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6 02:06
新时代下要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体育师资的培养面临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需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作为体育师资的组成部分,其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着未来体育教师群体的质量,体育教育专业进一步对标新时代新要求,重视学生的培养,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措施。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比较研究、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教师专业化为研究视角、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现状与对策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根据教师专业标准并结合实际对教师能力的要求进行梳理,分为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和教师专业标准对体育教师能力的要求两个维度,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明确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其次,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现行的培养状况进行研究,分为现行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情况、课程实施情况三个维度;第三,将教师专业化标准与现行培养状况的三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培养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成因分析,提出对策,研究结论如下:1.培养目标表现为培养能够胜任体育教学、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管理、科研和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能够从事体育基础教育和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
【文章来源】:天津体育学院天津市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新时代下教师队伍建设对教师专业化提出更高要求
1.1.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契合
1.1.3 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专业化
1.3.2 教师专业化
1.3.3 体育教育专业
1.4 文献综述
1.4.1 教师专业化相关研究
1.4.2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相关研究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资料法
2.3.2 问卷调查法
2.3.3 比较研究法
2.3.4 数理统计法
2.3.5 逻辑分析法
2.4 研究思路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教师专业化标准对体育教师能力的要求
3.1.1 教师专业化标准对教师的能力的要求
3.1.2 教师专业化标准对体育教师的能力的要求
3.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现状分析
3.2.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分析
3.2.2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3.2.3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实施情况分析
3.3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现状与教师专业化标准要求的比较
3.3.1 培养目标与教师专业化标准要求的比较
3.3.2 课程设置与教师专业化标准要求的比较
3.3.3 培养实施情况与教师专业标准要求的比较
3.4 教师专业化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3.4.1 培养目标缺乏院校特色
3.4.2 课程设置不完善
3.4.3 培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5 教师专业化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5.1 定位矛盾:标准导向与院校特色
3.5.2 环节失调:“课”“教”“学”环节
3.5.3 基础薄弱:体育积淀与教育实践
3.5.4 供需脱节:理论—实践—社会需求脱节
3.6 教师专业化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优化对策研究
3.6.1 优化思路
3.6.1.1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
3.6.1.2 以打造“体”“教”融合的理念凝练培养机制
3.6.1.3 以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视野营造培养氛围
3.6.1.4 以衔接社会需求的思路优化培养路径
3.6.2 优化对策
3.6.2.1 明确培养目标,稳步推进特色培养
3.6.2.2 完善课程结构,有针对性开展课程
3.6.2.3 优化教学实施环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3.6.2.4 科学把控生源,提高基础体育素养
3.6.2.5 重视教师资格证培训,加强体育教师配置
3.6.2.6 构建多元实践平台,打造良性发展体系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体育教师教育类课程发展的新诉求及内容优化建议[J]. 张赫,唐炎. 体育学刊. 2019(03)
[2]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整合的研究[J]. 莫卓娴,孙英元.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03)
[3]“互联网+教育”进程中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 周凰,古雅辉,刘昕.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8(06)
[4]我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制订的基础与推进路径探索[J]. 尹志华,汪晓赞.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8(07)
[5]高校体育教师发展专业化研究[J]. 刘海丰.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02)
[6]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开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鲁、赣、苏、湘、粤五省普通高校为例[J]. 黄元骋.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7(02)
[7]美国体育教师专业化路径对我国的启示——基于(NBPTS)和(NCATE)标准比较研究解析[J]. 栾世超,雍明,张秋霞.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6(05)
[8]基于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专业教改实验为例[J]. 黄爱峰,王健,郭敏,刘珍,王维.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6(09)
[9]我国体育教师职前、职后教育的问题与出路[J]. 赵进,周武. 体育学刊. 2016(05)
[10]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系统的结构与培养[J]. 张娜,赵国华.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6(01)
博士论文
[1]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的优化研究[D]. 张赫.上海体育学院 2017
[2]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研究[D]. 韩志芳.北京体育大学 2015
[3]论“体教结合”向“体教融合”的转变[D]. 吴建喜.北京体育大学 2009
[4]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 经柏龙.东北师范大学 2008
[5]体育教师专业化之研究[D]. 宋会君.北京体育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东北三省省属本科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D]. 程文宇.哈尔滨体育学院 2019
[2]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现状及其人才培养方案改革[D]. 王思聪.华东交通大学 2018
[3]黑龙江省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培养研究[D]. 李阳.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4
[4]河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研究[D]. 张玉丹.郑州大学 2014
[5]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 张潇.苏州大学 2013
[6]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分析研究[D]. 潘涛.陕西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71025
【文章来源】:天津体育学院天津市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新时代下教师队伍建设对教师专业化提出更高要求
1.1.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契合
1.1.3 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专业化
1.3.2 教师专业化
1.3.3 体育教育专业
1.4 文献综述
1.4.1 教师专业化相关研究
1.4.2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相关研究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资料法
2.3.2 问卷调查法
2.3.3 比较研究法
2.3.4 数理统计法
2.3.5 逻辑分析法
2.4 研究思路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教师专业化标准对体育教师能力的要求
3.1.1 教师专业化标准对教师的能力的要求
3.1.2 教师专业化标准对体育教师的能力的要求
3.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现状分析
3.2.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分析
3.2.2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3.2.3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实施情况分析
3.3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现状与教师专业化标准要求的比较
3.3.1 培养目标与教师专业化标准要求的比较
3.3.2 课程设置与教师专业化标准要求的比较
3.3.3 培养实施情况与教师专业标准要求的比较
3.4 教师专业化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3.4.1 培养目标缺乏院校特色
3.4.2 课程设置不完善
3.4.3 培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5 教师专业化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5.1 定位矛盾:标准导向与院校特色
3.5.2 环节失调:“课”“教”“学”环节
3.5.3 基础薄弱:体育积淀与教育实践
3.5.4 供需脱节:理论—实践—社会需求脱节
3.6 教师专业化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优化对策研究
3.6.1 优化思路
3.6.1.1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
3.6.1.2 以打造“体”“教”融合的理念凝练培养机制
3.6.1.3 以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视野营造培养氛围
3.6.1.4 以衔接社会需求的思路优化培养路径
3.6.2 优化对策
3.6.2.1 明确培养目标,稳步推进特色培养
3.6.2.2 完善课程结构,有针对性开展课程
3.6.2.3 优化教学实施环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3.6.2.4 科学把控生源,提高基础体育素养
3.6.2.5 重视教师资格证培训,加强体育教师配置
3.6.2.6 构建多元实践平台,打造良性发展体系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体育教师教育类课程发展的新诉求及内容优化建议[J]. 张赫,唐炎. 体育学刊. 2019(03)
[2]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整合的研究[J]. 莫卓娴,孙英元.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03)
[3]“互联网+教育”进程中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 周凰,古雅辉,刘昕.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8(06)
[4]我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制订的基础与推进路径探索[J]. 尹志华,汪晓赞.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8(07)
[5]高校体育教师发展专业化研究[J]. 刘海丰.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02)
[6]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开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鲁、赣、苏、湘、粤五省普通高校为例[J]. 黄元骋.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7(02)
[7]美国体育教师专业化路径对我国的启示——基于(NBPTS)和(NCATE)标准比较研究解析[J]. 栾世超,雍明,张秋霞.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6(05)
[8]基于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专业教改实验为例[J]. 黄爱峰,王健,郭敏,刘珍,王维.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6(09)
[9]我国体育教师职前、职后教育的问题与出路[J]. 赵进,周武. 体育学刊. 2016(05)
[10]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系统的结构与培养[J]. 张娜,赵国华.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6(01)
博士论文
[1]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的优化研究[D]. 张赫.上海体育学院 2017
[2]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研究[D]. 韩志芳.北京体育大学 2015
[3]论“体教结合”向“体教融合”的转变[D]. 吴建喜.北京体育大学 2009
[4]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 经柏龙.东北师范大学 2008
[5]体育教师专业化之研究[D]. 宋会君.北京体育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东北三省省属本科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D]. 程文宇.哈尔滨体育学院 2019
[2]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现状及其人才培养方案改革[D]. 王思聪.华东交通大学 2018
[3]黑龙江省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培养研究[D]. 李阳.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4
[4]河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研究[D]. 张玉丹.郑州大学 2014
[5]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 张潇.苏州大学 2013
[6]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分析研究[D]. 潘涛.陕西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71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171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