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脚踏频率及骑行姿势对人体下肢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9 19:03
大量的研究聚焦于自行车脚踏频率、骑行坡度和骑行姿势对人体下肢各关节动力学的影响,但鲜有研究同时针对所选取参数量级和时域上的变化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同时,骑行姿势和骑行坡度的改变,是否会使得人体下肢各运动模式发生改变,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未知数。研究目的:1)探讨人体-自行车运动模型在额定输出功率骑行条件下,不同脚踏频率对人体下肢髋、膝、踝、曲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影响。2)从生物学的研究角度出发,探索不同骑行坡度、骑行姿势会对人体下肢髋、膝、踝和曲柄力矩所产生的影响,以及随着骑行坡度、骑行姿势会改变人体下肢关节的运动模式。3)探讨在额定输出功率爬坡骑行条件下,改变骑行姿势,是否会使得人体下肢踝关节刚度曲线发生显著性改变。研究方法:选取16名上海自行车青年队队员。每位受试者被要求在额定输出功率250W的骑行条件下,分别完成两种脚踏频率(6520RPM20V.S.11020RPM)的平地坐位骑行(Level20Seated,LS);以6520RPM的骑行频率,在坡度为15%的骑行路面上,完成爬坡坐位骑行(Uphill20Seated,US)和爬坡站立骑行(Uphill20Standing,ST)...
【文章来源】: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13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假设
1.6 研究限制与范围
1.7 名词解释及操作性定义
2 文献综述
2.1 自行车项目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领域的发展
2.1.1 人体运动学分析
2.1.2 自行车脚踏力分析
2.1.3 自行车运动-人体下肢逆向动力学分析
2.1.4 自行车运动-人体下肢肌电图分析
2.2 影响人体自行车骑行表现的主要因素
2.2.1 骑行脚踏频率
2.2.2 骑行坡度
2.2.3 骑行姿势
2.3 自行车训练和骑行技术
2.3.1 骑行效率
2.3.2 自行车运动表现-人体系统力的传递
2.4 个性化自行车设计
2.5 文献探讨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实验仪器与场地布置
3.2.2 测试方法与步骤
3.2.3 数据采集与处理
3.3 统计学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骑行脚踏速度对人体下肢髋、膝、踝关节和曲柄力矩的影响
4.1.1 人体下肢-髋关节力矩的表现
4.1.2 人体下肢-膝关节力矩的表现
4.1.3 人体下肢-踝关节力矩的表现
4.1.4 自行车曲柄力矩的表现
4.1.5 不同骑行脚踏频率,人体下肢三关节力矩占有比
4.1.6 人体下肢三关节和曲柄力矩的交叉相关分析
4.2 骑行坡度和骑行姿势对人体下肢髋、膝、踝关节和曲柄力矩的影响
4.2.1 改变骑行坡度(平地坐位骑行V.S.爬坡坐位骑行)
4.2.2 改变骑行姿势(爬坡坐位骑行V.S.爬坡站立骑行)
4.2.3 不同骑行坡度、姿势人体下肢三关节力矩占有比
4.3 骑行姿势对人体下肢踝关节力矩-角度关系的影响
5 讨论
5.1 骑行脚踏速度对人体下肢髋、膝、踝关节和曲柄力矩的影响
5.1.1 髋、踝关节力矩和运动模式的表现
5.1.2 膝关节力矩和运动模式的表现
5.1.3 交叉互相关分析
5.2 骑行坡度和骑行姿势对人体下肢髋、膝、踝关节和曲柄力矩的影响
5.2.1 骑行坡度因素
5.2.2 骑行姿势因素
5.2.3 骑行姿势对人体下肢踝关节外显刚度的影响
6 实践应用
7 结论
8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附录二 受试者损伤史调查表
附录三 大学本科至研究生学历经历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运动科学领域的下肢刚度研究[J]. 刘宇,魏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8(05)
[2]基于方向余弦参量的物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间的坐标变换[J]. 许社教,张郁. 工程图学学报. 2004(01)
本文编号:3177853
【文章来源】: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13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假设
1.6 研究限制与范围
1.7 名词解释及操作性定义
2 文献综述
2.1 自行车项目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领域的发展
2.1.1 人体运动学分析
2.1.2 自行车脚踏力分析
2.1.3 自行车运动-人体下肢逆向动力学分析
2.1.4 自行车运动-人体下肢肌电图分析
2.2 影响人体自行车骑行表现的主要因素
2.2.1 骑行脚踏频率
2.2.2 骑行坡度
2.2.3 骑行姿势
2.3 自行车训练和骑行技术
2.3.1 骑行效率
2.3.2 自行车运动表现-人体系统力的传递
2.4 个性化自行车设计
2.5 文献探讨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实验仪器与场地布置
3.2.2 测试方法与步骤
3.2.3 数据采集与处理
3.3 统计学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骑行脚踏速度对人体下肢髋、膝、踝关节和曲柄力矩的影响
4.1.1 人体下肢-髋关节力矩的表现
4.1.2 人体下肢-膝关节力矩的表现
4.1.3 人体下肢-踝关节力矩的表现
4.1.4 自行车曲柄力矩的表现
4.1.5 不同骑行脚踏频率,人体下肢三关节力矩占有比
4.1.6 人体下肢三关节和曲柄力矩的交叉相关分析
4.2 骑行坡度和骑行姿势对人体下肢髋、膝、踝关节和曲柄力矩的影响
4.2.1 改变骑行坡度(平地坐位骑行V.S.爬坡坐位骑行)
4.2.2 改变骑行姿势(爬坡坐位骑行V.S.爬坡站立骑行)
4.2.3 不同骑行坡度、姿势人体下肢三关节力矩占有比
4.3 骑行姿势对人体下肢踝关节力矩-角度关系的影响
5 讨论
5.1 骑行脚踏速度对人体下肢髋、膝、踝关节和曲柄力矩的影响
5.1.1 髋、踝关节力矩和运动模式的表现
5.1.2 膝关节力矩和运动模式的表现
5.1.3 交叉互相关分析
5.2 骑行坡度和骑行姿势对人体下肢髋、膝、踝关节和曲柄力矩的影响
5.2.1 骑行坡度因素
5.2.2 骑行姿势因素
5.2.3 骑行姿势对人体下肢踝关节外显刚度的影响
6 实践应用
7 结论
8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附录二 受试者损伤史调查表
附录三 大学本科至研究生学历经历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运动科学领域的下肢刚度研究[J]. 刘宇,魏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8(05)
[2]基于方向余弦参量的物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间的坐标变换[J]. 许社教,张郁. 工程图学学报. 2004(01)
本文编号:3177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177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