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田径女子项目区域化特征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3 11:32
田径运动是国际化程度非常高的项目,在中国各省份蓬勃开展,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省份受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经济发展水平快慢不一、文化素质高低不同等因素,使各省份在田径运动的发展上形成各自不同的优势项目与劣势项目,造成田径运动整体竞技实力大不相同,因而呈现出各地区发展的不均衡现象。全运会的开展无疑是对中国各省份四年来备战情况的大检验,其运动成绩被各省份视为体育及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对运动员和教练员训练水平的重要检验结果,冠军成绩体现了其项目当前的最高竞技水平状况,前8名成绩则能说明该项目的整体竞技实力。通过对第11-13届全运会田径女子项目中进入前8名的运动员人数进行统计作为原始数据,利用ArcGIS软件绘制空间分布图,呈现出中国田径女子项目整体空间分布状况,从区域的整体竞技实力和最高竞技水平两方面来分析中国田径女子项目速度性、耐力性、快速力量性三个项群以及七项全能一个项目的区域化特征,根据呈现的中国田径女子项目总体和各竞赛项群的竞技格局与实力分配情况,加强区域间的交流合作,扬长避短整合各地优势资源,促进竞赛、培训、训练、交流,有利于中国各地区田径女子项目全局性、规律性、均衡性、战略性的快...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第11-13届全运会田径女子项目前8名运动员空间分布
田径女子速度性项群前8名运动员空间分布
图 3-2 田径女子速度性项群前 8 名运动员空间分布以第 11-13 届全运会田径女子速度性项群中进入前 8 名的运动员为原始数据,运用 ArcGIS 软件绘制空间分布图(图 3-2),呈现出中国田径女子速度性项群的空间分布状况。在第 11-13 届全运会田径女子速度性项群中,进入前 8 名的运动员的分布较为集中,且大致呈现出南强北弱的状态,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少部分集中在华中地区和西南地区,只有极少数人进入了前 8 名的区域包括了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以及特区,说明该项群的发展中表现出了严重不均衡状态。表 3-3 第 11-13 届全运会田径女子速度性项群各区域进入前 8 名人数统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第8-12届全运会田径女子比赛项目区域竞技优势特征及转移态势研究[J]. 徐峰,谭久红. 体育科技. 2016(01)
[2]近四届全运会广东省田径竞技实力分析[J]. 罗紫文. 搏击(体育论坛). 2015(09)
[3]近4届全运会辽宁田径奖牌项目分布特征分析[J]. 张垚,解欣. 当代体育科技. 2015(10)
[4]全运会成绩视域下山东省竞技实力特征研究[J]. 邢聪,项贤林,史旭东.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5(02)
[5]重庆市直辖后历届全运会比赛成绩分析[J]. 古成龙,彭远志,王秋艳. 四川体育科学. 2014(06)
[6]第11届、第12届全运会田径比赛奖牌分布及成绩差异分析[J]. 张玮,张振东,李涛,张栋,朱邱晗. 运动. 2014(16)
[7]第11届、12届全运会田径比赛成绩对比分析[J]. 陈红叶. 当代体育科技. 2014(19)
[8]对我国田径运动若干问题的思考[J]. 杜美. 搏击(体育论坛). 2013(09)
[9]区域生态学基本理论探索[J]. 高吉喜. 中国环境科学. 2013(07)
[10]中国友好城市的时空间演变分析[J]. 吴晓征,王茂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博士论文
[1]中国区域发展政策及其对越南区域发展的影响和借鉴[D]. 阮氏明月(NGUYEN THI MINH NGUYET).华东师范大学 2014
[2]区域经济发展与体育人才培养[D]. 周建梅.北京体育大学 2004
[3]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 李明中.武汉理工大学 2003
[4]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李卫.北京体育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中国竞技田径项目区域化特征研究[D]. 王明鑫.山东师范大学 2015
[2]第9-11届全运会田径比赛成绩比较及项目区域分布特征研究[D]. 冯文霞.山西大学 2013
[3]吉林省田径运动项目竞技实力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 张月.吉林体育学院 2012
[4]我国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竞赛成绩的区域性特征分析与研究[D]. 杨艳.陕西师范大学 2011
[5]辽宁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成绩变化特征研究[D]. 王明.沈阳体育学院 2011
[6]山东省体育人才资源现状与开发战略研究[D]. 荣思军.山东体育学院 2007
[7]福建省优势竞技体育项目可持续发展研究[D]. 蓝开辉.福建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81980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第11-13届全运会田径女子项目前8名运动员空间分布
田径女子速度性项群前8名运动员空间分布
图 3-2 田径女子速度性项群前 8 名运动员空间分布以第 11-13 届全运会田径女子速度性项群中进入前 8 名的运动员为原始数据,运用 ArcGIS 软件绘制空间分布图(图 3-2),呈现出中国田径女子速度性项群的空间分布状况。在第 11-13 届全运会田径女子速度性项群中,进入前 8 名的运动员的分布较为集中,且大致呈现出南强北弱的状态,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少部分集中在华中地区和西南地区,只有极少数人进入了前 8 名的区域包括了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以及特区,说明该项群的发展中表现出了严重不均衡状态。表 3-3 第 11-13 届全运会田径女子速度性项群各区域进入前 8 名人数统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第8-12届全运会田径女子比赛项目区域竞技优势特征及转移态势研究[J]. 徐峰,谭久红. 体育科技. 2016(01)
[2]近四届全运会广东省田径竞技实力分析[J]. 罗紫文. 搏击(体育论坛). 2015(09)
[3]近4届全运会辽宁田径奖牌项目分布特征分析[J]. 张垚,解欣. 当代体育科技. 2015(10)
[4]全运会成绩视域下山东省竞技实力特征研究[J]. 邢聪,项贤林,史旭东.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5(02)
[5]重庆市直辖后历届全运会比赛成绩分析[J]. 古成龙,彭远志,王秋艳. 四川体育科学. 2014(06)
[6]第11届、第12届全运会田径比赛奖牌分布及成绩差异分析[J]. 张玮,张振东,李涛,张栋,朱邱晗. 运动. 2014(16)
[7]第11届、12届全运会田径比赛成绩对比分析[J]. 陈红叶. 当代体育科技. 2014(19)
[8]对我国田径运动若干问题的思考[J]. 杜美. 搏击(体育论坛). 2013(09)
[9]区域生态学基本理论探索[J]. 高吉喜. 中国环境科学. 2013(07)
[10]中国友好城市的时空间演变分析[J]. 吴晓征,王茂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博士论文
[1]中国区域发展政策及其对越南区域发展的影响和借鉴[D]. 阮氏明月(NGUYEN THI MINH NGUYET).华东师范大学 2014
[2]区域经济发展与体育人才培养[D]. 周建梅.北京体育大学 2004
[3]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 李明中.武汉理工大学 2003
[4]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李卫.北京体育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中国竞技田径项目区域化特征研究[D]. 王明鑫.山东师范大学 2015
[2]第9-11届全运会田径比赛成绩比较及项目区域分布特征研究[D]. 冯文霞.山西大学 2013
[3]吉林省田径运动项目竞技实力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 张月.吉林体育学院 2012
[4]我国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竞赛成绩的区域性特征分析与研究[D]. 杨艳.陕西师范大学 2011
[5]辽宁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成绩变化特征研究[D]. 王明.沈阳体育学院 2011
[6]山东省体育人才资源现状与开发战略研究[D]. 荣思军.山东体育学院 2007
[7]福建省优势竞技体育项目可持续发展研究[D]. 蓝开辉.福建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819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281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