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河南工程学院“人体工程”课程对学生参与健康体适能锻炼效果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6 19:53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2015全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调研结果显示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继续呈下降趋势,因此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是体育工作者研究工作的一个热点。“人体工程”课程是一门新兴的以发展学生健康体适能为主的课程,该课程主要作用于增进机体健康,预防疾病和增进日常生活工作效率所需的体适能,所以该课程在促进我国高校大学生健康体适能锻炼起着十分关键的促进作用;但在该课程的推广实施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本研究正是基于对此问题的思考,以河南工程学院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法等研究方法,调查目前河南工程学院“人体工程”课程对学生参与健康体适能锻炼效果的现状,深入分析其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为我国高校“人体工程”课程更好的促进高校学生健康体适能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研究结论如下:1.“人体工程”课程是河南工程学院开设的一门公共体育选项必修课程,共32个学时,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践课;课后教师布置作业促进了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学校的场地器材资源比较丰富,授课教师也会经常开发体育器材的一物多用功能;课程评价主要包括课堂出勤率、身体素...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相关概念的研究综述
        1.4.2 健康体适能锻炼方法的相关研究综述
        1.4.3 关于健康体适能理念引入体育课程的相关研究综述
        1.4.4 “人体工程”课程相关研究综述
        1.4.5 国外的相关研究综述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2.2.2 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逻辑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人体工程”课程开设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1.1 “人体工程”课程开设学时、人数情况的调查
        3.1.2 “人体工程”课程教学内容安排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1.3 “人体工程”课程课堂教学组织与方法的调查与分析
        3.1.4 “人体工程”课程资源配置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1.5 “人体工程”课程考核情况的调查
    3.2 “人体工程”课程对促进学生健康体适能锻炼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2.1 “人体工程”课程学生对健康体适能认知情况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3.2.2 学生掌握发展健康体适能知识方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2.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态度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3.2.4 “人体工程”课程选项班学生健康体适能测试结果的分析
    3.3 “人体工程”课程对学生参与健康体适能锻炼效果存在问题的分析
        3.3.1 健康体适能相关知识内容介绍不够
        3.3.2 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学生积极性有待提高
        3.3.3 授课教师年龄偏大,体适能相关知识与运动技能有待提高
        3.3.4 学生获取健康体适能相关知识的途径太少
        3.3.5 学生身体肌肉力量与耐力的发展不够
    3.4 “人体工程”课程对学生参与健康体适能锻炼效果的对策
        3.4.1 强化任课教师健康体适能相关教学技能,提升教学专业水平
        3.4.2 优化教学组织形式,提高学生积极性
        3.4.3 优化教师年龄结构
        3.4.4 加大对“人体工程”课程的宣传力度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方法的调查和研究[J]. 李强.  陕西教育(高教). 2017(06)
[2]湖南省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自主锻炼的现状分析[J]. 周磊,李儒新,冯明丽,周新华.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7(05)
[3]大学生实用体育锻炼方法研究[J]. 杨春.  内江科技. 2015(01)
[4]“阳光体育”背景下“健康体适能”教学之研究[J]. 任红桦,李勇.  当代体育科技. 2014(33)
[5]高校毕业生健康体适能理论缺失的原因及干预[J]. 楚海月.  体育科学研究. 2014(01)
[6]“体适能”概念应用于体育教学与训练领域的理论探究[J]. 姜宏斌.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3(04)
[7]浅谈体适能、健康体适能及心理健康概念的界定[J]. 尹彦丽.  科技信息. 2013(21)
[8]体适能对高校公共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影响研究[J]. 刘正之,袁际学,邹孟言,薛娟娟.  科技信息. 2012(31)
[9]国外体适能研究综述[J]. 张先锋,张宁,许崇高,李山.  湖北体育科技. 2012(01)
[10]柔韧适能的训练方法及其在田径运动中的应用[J]. 吴海霞.  科技资讯. 2011(17)

博士论文
[1]中国健康体适能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尤培建.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附加额外素质练习对长拳选项大学生体适能的影响研究[D]. 陈茜.陕西师范大学 2017
[2]网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形态及健康体适能的影响[D]. 姜奉奇.吉林大学 2015
[3]西安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水平研究[D]. 杨丽霞.西安体育学院 2014
[4]普通大学生“健康体适能”身体成分和柔韧性测试指标的优选及评价标准的研究[D]. 杨霏.西安体育学院 2012
[5]定向运动对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的研究[D]. 罗光飞.西安体育学院 2012
[6]健康体适能教育对初中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D]. 李涵.华东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263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3263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d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