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及思考——兼论“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模式[J]. 阳艺武,刘同员,黄彩虹.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9(03)
[6]论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J]. 徐开春,梁金娜.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6(02)
[7]试论我国排球二线后备人才地域分布特征[J]. 王海燕.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6(01)
[8]从“北航男排”现象探讨我国男排后备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 韩飞,张允蚌.  浙江体育科学. 2005(06)
[9]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外因素分析[J]. 陈鑫,李君.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05(03)
[10]我国青少年高水平排球后备人才培训基地的现状调查与研究[J]. 许益芳.  体育科学. 2005(01)

博士论文
[1]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D]. 潘迎旭.北京体育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竞技体育转型视域下天津市三大球项目后备人才培养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王亚飞.天津体育学院 2016
[2]北京市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D]. 原田.首都体育学院 2015
[3]上海市竞技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杨阳.华东师范大学 2015
[4]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牟晓珊.成都体育学院 2014
[5]天津女排保持良好竞技水平的个案研究[D]. 王宣.北京体育大学 2013
[6]甘肃省排球传统项目学校衰退因素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D]. 李文洋.西北师范大学 2012
[7]北京市中学排球课余训练状况及对排球竞技后备人才的作用[D]. 杨学东.北京体育大学 2009
[8]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审视福建省竞技排球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D]. 郭向荣.福建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098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0098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7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