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PNF和WBC对高温高湿环境运动后疲劳恢复效果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1 08:39
  研究目的:高水平运动员不仅要具备很高的竞技能力,而且要具备良好的极端环境比赛的适应能力,与此同时运动员又经常会持续的参加高强度的比赛,因此比赛期间和比赛结束后的疲劳恢复显得尤为重要。很多体育科研服务工作者认为PNF拉伸和超低温冷疗对疲劳的恢复有很好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研究PNF拉伸和超低温冷疗对高温高湿环境下运动后的生理指标和训练学指标的影响,在恢复方面为运动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研究方法:实验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12名成年男性运动员(22.08±2.02岁)进行三次干预试验,即静坐恢复组(CON)、超低温冷疗(WBC)和PNF拉伸(PNF),每次间隔7天。每一名参与实验的受试者在运动结束后采用不同的干预恢复方式形成自身对照。受试者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做一次递增负荷的力竭运动,环境温度为35℃-38℃,湿度为60%-70%,然后分别进行安静休息,超低温冷疗,PNF拉伸干预。实验中采集相关生理指标和运动成绩,数据结果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各组在恢复20分钟后,与CON组相比,WBC组心率平均降低9.2次/min,表现出了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N... 

【文章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PNF和WBC对高温高湿环境运动后疲劳恢复效果的研究


心率随时间变化曲线

趋势图,血乳酸,趋势,显著性差异


注:“*”表示 WBC 组与 CON 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 PNF 组和CON 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图3表示血乳酸随恢复时间变化趋势,从图中可以得到,运动员在运动时,三次血乳酸上升趋势一致,运动结束即刻,运动员的血乳酸含量基本相同。恢复阶段,在0-5min时,三者即出现了不同的下降趋势,CON组下降最慢,PNF组下降最快,并且在随后的时间内,表现出了持续下降的趋势。CON组下降趋势平稳,但是下降幅度最小。WBC组在5-15min下降速度非常快

趋势图,体表温度,显著性差异,时间变化


注:“**”表示 WBC 组与 CON 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 PNF 组和CON 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图4表示CON组、WBC和PNF组体表温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过程,从图中我们可以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温高湿环境中不同预冷方式对赛艇运动员机能状态的影响[J]. 黄兴,吴昊,汤一铸,蔡晓敏.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6(03)
[2]PNF拉伸训练对下肢后肌群柔韧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 袁蓉.  贵州体育科技. 2016 (01)
[3]冷冻疗法在运动领域中的研究进展[J]. 檀志宗,刘新宇,李男,任雪.  体育科研. 2014(04)
[4]自行车运动员进行功率自行车3种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比较有氧耐力研究[J]. 李鹏飞,冯葆欣,尚文元,张卫英,宗丕芳,宋国强.  中国体育科技. 2010(02)
[5]高温高湿环境与运动性疲劳[J]. 赵杰修,冯连世.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8(02)
[6]高温高湿下人体热应力评价指标的研究[J]. 孙丽婧,朱能.  煤气与热力. 2006(10)
[7]人体有氧体力负荷能力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王健.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01)

博士论文
[1]高温高湿低氧环境下人体热耐受性研究[D]. 李国建.天津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不同组合拉伸方式对股后肌群柔韧素质影响效应的实验比较研究[D]. 陈蒙.天津体育学院 2016
[2]PNF拉伸法对高校女生髋关节柔韧性的影响研究[D]. 于韩.吉林大学 2015
[3]超低温全身冷冻治疗促恢复技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D]. 陈媛.苏州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5620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5620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9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