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机融合的运动健康科普微信模式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1-08-06 21:17
目前运动健康科普面临手段单一、流程繁琐、内容专业、成效甚微等困境。本文运用行为学理论和传播学理论,对微信是全媒体传播方式融合的平台、公众微信行为是人运用全媒体交互的结果以及公众微信行为与运动健康科普融合的交互特征进行了分析,试图站在人机融合视角构建运动健康科普微信模式。并基于现代系统科学观分析其要素、结构、机制、原则和优化路径五个方面,阐明了基于人机融合的运动健康科普微信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以及现实实践性。为改善我国科普发展结构,优化科普资源配置提供理论支持。
【文章来源】: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28(11)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运动健康科普微信平台模式和传统模式的对比
在微信平台的科普活动中,主体人会经历认知(信息接收)、认同(接受体育)、内化(理解体育)和外显行为(参与体育)这一过程,如图2所示,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不同阶段———被动接触、主动认知、行为接受、全面理解和参与运动五个阶段,从而根据阶段性差异有针对性地推进运动健康科普活动。3.3 运动健康科普微信模式的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战略性角度规划科普工作的发展[J]. 柳艳丽. 才智. 2015(09)
[2]微信传播特征探析[J]. 李天龙,李小红. 现代教育技术. 2015(03)
[3]手机媒体传播特征探析[J]. 李天龙. 电化教育研究. 2014(01)
[4]中国基层科普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 刘敢新,钟博,丁媛媛. 高等建筑教育. 2013(01)
[5]我国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 李朝晖,任福君. 科普研究. 2011(02)
[6]现代科普传播模式的创新与发展[J]. 孔庆华,曲彬赫. 科技传播. 2010(04)
[7]科普能力建设:理论思考与上海实践[J]. 李健民,刘小玲. 科普研究. 2009(06)
硕士论文
[1]新媒体视域下的武术科普模式创新研究[D]. 王妍艳.武汉体育学院 2020
[2]我国科普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 刘传彬.东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26507
【文章来源】: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28(11)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运动健康科普微信平台模式和传统模式的对比
在微信平台的科普活动中,主体人会经历认知(信息接收)、认同(接受体育)、内化(理解体育)和外显行为(参与体育)这一过程,如图2所示,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不同阶段———被动接触、主动认知、行为接受、全面理解和参与运动五个阶段,从而根据阶段性差异有针对性地推进运动健康科普活动。3.3 运动健康科普微信模式的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战略性角度规划科普工作的发展[J]. 柳艳丽. 才智. 2015(09)
[2]微信传播特征探析[J]. 李天龙,李小红. 现代教育技术. 2015(03)
[3]手机媒体传播特征探析[J]. 李天龙. 电化教育研究. 2014(01)
[4]中国基层科普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 刘敢新,钟博,丁媛媛. 高等建筑教育. 2013(01)
[5]我国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 李朝晖,任福君. 科普研究. 2011(02)
[6]现代科普传播模式的创新与发展[J]. 孔庆华,曲彬赫. 科技传播. 2010(04)
[7]科普能力建设:理论思考与上海实践[J]. 李健民,刘小玲. 科普研究. 2009(06)
硕士论文
[1]新媒体视域下的武术科普模式创新研究[D]. 王妍艳.武汉体育学院 2020
[2]我国科普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 刘传彬.东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265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326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