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频率下不同路线随机性对男性大学生羽毛球变向跑练习能量供应特征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3 17:50
目的:羽毛球常用的场地变向跑练习可分为固定变向路线和随机变向路线两种。然而,对这两种训练手段能量供应特征的研究非常有限。本文旨在探究两种频率下不同路线随机性对大学生羽毛球变向跑练习能量供应特征的影响。方法:15名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三年级羽毛球专项班学生(男,N=15,年龄22.93±1.44yrs,身高175.73±5.96cm,体重68.01±6.42kg,羽毛球训练年限2.23±0.53yrs)自愿参加了1次最大摄氧量测试和4次变向跑测试(固定路线/随机路线×高频/低频)。运用便携式气体代谢仪对受试者测试过程中呼吸的气体进行测量,询问运动过程中或运动结束即刻的主观疲劳度并采集测试前后的耳垂毛细血管血进行分析。运用基于运动后氧债的快速部分、累积血乳酸和累积摄氧量的方法进行能量供应的计算。结果:两种频率下路线随机性对受试者的能量供应特征有着不同的影响,变向路线由固定向随机的变化显著降低了低频率(44.35±8.53%vs.37.95±8.57%,P<0.05)和高频率(40.91±10.51%vs.33.82±8.55%,P<0.05)练习下的磷酸原供能比例,显著增加...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羽毛球项目研究现状
2.2 羽毛球比赛的生物学特征
2.2.1 羽毛球项目运动学特征
2.2.2 羽毛球比赛的生理学特征
2.3 羽毛球运动员日常训练及测试项目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资料法
3.2 实验法
3.2.1 实验对象
3.2.2 实验方案的选取依据
3.2.3 视频/音频制作
3.2.4 实验仪器
3.2.5 实验实施流程
3.2.6 实验数据计算
3.3 数理统计分析法
4 实验结果
4.1 不同路线随机性变向跑练习的能量供应特征
4.2 两种频率下变向跑练习的能量供应特征
5 分析与讨论
5.1 不同路线随机性变向跑练习之间能量供应特征比较分析
5.2 两种频率下变向跑练习之间能量供应特征的比较分析
5.3 研究的局限性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训练模式下羽毛球运动员心率和血乳酸的变化[J]. 盛怡,郭黎,蒋健.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7(04)
[2]赛艇测功仪不同持续时间全力运动的能量供应特征研究[J]. 黎涌明,资薇,陈小平. 体育科学. 2017(03)
[3]周期性耐力项目的训练量与强度[J]. 黎涌明. 体育科学. 2015(02)
[4]竞技体育项目的专项供能比例——亟待纠正的错误[J]. 黎涌明,毛承. 体育科学. 2014(10)
[5]羽毛球无球与多球步法训练的气体代谢比较研究[J]. 李志兰,黄治官.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05)
[6]羽毛球运动步法分类及使用频率[J]. 魏勇,刘宇,傅维杰.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8(05)
[7]“21分制”对羽毛球男单技战术发展的影响[J]. 戴金彪,管颖,卢志泉,蒋健.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8(02)
[8]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特征的研究[J]. 赵光圣,高炳宏,郭玉成,苟波,王道. 体育科学. 2006(03)
[9]优秀羽毛球运动员训练的生理、生化指标评价[J]. 唐辉.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08)
[10]羽毛球多球训练的生化分析[J]. 林文弢,李裕和.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96(02)
本文编号:3660493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羽毛球项目研究现状
2.2 羽毛球比赛的生物学特征
2.2.1 羽毛球项目运动学特征
2.2.2 羽毛球比赛的生理学特征
2.3 羽毛球运动员日常训练及测试项目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资料法
3.2 实验法
3.2.1 实验对象
3.2.2 实验方案的选取依据
3.2.3 视频/音频制作
3.2.4 实验仪器
3.2.5 实验实施流程
3.2.6 实验数据计算
3.3 数理统计分析法
4 实验结果
4.1 不同路线随机性变向跑练习的能量供应特征
4.2 两种频率下变向跑练习的能量供应特征
5 分析与讨论
5.1 不同路线随机性变向跑练习之间能量供应特征比较分析
5.2 两种频率下变向跑练习之间能量供应特征的比较分析
5.3 研究的局限性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训练模式下羽毛球运动员心率和血乳酸的变化[J]. 盛怡,郭黎,蒋健.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7(04)
[2]赛艇测功仪不同持续时间全力运动的能量供应特征研究[J]. 黎涌明,资薇,陈小平. 体育科学. 2017(03)
[3]周期性耐力项目的训练量与强度[J]. 黎涌明. 体育科学. 2015(02)
[4]竞技体育项目的专项供能比例——亟待纠正的错误[J]. 黎涌明,毛承. 体育科学. 2014(10)
[5]羽毛球无球与多球步法训练的气体代谢比较研究[J]. 李志兰,黄治官.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05)
[6]羽毛球运动步法分类及使用频率[J]. 魏勇,刘宇,傅维杰.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8(05)
[7]“21分制”对羽毛球男单技战术发展的影响[J]. 戴金彪,管颖,卢志泉,蒋健.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8(02)
[8]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特征的研究[J]. 赵光圣,高炳宏,郭玉成,苟波,王道. 体育科学. 2006(03)
[9]优秀羽毛球运动员训练的生理、生化指标评价[J]. 唐辉.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08)
[10]羽毛球多球训练的生化分析[J]. 林文弢,李裕和.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96(02)
本文编号:36604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660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