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太极拳金刚捣碓震脚动作下肢生物力学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18 09:43
  本文利用武汉体育学院体育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Vicon红外光学运动捕捉系统、Kistler足底压力测试系统、Noraxon表面肌电测试系统对陈式太极拳高水平运动员的金刚捣碓震脚动作进行测试和数据分析,从运动学、动力学、表面肌电三个角度分析探索了太极拳金刚捣碓震脚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旨在揭示其动作过程的生物力学特点与规律,便于运动员直观理解该动作的技术要点与内在发力方式,为陈式太极拳训练方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科学依据与合理化建议。研究发现:1)震脚触地前,最大震脚速度高达10.67m/s,但震脚触地前瞬间并非最大震脚速度,震脚下落过程中已进行减速,以防损伤震脚足。震脚速度与加速度规律有一致性,但震脚速度与震脚时刻的最大足底压力并无直接相关关系。2)震脚瞬间右足垂直方向地面反作用力为体重的1.98倍,震脚力量强并不影响身体稳定性,在保证震脚力量的前提下维持身体稳定是金刚捣碓震脚动作的技术关键。3)金刚捣碓震脚动作最容易失去稳定的阶段为震脚悬空阶段与震脚缓冲阶段前期,主要表现为身体重心后移,下肢采取重点调用左胫骨前肌收缩的策略以恢复稳定。4)应用前馈机制,在震脚前有意识调用左胫骨前肌和左腓肠肌... 

【文章来源】:武汉体育学院湖北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太极拳的运动学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太极拳的动力学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太极拳的表面肌电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太极拳其他方面的研究
        1.2.5 太极拳金刚捣碓震脚动作研究现状
        1.2.6 小结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对象
        2.1.2 实验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实践体悟法
        2.2.2 文献资料法
        2.2.3 实验法
        2.2.4 数理统计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动作阶段划分
    3.2 陈式太极拳金刚捣碓震脚动作的时间特征
    3.3 运动学测试结果与分析
        3.3.1 金刚捣碓震脚动作下肢三大关节角度变化分析
        3.3.2 金刚捣碓震脚动作震脚速度分析
        3.3.3 金刚捣碓震脚动作震脚加速度分析
    3.4 动力学测试结果与分析
        3.4.1 足底压力变化分析
        3.4.2 足底压力中心(COP)位置变化分析
    3.5 表面肌电测试结果与分析
        3.5.1 金刚捣碓震脚动作下肢肌肉原始肌电图
        3.5.2 金刚捣碓震脚动作下肢肌肉均方根振幅(RMS)
        3.5.3 金刚捣碓震脚动作下肢各肌肉激活时序
        3.5.4 金刚捣碓震脚动作下肢肌肉积分肌电与贡献率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4.3 研究限制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表面肌电图在运动员大腿肌肉拉伤康复评定中的应用[J]. 谈艳,李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8(09)
[2]中老年太极拳练习者膝关节运动损伤研究[J]. 郑琦萱,侯照新.  中华武术(研究). 2018(04)
[3]力学原理在陈式太极拳金刚捣碓中的应用[J]. 徐聚泉.  中华武术(研究). 2016(07)
[4]太极拳套路动作内容科学量化标准对青少年动作习得的影响[J]. 纪欣华.  青少年体育. 2016(01)
[5]“2014年第二届北京国际武术文化节暨第十届北京国际武术邀请赛北京国际武术与养生文化研讨会”论文 太极拳松腰胯的生物力学原理初探[J]. 马春敏,陈宇征,马洪涛,张德永.  中华武术(研究). 2014(08)
[6]男性青年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后行走步态分析[J]. 孟庆华,鲍春雨,陈超,徐倩漪.  医用生物力学. 2014(04)
[7]陈式太极拳金刚捣碓动作足底压力分析[J]. 贾金钢,姜华北,马振水.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1(03)
[8]对武术劲力的认识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 张国栋,郑国华.  辽宁体育科技. 2003(02)
[9]论武术运动中的发力[J]. 刘淑慧,张敏.  安徽体育科技. 2001(03)

博士论文
[1]太极拳干预对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临床康复效果及步态生物力学的影响[D]. 黄灵燕.上海体育学院 2015

硕士论文
[1]吴式与杨式太极拳上步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D]. 冯平平.北京体育大学 2017
[2]太极拳旋风脚360°接提膝独立动作运动学分析[D]. 陈析侃.东北师范大学 2017
[3]太极拳搂膝拗步动作中膝关节生物力学的实验和仿真研究[D]. 李岩.上海体育学院 2017
[4]竞技太极拳腾空飞脚转体180°接提膝独立的生物力学特征研究[D]. 方传坤.北京体育大学 2016
[5]竞技太极拳322B+3落地阶段腿部肌肉用力的特征研究[D]. 曾逵.湖南师范大学 2016
[6]太极拳与广场舞锻炼对老年女性行走特征影响的研究[D]. 郑明星.杭州师范大学 2016
[7]陈氏太极拳经典动作拳理的生物力学分析[D]. 丁立芳.河北师范大学 2015
[8]太极拳腾空摆莲360°接提膝独立动作的稳定性研究[D]. 柴云龙.北京体育大学 2015
[9]太极拳练习导致膝关节疼痛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D]. 于璐.东北师范大学 2015
[10]太极拳步态的足底压力分布特征研究[D]. 谭珍珍.上海体育学院 2014



本文编号:31935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1935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b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