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广州地区高校教职工参与气排球运动活动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05 04:02
  全民健身的背景下,想要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需要增加群众的参与度,开展适合普通群众能够参与的体育健身活动,需要充分挖掘大众健身运动项目。气排球作为近些年来兴起的一项群众性体育运动,与大众熟知的传统排球相比,气排球的门槛相对要低、动作简单易学、掌握技术动作快、适应人群广泛且能较好的满足高校教职工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需要,老少皆宜。气排球运动不仅能够丰富广州地区高校教职工校园体育生活,还能激发教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提高教职工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意义重大,所以气排球适用于在高校教职工中开展。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广州地区20所高校教职工参与气排球运动活动特征进行调查与研究。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论证,找出影响广州地区高校教职工参与气排球运动活动特征与影响的因素,并通过反应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让气排球运动在广州地区高校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推广。研究表明:1.广州地区职工参与气排球运动热情高涨,赛事活动不断涌现,形成良好的气排球群众氛围。气排球运动在高校中处于新兴运动项目,其技术简单易学、趣味性强、健身价值高等特点适合了广大教职工的健... 

【文章来源】:广州体育学院广东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广州地区高校教职工参与气排球运动活动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教职工参与气排球情况结构图

气排球,高校教职工,性别比例,教职工


图 2 高校教职工参与气排球性别比例分布(N=272)根据调查教职工参与气排球的人数的回收问卷可以看出,参与气排球教职工男性为 166 人,占 61.03%,女性为 106 人,占 38.97%。参与气排球教职工在性别方面男性多于女性,但从气排球团体运动项目来说,女教职工参与气排球的人

气排球,高校教职工,年龄比,教职工


图 3 高校教职工参与气排球年龄比例分布(N=272)对教职工参加气排球运动的年龄结构的调查,可以反映出在不同年龄层次的教职工中气排球运动的发展情况。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参与气排球教职工年龄段 31-40 岁的人数最多,为 116 人,占 42.65%,近调查总人数一半,其次为 41-5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高校开设气排球课程的教学实验研究[J]. 崔秀云.  运动. 2016(19)
[2]“健康中国”战略下气排球健身价值研究[J]. 刘友康,高鹏辉.  运动. 2016(17)
[3]气排球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与推广前景研究[J]. 蔡腊香.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3)
[4]厦门市气排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发展对策[J]. 叶宝华.  体育科学研究. 2016(02)
[5]气排球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与推广前景[J]. 刘曼.  当代体育科技. 2016(07)
[6]关于男女混合组队竞赛项目的探讨[J]. 马铁,李桂华,袁俊杰.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6(01)
[7]玉林市玉州区气排球运动发展现状的研究[J]. 潘凯雪.  当代体育科技. 2015(13)
[8]福建省高职院校气排球课程建设现状的研究[J]. 余莺,黄雯倩,黄少挥.  福建体育科技. 2014(03)
[9]桂林市高校教职工气排球运动现状调查研究[J]. 秦小鹏.  搏击(体育论坛). 2013(02)
[10]广西普通高校气排球教学的现状调查[J]. 周艳华.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2(06)

硕士论文
[1]山东省高校开设气排球课程的现状研究[D]. 臧小龙.广西民族大学 2015
[2]湖南省直单位气排球赛事活动现状分析[D]. 王冠.湖南师范大学 2015
[3]湖南省大众气排球运动开展现状与推广策略研究[D]. 符丁友.湖南师范大学 2014
[4]气排球运动的健身价值研究与推广[D]. 刘庆.西北师范大学 2014
[5]社会学视角下河南省排球非正式群体研究[D]. 张展.河南大学 2014
[6]气排球在金华市的开展现状及影响发展的因素研究[D]. 葛在军.浙江师范大学 2012
[7]石家庄市中学中年教师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 裴培.河北师范大学 2010
[8]福建省高校开设气排球课程的可行性研究[D]. 姚鲆.福建师范大学 2009
[9]福建省气排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影响运动开展的非技术因素研究[D]. 王统娟.福建师范大学 2008
[10]高校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排球课程体系改革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 刘晓辉.广西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846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3846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4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