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质量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1-10-12 19:5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增强农民体质,丰富农民闲暇生活时间可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从湖北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开展现状、影响因素、发展模式与对策三个方面展开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缺乏农民体育健身的地方性法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清;部分地方配套资金不足;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多元化的国民服务协调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农民体育健身的专业指导人才、管理人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发展对策:制定和完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地方性法规,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切实纳入农村建设总体发展规划,是“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需与教育、文化、卫生、医疗等协同作用,形成多元化的国民服务协调体系,才能促使“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效果具有实际意义。
【文章来源】: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社会价值
2.2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开展现状
2.3 对农民健身工程未来发展规划的建议
2.4 全面开展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对策
2.5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微观研究
2.5.1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宣传
2.5.2 经费研究
2.5.3 体育设施与制度建设
2.5.4 体育组织与管理的研究
2.5.5 运行机制研究
2.5.6 模式体系构建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湖北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4.1.1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筹资
4.1.2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4.1.3 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
4.1.4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场地、器材管理
4.1.5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场地及设施
4.2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效果的分析
4.2.1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后的总体实效性的评价
4.2.2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后,农民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了解和态度
4.2.3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后的使用情况
4.2.4 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后的健身效果与效益
4.3 影响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效果的因素分析
5 湖北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5.1 营造体育锻炼氛围、强化农民健身意识
5.2 开展体育下乡活动,坚持体育活动与生产劳动和文化活动相结合
5.3 壮大农村体育骨干队伍
5.4 构建全方位的农村体育服务体系是实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最终目标
5.5 完善政府主导模式下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运行机制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效果的调查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 尹少丰,张华文. 四川体育科学. 2014(02)
[2]陕西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状况、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的研究[J]. 陈鑫.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3(05)
[3]从村落体育透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现状[J]. 周健生,马勇,雷刚.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2(05)
[4]湖北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及其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J]. 彭建军,钟琴,柯勇,刘远海,杨龙.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1(10)
[5]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的社会价值研究[J]. 张传义,任保国. 体育与科学. 2010(03)
[6]关于开展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思考[J]. 侯林,石庆福.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09(09)
[7]环太湖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构建[J]. 邰崇禧,刘江山,汪康乐. 体育学刊. 2008(12)
[8]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体育发展的社会学审视[J]. 江亮,饶平,莫迎锐,李红军,罗晖.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11)
[9]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现状、制因、展望及对策——以湖北省部分试点行政村为例[J]. 曾庆旋,侯代贵,胡庆山. 中国体育科技. 2008(06)
[10]浙江省农村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调查研究[J]. 吴秋林,刘雪娇,赵雪锋. 中国体育科技. 2008(06)
硕士论文
[1]构建吉林省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D]. 郭长忱.东北师范大学 2008
[2]广西农村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D]. 何茂.广西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33200
【文章来源】: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社会价值
2.2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开展现状
2.3 对农民健身工程未来发展规划的建议
2.4 全面开展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对策
2.5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微观研究
2.5.1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宣传
2.5.2 经费研究
2.5.3 体育设施与制度建设
2.5.4 体育组织与管理的研究
2.5.5 运行机制研究
2.5.6 模式体系构建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湖北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4.1.1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筹资
4.1.2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4.1.3 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
4.1.4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场地、器材管理
4.1.5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场地及设施
4.2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效果的分析
4.2.1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后的总体实效性的评价
4.2.2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后,农民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了解和态度
4.2.3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后的使用情况
4.2.4 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后的健身效果与效益
4.3 影响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效果的因素分析
5 湖北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5.1 营造体育锻炼氛围、强化农民健身意识
5.2 开展体育下乡活动,坚持体育活动与生产劳动和文化活动相结合
5.3 壮大农村体育骨干队伍
5.4 构建全方位的农村体育服务体系是实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最终目标
5.5 完善政府主导模式下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运行机制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效果的调查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 尹少丰,张华文. 四川体育科学. 2014(02)
[2]陕西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状况、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的研究[J]. 陈鑫.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3(05)
[3]从村落体育透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现状[J]. 周健生,马勇,雷刚.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2(05)
[4]湖北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及其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J]. 彭建军,钟琴,柯勇,刘远海,杨龙.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1(10)
[5]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的社会价值研究[J]. 张传义,任保国. 体育与科学. 2010(03)
[6]关于开展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思考[J]. 侯林,石庆福.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09(09)
[7]环太湖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构建[J]. 邰崇禧,刘江山,汪康乐. 体育学刊. 2008(12)
[8]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体育发展的社会学审视[J]. 江亮,饶平,莫迎锐,李红军,罗晖.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11)
[9]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现状、制因、展望及对策——以湖北省部分试点行政村为例[J]. 曾庆旋,侯代贵,胡庆山. 中国体育科技. 2008(06)
[10]浙江省农村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调查研究[J]. 吴秋林,刘雪娇,赵雪锋. 中国体育科技. 2008(06)
硕士论文
[1]构建吉林省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D]. 郭长忱.东北师范大学 2008
[2]广西农村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D]. 何茂.广西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332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433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