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男子健体”比赛发展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3 15:10
2012年11月1日,在厄瓜多尔的瓜亚基尔IFBB常委会和会员国代表大会上,男子健体项目作为新的体育项目被正式立项。国家体育总局也在2014年“中博文化杯”全国健身锦标赛上正式新增男子健体项目。其中“男子健体”三个组别就有59人参加比赛,它是给那些想拥有少量肌肉,又充满肌肉饱满度、线条感的男性准备的体育项目。随着赛事的影响越来越大,更多的人投入到全民健身中去,对全民健身起到了推动与更好发展的作用。与健美比赛不同的是,男子健体比赛是通过“四个转体”来展示自己健康匀称的体型,肌肉线条明显、较好的分离度,展现台风与场上控制能力的一项竞赛项目。本文主要以男子健体项目的推广,使人们树立一个正确的审美观、积极健康生活的态度,树立对健康美的追求,对自己的形体能够严格要求起来,从而达到科学训练,健康生活,始终践行“健康生活,终生体育”的意识来推动我国全民健身的发展。“男子健体”项目开展时间短,却得到了广大的认可,到如今我国已开展三年有余,但没有达到显著的突破和进步,与世界水平和有较大的差距,也暴露出了从业人员水平较世界水平从在差距,人才匮乏,群众基础相对较弱,比赛规模小缺乏独立性等诸多问题。本文查阅了...
【文章来源】: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男子健体项目相关内容
1.4.1 本次研究相关概念的界定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我国男子健体赛事的发展现状
3.1.1 全国健身锦标赛的现状与分析
3.1.2 中国健身公开赛的现状与分析
3.1.3 锦标赛和公开赛两大赛事结果分析
3.1.4 现行男子健体比赛要求分析
3.1.5 健体比赛设项及级别
3.1.6 男子健体比赛的内容与评分方法
3.2 我国男子健体项目各从业者现状
3.2.1 参赛运动员现状
3.2.2 教练员现状
3.2.3 裁判员现状
3.3 男子健体与健美项目的比较分析
3.4 影响我国男子健体项目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3.4.1 项目特征不清晰、竞赛规模小
3.4.2 项目缺乏独立性、比赛形式单一
3.4.3 运动员经费来源
3.4.4 大众认知存在一定偏见
3.4.5 项目推广和宣传力度不足
3.4.6 项目赛制目的性不足
3.4.7 市场化运作
3.5 我国男子健体项目发展对策
3.5.1 完善竞赛规程,明确发展目标
3.5.2 利用高校平台发展优秀人才
3.5.3 鼓励政府加强与企业合作
3.5.4 培养优秀教练员与裁判员
3.5.5 完善提高科学系统训练体系
3.5.6 健身运动市场化推动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现代体育审美观的影响[J]. 刘玲,王凯.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6(03)
[2]我国高校开展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及对策的研究[J]. 周之华,武英满.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01)
[3]中国健身小姐大赛的现状与发展[J]. 程路明. 浙江体育科学. 2003(06)
[4]中国现代健美运动发展的历史回顾[J]. 卢晓文. 体育文化导刊. 2003(09)
[5]女子健美百年回叙[J]. 李晶. 服务科技. 1999(01)
[6]健美运动的社会调查[J]. 裔程洪.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96(02)
[7]我国健美运动的发展与对策[J]. 张盛海.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95(S1)
硕士论文
[1]中国男子健美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特征研究[D]. 高飞.山西大学 2008
[2]我国全民健身运动艺术化发展趋势的研究[D]. 茹良玉.华中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66490
【文章来源】: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男子健体项目相关内容
1.4.1 本次研究相关概念的界定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我国男子健体赛事的发展现状
3.1.1 全国健身锦标赛的现状与分析
3.1.2 中国健身公开赛的现状与分析
3.1.3 锦标赛和公开赛两大赛事结果分析
3.1.4 现行男子健体比赛要求分析
3.1.5 健体比赛设项及级别
3.1.6 男子健体比赛的内容与评分方法
3.2 我国男子健体项目各从业者现状
3.2.1 参赛运动员现状
3.2.2 教练员现状
3.2.3 裁判员现状
3.3 男子健体与健美项目的比较分析
3.4 影响我国男子健体项目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3.4.1 项目特征不清晰、竞赛规模小
3.4.2 项目缺乏独立性、比赛形式单一
3.4.3 运动员经费来源
3.4.4 大众认知存在一定偏见
3.4.5 项目推广和宣传力度不足
3.4.6 项目赛制目的性不足
3.4.7 市场化运作
3.5 我国男子健体项目发展对策
3.5.1 完善竞赛规程,明确发展目标
3.5.2 利用高校平台发展优秀人才
3.5.3 鼓励政府加强与企业合作
3.5.4 培养优秀教练员与裁判员
3.5.5 完善提高科学系统训练体系
3.5.6 健身运动市场化推动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现代体育审美观的影响[J]. 刘玲,王凯.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6(03)
[2]我国高校开展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及对策的研究[J]. 周之华,武英满.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01)
[3]中国健身小姐大赛的现状与发展[J]. 程路明. 浙江体育科学. 2003(06)
[4]中国现代健美运动发展的历史回顾[J]. 卢晓文. 体育文化导刊. 2003(09)
[5]女子健美百年回叙[J]. 李晶. 服务科技. 1999(01)
[6]健美运动的社会调查[J]. 裔程洪.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96(02)
[7]我国健美运动的发展与对策[J]. 张盛海.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95(S1)
硕士论文
[1]中国男子健美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特征研究[D]. 高飞.山西大学 2008
[2]我国全民健身运动艺术化发展趋势的研究[D]. 茹良玉.华中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66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566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