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体育文化研究的三种理论框架及中国语境
发布时间:2021-12-29 04:25
媒介社会和拟态环境成为关照体育文化研究的新视阈。当务之急在于解决理论统摄问题,以利于充分发挥媒介体育文化的研究激发价值。以媒介文化理论和社会思潮演变为线索,研究认为北美媒介技术学派、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有助于赋予媒介体育文化研究一个总体观点:在媒介技术学派框架下,媒介体育文化被视为媒介技术扩张的又一场域;在法兰克福学派框架下,媒介体育文化研究在于揭露背后的意识形态操控;在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引导下,媒介体育文化是一种阶级抗争工具。任何外来理论都遭遇理论普适性和文化特殊性矛盾,继而探讨三种理论的本土境遇,旨在提升理论的文化适应性。
【文章来源】: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0,3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北美媒介技术学派:媒介体育文化是媒介技术扩张的又一场域
2 法兰克福学派:媒介体育文化是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操控
3 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媒介体育文化是一种阶级抗争工具
4 三种理论模式的中国境遇和理论适应性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美媒介环境学派媒介技术态度观探析[J]. 刘晗,田林.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2]批判与重建:武术国际化传播反思[J]. 虞定海,刘靖.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4(04)
[3]体育赛事电视转播的受众收视动机分析[J]. 魏伟.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05)
[4]教化还是异化——对2010南非“世界杯”体育报道的分析[J]. 石研.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0(06)
[5]当前我国新闻学学科发展状况分析[J]. 郑保卫. 当代传播. 2009(06)
[6]大众文化研究:另一种视野——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研究审视[J]. 陈立旭.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2008(01)
[7]媒介体育:现代社会体育的拟态图景[J]. 郭晴,郝勤. 体育科学. 2006(05)
[8]哈贝马斯论大众传媒功能的变化[J]. 王榕,辛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9]大众文化和主流文化、精英文化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J]. 许士密. 求实. 2002(06)
本文编号:3555395
【文章来源】: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0,3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北美媒介技术学派:媒介体育文化是媒介技术扩张的又一场域
2 法兰克福学派:媒介体育文化是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操控
3 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媒介体育文化是一种阶级抗争工具
4 三种理论模式的中国境遇和理论适应性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美媒介环境学派媒介技术态度观探析[J]. 刘晗,田林.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2]批判与重建:武术国际化传播反思[J]. 虞定海,刘靖.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4(04)
[3]体育赛事电视转播的受众收视动机分析[J]. 魏伟.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05)
[4]教化还是异化——对2010南非“世界杯”体育报道的分析[J]. 石研.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0(06)
[5]当前我国新闻学学科发展状况分析[J]. 郑保卫. 当代传播. 2009(06)
[6]大众文化研究:另一种视野——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研究审视[J]. 陈立旭.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2008(01)
[7]媒介体育:现代社会体育的拟态图景[J]. 郭晴,郝勤. 体育科学. 2006(05)
[8]哈贝马斯论大众传媒功能的变化[J]. 王榕,辛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9]大众文化和主流文化、精英文化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J]. 许士密. 求实. 2002(06)
本文编号:3555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555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