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我国体教融合的顶层设计、政策指引与推进路径

发布时间:2021-08-09 05:09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体育的重要论述为思想引领,阐释《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对新时代体育、教育、健康等多领域服务青少年发展的政策指引。认为:通过体育与教育在思想、目标、资源、措施等方面的全面融合,实现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政策目标,从而解决在课外工作薪酬、体育升学考试、体育师资职称、体育场地设施、运动技术等级等方面存在的"顽疾"。提出新时代体教融合"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的路径:以健康第一的理念夯实学校体育工作基础;构建分级分层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通过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形成学校体育工作特色;通过各级各类体校精准改革打造精英阵地;以多元治理理念促进社会体育组织能力提升;通过扩容增效整合体育师资与教练员资源;强化政策保障和协同化组织的创新机制。 

【文章来源】: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20,44(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我国体教融合的顶层设计、政策指引与推进路径


新时代我国体教融合体系框架

路径图,学校体育,路径,青少年


“健康第一”是基于人本主义现实需求和民族主义发展需求的教育理念,在遵循儿童青少年身心发育、教育、体育和社会融合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提供体育促进健康的科学方案,培养青少年主动健康的意识和行为,实现全体青少年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健康发展目标。《意见》从4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旨在拓展学校体育工作范畴,破除教育内部及其与体育、社会融合的壁垒(图2)。(1)课内体育活动。儿童青少年(除体育院校、系学生)从基础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必须接受14年体育课程学习,在体育课程全覆盖且保障课时、场地器材、内容安排、体育师资等基本体育课程要素的前提下,应以丰富的练习内容、多样化的练习手段、适应性的运动强度等使青少年达到提高身体机能水平和优化心理品质的效果。

路径图,赛事,青少年,体育


为了实现以青少年体育赛事为引领,有效带动体教融合发展的目标,《意见》着力于整合体育和教育资源,围绕引领型、精英型、大众型3类赛事提出改革举措(图3)。(1)引领型。为整合资源、打造平台、攻破壁垒,《意见》提出,“合并全国青年运动会和全国学生运动会,改称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且在教育部门牵头、体育部门配合的治理格局下,从组织设置、组织实施、赛制安排等方面打造符合一体化设计理念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从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需求分析,多层级组织设置、多元化组织实施和多样化赛事安排可激发广大青少年参与体育赛事的热情,为青少年搭建切磋技艺、相互交流、共同成长的平台,也可发挥体育赛事促进青少年竞技能力提高的作用。2019年,由山西省承办的第2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已开始逐步贯彻“开门办赛、开门办体育”的理念。该项赛事赛程为2019年1月14日—8月18日,历时超过7个月,赛区覆盖山西省内20个市、县(区),以及广东、上海、山东、河北、内蒙古等16个省(区、市)。赛事共计49个大项1 868个小项,首次设置了体校组和社会俱乐部组,又分设2个年龄段,规模扩大了约8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行特别政区在内的34个代表团,共计33 517名运动员参赛,为各级各类体校、相关社会体育组织、普通学校运动队提供了参与全国性顶级青少年体育赛事的平台。通过扩大参赛规模,激励和带动广大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和活动,设置更精准的多元化项目和组别,以满足大众化和精英化的参赛需求,实现以竞赛检验广大青少年运动技能水平和发现、培养更多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双重目标[15]。可见,全国青年运动会和全国学生运动会的融合旨在集约资源、统一体系、创新赛事,以打造全国青少年顶级体育盛会,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资本与大众体育[J]. 边燕杰.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20(04)
[2]数字化、全球化与职业体育的未来[J]. 江小涓,李姝.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20(03)
[3]新中国70年的学校体育成就与新时代的发展方向[J]. 毛振明.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9(06)
[4]新时代中国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公共政策与治理路径研究[J]. 柳鸣毅,王梅,张毅恒,龚海培,孔年欣,胡雅静,闫亚茹.  中国体育科技. 2019(06)
[5]我国青少年体育重点工程建设与创新发展对策[J]. 柳鸣毅,王梅,徐杰,鲍文涵,张毅恒,姜韩,刘干,龚海培,孔年欣.  体育科学. 2018(11)
[6]发达国家青少年体育组织的逻辑基础、体系构建与治理策略[J]. 柳鸣毅,王梅,孔年欣,胡雅静,闫亚茹,龚海培,张毅恒.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8(04)
[7]“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中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政策研究[J]. 柳鸣毅,王梅,徐杰,张毅恒,但艳芳,闫亚茹,胡雅静,孔年欣,胡琦.  体育科学. 2018(02)
[8]“体育强、中国强”的学理阐述——习近平总书记体育思想初探[J]. 柳鸣毅,丁煌,闫亚茹,胡雅静.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8(01)
[9]中国游泳“浙江现象”及形成机制探究[J]. 李建设,王章明,顾耀东.  体育科学. 2017(06)
[10]英国青少年校外体育参与模式研究——兼论政府、社会和市场的权界[J]. 柳鸣毅,张朋龙,李健楠,张毅恒.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6(04)



本文编号:33314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3314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5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