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中国体育产业演进的内在逻辑、政策趋向和高质量发展路径

发布时间:2021-06-06 13:55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体育产业逐步形成了较为清晰的内部逻辑和较为完整的发展脉络,逐步确立了产业战略地位,构建了科学产业体系、明晰了产业发展方向。新时代提出了新要求,中国体育产业2.0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根本遵循,以人为本、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供需双侧发力,成为产业政策主要趋向。体育产业2.0是渐进式的系统推进过程,需要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共同达到预期效果:(1)精细释义,推动供给体系高质化、生产效率高效化、持续发展稳健化,把握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2)精确发力,加强定向调控对接化、改革创新驱动化、统筹推进协同化,推动体育产业政策高质量落地;(3)精准治理,推动治理目标一体化、治理工具联动化、治理评价精细化,保障体育产业有序高质量推进。 

【文章来源】: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20,35(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中国体育产业演进的内在逻辑、政策趋向和高质量发展路径


体育产业1体2翼“双产业链”图谱

国体,体育产业,情况,增加值


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产业领域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了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中介服务、用品制造与销售等多业并举的发展新格局。国际体育产业演变规律显示,伴随体育产业领域趋于完善,产业结构升级贡献逐步凸显。体育第三产业呈现逐步优化态势:当体育产业处于较低层级时,体育用品销售、体育管理活动等传统商业活动贡献较大;当体育产业逐步达到较高水平时,体育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助推竞赛表演、健身休闲等核心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9]。根据统计数据,“十二五”期间,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升级贡献(体育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幅/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增幅)年均仅为7.24%,2012年甚至出现-9.92%贡献,体育产业对结构升级贡献仍较弱。数据显示:进入“十三五”,体育中介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比重最高仅为1.1%,进展不大;体育竞赛表演业、健身休闲业两大核心业态发展极为缓慢,2015—2018年体育竞赛表演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比重年均仅为1.1%,体育健身休闲业仅为3.3%(见图4)。我国体育产业结构贡献质量和水平仍处于较低层级。2.4 市场主体不断壮大,产业质量亟待进一步提升

折线图,体育产业,折线图,专利


《46号文件》出台5年来,我国体育产业政策环境持续向好,市场前景更加广阔,产业领域不断扩大,社会贡献逐步显现;但产业规模仍然不大、发展质量依然不高、消费动力依旧不足,面临着政策落实不到位、措施压实不到底、优惠政策不托底等难点和堵点。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进一步出台了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43号文件》,更加注重梳理各种痛点、疏通各种堵点、打开各种“玻璃门”和“弹簧门”,推动体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首要目标。从前期梳理也可以看出,新政策已经将体育产业从确立地位转变到强化地位的程度,从初级培养提升到承接重担的水平,开始从舞台的边缘逐步向舞台中央靠拢,体育产业政策升级到2.0时代。整体来看,中国体育产业的政策趋向体现在多个层面。3.1 以人为本,推动全民健身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关键问题[J]. 徐开娟,黄海燕,廉涛,李刚,任波.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9(04)
[2]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结构升级与政策保障研究[J]. 陈林会.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9(04)
[3]挑战、机会、出路:我国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J]. 付群,王萍萍,陈文成.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9(01)
[4]从体育部门经营创收到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初创——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思考[J]. 鲍明晓.  体育科学. 2018(07)
[5]精准治理:中国场景下的政府治理范式转换[J]. 李大宇,章昌平,许鹿.  公共管理学报. 2017(01)
[6]我国体育用品业需求侧与供给侧演化增长的动力机制与实践路径[J]. 王聃.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6(06)
[7]精准治理视角下的特色小镇及其创建路径[J]. 闵学勤.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8]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3大结构障碍与战略调整[J]. 姜同仁,侯晋龙,刘娜.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2(06)
[9]中国足球协会的改革需要公民社会参与[J]. 张建民,林劲杨.  体育学刊. 2008(11)
[10]中国体育及相关产业测算报告[J]. 张林,黄海燕,张立,杨宽宽,宋雪清,沈娜.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8(06)



本文编号:32145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2145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8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