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淮北市相山区太极拳运动的开展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4 20:27

  本文关键词:淮北市相山区太极拳运动的开展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淮北相山区 太极拳 现状 推广模式 发展策略


【摘要】:太极拳是蕴含着博大文化底蕴和养生之道的珍贵拳学。它融众家之长为一炉,集养生娱乐、强身健体、防身护命、修心培元合为一体,乃高于体育以哲学和阴阳学为基础的一门生命科学。这一特殊性的优秀文化遗产是符合人体运动规律,深受众多中外人士的亲睐,具有重要的普及意义。但是,在苏皖鲁豫四省交界地号称煤海之城的淮北大地上,太极拳运动的发展趋势并不是太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屏障。因此,淮北市相山区太极拳运动的开展现状与发展策略的研究,对太极拳运动在淮北市顺利普及开展给予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借鉴。本文以淮北市相山区太极拳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问法,对当前淮北市相山区太极拳运动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和深入分析,发现了制约淮北市相山区太极拳活动开展所存在的主、客观问题。针对调查结果归纳分析整合,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淮北市相山区太极拳运动开展的并不理想,其存在着管理机构不健全,资金投入较少,缺乏大量师资力量,活动开展较少,自身对太极拳的认知度不高等问题。发展的力度和速度远远满足不了广大爱好者的心理需求,从而制约淮北市相山区太极拳运动的良性发展。针对以上的问题,提出了如下的建议:太极拳运动想要在淮北市区持久健康的发展,首先,政府扶助和领导重视,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协调好、监管好、引领好推广组织机构的工作;其二,离不了借助各大渠道媒介有力宣传,提升市民对太极拳价值功能方面的更深层的认知;其三,建设修整社团的管理团队,培养正规、专业、先进的太极拳指导员队伍,建设太极拳发展后备人才库,定期开展讲座或开设技能培训班,以此保证推广传播的可持续发展;其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广大爱好者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调动积极性,提高参与度,为太极拳运动在我市开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淮北相山区 太极拳 现状 推广模式 发展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52.1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前言8-10
  • 选题依据8-9
  • 研究目的及意义9-10
  • 1 文献综述10-16
  • 1.1 武术太极拳价值功能方面的研究10-11
  • 1.2 武术太极拳传播推广方面的研究11-13
  • 1.3 武术太极拳发展对策方面的研究13-15
  • 1.4 武术太极拳其它方面的研究15-16
  • 2 研究对象、方法与步骤16-20
  • 2.1 研究对象16
  • 2.2 研究方法16-18
  • 2.2.1 文献资料法16
  • 2.2.2 问卷调查法16-17
  • 2.2.3 实地访谈法17-18
  • 2.2.4 数据统计法18
  • 2.2.5 逻辑分析法18
  • 2.3 本文研究步骤18-20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20-42
  • 3.1 淮北市相山区太极拳习练者的基本信息调查分析20-22
  • 3.1.1 太极拳习练者的性别及年龄分布情况20-21
  • 3.1.2 相山区太极拳习练人群的职业情况和文化程度21-22
  • 3.2 淮北市相山区太极拳练习者的实际情况调查分析22-32
  • 3.2.1 太极拳习练者的学习途径及练习时间22-23
  • 3.2.2 太极拳习练者的练习频段及场地区域23-24
  • 3.2.3 淮北市相山区练习者太极拳锻炼的消费情况24-25
  • 3.2.4 习练拳龄、主要习练拳种套路及获得比赛奖励情况25-27
  • 3.2.5 参加理论学习和专家讲座的情况及对参加比赛交流和其它活动的态度27-28
  • 3.2.6 练习太极拳的主要动因28-29
  • 3.2.7 习练者对市武术协会、相山区太极社团知晓度和活动开展情况调查29-30
  • 3.2.8 相山区太极拳习练者对社团管理组织和活动开展的看法30-31
  • 3.2.9 淮北市相山区习练者对太极拳推广发展建议31-32
  • 3.3 淮北市相山区太极拳运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32-34
  • 3.3.1 管理机构组织不健全,上下严重脱节32
  • 3.3.2 专业指导人员不足,培训组织不到位32-33
  • 3.3.3 宣传力度不够,,对国学太极拳文化价值方面的认知度较窄33
  • 3.3.4 活动开展较少,交流空间狭窄33-34
  • 3.4 传播学基础理论及实践对淮北市相山区太极拳推广的启示34-37
  • 3.4.1 武术传播学基础理论对我市太极拳运动推广的启示34-35
  • 3.4.2 跆拳道的成功传播推广经验对太极拳运动在相山区推广的启示35-37
  • 3.5 淮北市相山区太极拳运动开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37-42
  • 结论与建议42-44
  • 结论42
  • 建议42-44
  • 参考文献44-46
  • 附录1:淮北市相山区太极拳运动开展现状调查问卷46-48
  • 附录2:访谈题目48-50
  • 致谢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郎旭诚;关于太极拳的研究及未来的构想[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2 陈湘丽,王志斌,程亚霖;浅谈太极拳运动的生理作用[J];张家口农专学报;2000年02期

3 刘嗣传;太极拳是道教适应社会的产物[J];中国道教;2001年04期

4 张欣;论练好太极拳的基本要求[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邢波,郭景斌;浅谈大学生练习太极拳的作用[J];克山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6 王亚琼;论太极拳对人体精、气、神的调节功能[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7 张永礼;太极拳的练习与保健[J];天中学刊;2001年05期

8 徐美玲;呼吸在太极拳运动中的作用[J];浙江体育科学;2001年06期

9 熊国胜;太极拳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价值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10 高娅;东瀛武术太极拳管窥——第18届全日本武术太极拳选手权大会侧记[J];体育文化导刊;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强民;刘庆广;;太极拳运动员白鹤亮翅运动亮翅姿势的下肢平衡的控制[A];第十三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肖春梅;邱君芳;;太极拳运动对老年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3 刘静;陈佩杰;邱丕相;;太极拳运动心身调节机理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郭华帅;王岗;;太极拳:一种典型的和谐文化[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5 金昌龙;;太极拳动作特征的生物力学研究探索太极拳运动影响平衡能力的要素[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6 姜娟;蒲玉宾;;太极拳与健步走对老年人行走稳定性影响的比较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7 边永强;;优化发展太极拳环境的对策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8 刘静;;太极拳运动的免疫调节和心身调节的作用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老年医学与康复学术大会资料汇编[C];2012年

9 纪东;余文燕;;太极拳与中医“治未病”[A];第三届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魏珊珊;;太极拳运动心率、节奏的相互关系[A];第十三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仝伟平;突出特色推广普及太极拳[N];焦作日报;2007年

2 首席记者 高淑华;太极拳健身受到青睐[N];盘锦日报;2007年

3 记者 冀晋萌;我市再次调度太极拳运动大会筹备工作[N];邯郸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付文彬;我市太极拳运动蓬勃发展[N];抚州日报;2010年

5 记者丰雷;市太极拳研究会换届[N];长春日报;2010年

6 魏开敏;老年人常练太极拳有益健康[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7 记者 陈荣;我市太极拳协会会馆挂牌成立[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8 本报记者 秦东颖;李连杰缘何钟情太极拳[N];解放日报;2011年

9 保健时报记者 乌敏;全民健身首选太极拳[N];保健时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黄定洋;州太极拳协会成立[N];黔西南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杰;论太极拳文化与和谐社会[D];河南大学;2007年

2 赵伟诺;太极拳品牌运营模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3 刘笑昆;太极拳运动与团体认知辅导的心理干预效果比较[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向阳;东岳太极拳对太极拳发展的影响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5 唐勇;从太极拳技法特点论人体核心稳定性[D];成都体育学院;2012年

6 李俊U

本文编号:674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674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a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