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跳水运动员心理旋转的时空具身效应

发布时间:2021-08-21 06:26
  心理旋转是个体在空间中保持和操作二维或三维物体的过程,它是空间能力的重要成分。根据旋转参考系的不同,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表象空间中的物体进行旋转操作属于客体表征,而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想象自己在空间中进行转换的过程则是主体表征。此外,从信息加工的过程出发,心理旋转包括了感知、旋转和决定三个阶段。研究发现,空间活动的参与行为能够促进心理旋转能力,因而聚焦运动领域,关注动作经验对心理旋转的影响有着特殊意义。旋转是运动中重要的技术动作之一,研究证实运动员心理旋转能力优于普通人。具身认知作为运动员心理旋转的重要理论,认为这种优势是由于运动员在任务中能够将脑神经系统与感觉动作信息相联系,从而表现出空间性的具身效应。因此,具身效应指的是身体动作经验对个体的心理旋转等空间表征能力的促进作用。然而,当前研究未能指明这种优势的加工阶段特征,也缺乏对运动员心理旋转的脑加工的深入阐述。另一方面,心理旋转在运动情境中常伴随着时间要求。具身认知理论提示,认知产生于身体在实时压力下与环境的互动,那么运动员的心理旋转能力可能通过时间性的具身效应获得其优势。综上,本研究针对竞技跳水项目展开,跳水不仅包含极高的身体旋转要求,还... 

【文章来源】: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跳水运动员心理旋转的时空具身效应


心理旋转任务常用的刺激材料

模型图,认知理论,模型


的资源和总量有限,使得我们处理信息能力是有限们的认知工作量。我们通过环境来保持或甚至操纵用;(4)环境是认知系统的一个部分。我们的头脑紧息传递过程,因而认知系统不仅仅是我们的头脑,而整个环境;(5)认知是目标是行动。认知的功能和根握感知或记忆等认知过程的机制,首先需要理解它们中的作用;(6)离线认知是以身体为基础的。思维活受到感觉加工和动作控制的深刻印象,这种影响是认。所强调的“身心一统”的观点,与传统认知中的“身的区别。Thelen 通过两张图来阐释它们之间的差异传统的认知理论关注的是抽象的心理表征,其中感觉知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对象(图 2-2)。在这一过程中机,只要被输入一个指令,就会出现对应的结果。但图 2-3A),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与认知加工被看作一相作用之中。最近,Paco 重新绘制了动态系统模型[神经系统各自为动力系统并且持续交互。在这其中不同层级的交互,在这一过程中,神经系统是具身的B)。

空间表征,心理旋转,本体感觉,认知理论


A B图 2-3 具身认知的动态系统模型(Thelen,2000;Paco,2015)从具身认知理论出发,研究者认为执行实际动作时激活的感觉运动表征在进行动作表象、动作观察和模仿时也会被激活[47,54,55]。与之相似,Shepard 提出了功能等价假说,认为心理表象与动作感知高度相似[26], 通过不同感觉通道获得的空间表征在功能上是相同的。尽管视觉是我们获得空间表征的最主要途径, 但是通过听觉、触觉、本体感觉等通道, 同样能够得到在功能上与通过视觉获得的空间表征相似的表征[56]。通过本体感觉获得的表征也可以像视觉表征那样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被自动更新[57,58]。综上所述,具身认知理论是本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心理旋转的具身效应指的是身体动作经验对个体的心理旋转等空间表征能力的促进作用。2.1.3 心理旋转的表征方式心理旋转包括两种不同的表征方式,分别是客体表征(Object-basedtransformations)和主体表征(Egocentric transformations)[2],它们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受到个体进行操作和变换自身或物体的经验的影响[59]。客体表征是被试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客观参考系)想象空间中的物体进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体育锻炼对健康成年人P300潜伏期以及波幅影响的元分析[J]. 任天楠,林岭,胡少敏,王东石.  体育与科学. 2017(05)
[2]体育锻炼对老年人执行功能的影响:多重中介模型的检验[J]. 张立敏,査圣祥.  体育与科学. 2017(04)
[3]身体锻炼对中老年人空间定向能力的影响:来自P300的证据[J]. 高淑青,张连成,王钰.  中国体育科技. 2016(04)
[4]时间压力的双刃效应及其作用机制[J]. 李爱梅,颜亮,王笑天,马学谦,李方君.  心理科学进展. 2015(09)
[5]身体锻炼对认知老化的延迟作用:来自脑科学的证据[J]. 张连成,高淑青.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4(04)
[6]序列本体感觉学习获得稳定的自我中心空间表征[J]. 肖承丽.  心理学报. 2013(07)
[7]解读竞赛压力下的运动表现:一个“Clutch”视角的运动能力初探[J]. 王进,娄虎,唐寅平,赵臣,邹雪芳,刘杰,徐雷,杜万新.  体育科学. 2013(06)
[8]不同场认知方式个体完成心理旋转任务时神经效能的差异:来自皮层慢电位的证据[J]. 岳鹏飞,李寿欣,白学军.  心理学探新. 2012(06)
[9]有关具身认知思潮的理论心理学思考[J]. 叶浩生.  心理学报. 2011(05)
[10]时间压力对不同水平足球运动员注意范围影响研究[J]. 吕中凡.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博士论文
[1]跳水运动表象与时空知觉的信息加工特征研究[D]. 梁祎明.上海体育学院 2014
[2]网球运动员时空预测特征及ERP研究[D]. 王小春.上海体育学院 2012
[3]表象表征:心理旋转的实证探索[D]. 祁乐瑛.华东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用事件相关电位检验表象能力差异的实验研究[D]. 宋薇.首都体育学院 2008



本文编号:33550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3550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e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