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网络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1-12-29 05:24
  网络作为一种传媒环境,具有传播迅速、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发布快的优势,特别是通过与传统媒体以及手机新媒体的融合,成为人们获取海量信息的重要来源,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传媒环境的产生使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更趋复杂。如何适应快速发展的网络传媒环境,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正确地把握好自己,不沉迷于网络,是众多家庭、学校所关注的焦点之一。对于高校体育来说,如何引导大学生利用网络体育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是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课题。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体育如何助力新时代健康中国的发展目标,成为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本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本研究以网络体育信息对华南理工大学学生的体育行为产生的影响做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大学生接触网络体育信息的设备以手机为主,笔记本电脑为辅;(2)大学生接触网络体育信息动机主要是了解体育新闻资讯,休闲娱乐、学习体育知识;(3)门户网站和专业体育网站是大学生获取体育信息的主要渠道。大学生对于体育信息内容需求以娱乐、新闻、综合类体育信息...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网络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其占网民比例其次是笔记本电脑,占总人数的47.2%

网络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


网络体育信息提高大学生体育观赏频率(N=2301)

大学生健身,程度,大学生


第五章 网络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网络体育信息对大学生自我体育管理行为的影响学生的自我体育管理行为表现为在体育活动方面的自我决策、组织、的自我体育管理行为方面,体育锻炼计划的制定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自身的情况,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可为自己从事科学的锻炼提供指有科学合理的健身计划是保证科学锻炼的重要指导文件,对大学生进好的约束和监督作用。同时也是大学生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的保看出,在调查的大学生群体中,只有 47.3%的大学生能根据个人情况锻炼计划,52.7%的大学生没有锻炼计划。可见大学生对体育锻炼计乐观,体育计划的拥有率较低。大学生在体育锻炼计划制定上,应提的体育锻炼有合理的规划。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化时代大众传媒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J]. 罗铭杰,周芷如.  广东教育(综合版). 2017(10)
[2]青少年学生体育行为的本真、异化与回归[J]. 刘一民,刘翔.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7(05)
[3]影响广西大学生健康体育行为的因素研究[J]. 黄柳倩,黄翔,温宗林,陈红涛,余文军,梁锋,程明.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7(01)
[4]网络体育信息传播的构成形态、舆论极化与引导机制研究[J]. 孙小龙,查建芳.  体育与科学. 2017(01)
[5]现代本体论视界中的体育本体探源[J]. 刘一民,刘翔.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6(05)
[6]大学生接收体育信息的现状与分析[J]. 薛训水.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 2016(02)
[7]首都高校体育信息平台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 闫晓鹏,范清惠.  运动. 2016(07)
[8]福建高校体育网络信息化的现状调查与对策[J]. 柯金锋,余建通,黄丽芳.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02)
[9]体育信息化发展路径的分析研究——基于江苏省体育信息化现状的实证调查[J]. 叶强,李明华,丁锴,魏宁,喻欣楠.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10]我国大型门户网站体育信息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多维分析[J]. 王相飞.  体育文化导刊. 2014(11)

博士论文
[1]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影响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实证与理论研究[D]. 王慧琳.北京体育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微博对西安高校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和体育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D]. 姜姗.西安体育学院 2012
[2]基于网络媒体下的体育信息对北京市体育专业大学生影响的研究[D]. 辛守刚.首都体育学院 2012
[3]体育传媒信息对四川省大学生运动兴趣培养的影响作用研究[D]. 任柯钇.四川师范大学 2009
[4]网络环境下体育专业大学生生活方式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 戴志鹏.湖南师范大学 2008
[5]福建省大学生体育观赏行为特征的调查与分析[D]. 黄亚妹.福建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554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5554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5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