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磁场对小鼠中枢疲劳恢复效果影响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脉冲磁场对小鼠中枢疲劳恢复效果影响的研究
【摘要】:目的:竞技体育快速发展,运动强度也越来越大,运动员在运动训练后很容易出现运动疲劳甚至是过度疲劳。如果疲劳得不到及时的消除,就会造成疲劳的积累,不利于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还可能对其身体健康产生影响。一直以来,运动性疲劳的预防和恢复都是运动训练中的一个关键的问题。为此,科研人员做了很多的研究和探索。近几年,电磁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在临床上,磁场治疗疾病的方法也得到了初步应用,并取得了一些比较好的作用。磁刺激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磁场治疗也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建立小鼠游泳疲劳模型,对疲劳小鼠进行两种磁场强度的脉冲磁场干扰,观察在这两种脉冲磁场下小鼠中枢疲劳恢复、脑电以及脑织形态指标等的变化情况,以期获得脉冲磁场干扰对下小鼠中枢疲劳恢复的影响,为脉冲磁场治疗运动疲劳提供实验依据,为磁疗技术在大众健身、现代竞技运动后合理恢复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实验的方法,由西安交大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清洁级昆明种雄性小鼠,数量60只,按实验要求随机分为四组,分别命名为正常组、游泳组、低强度磁疗组、高强度磁疗组。游泳组小鼠进行8周递增负荷的游泳运动,低强度磁疗组、高强度磁疗组小鼠除了进行与游泳组小鼠一致的训练活动外,在每天训练结束后分别进行30min的磁场强度为80 mT、120 mT,磁场频率为8 Hz的脉冲磁场照射。每周称量各组小鼠体重变化情况,记录第6、7、8周小鼠游泳至力竭的时间,检测实验8周后各组小鼠5-羟色胺(5-HT)、多巴胺(DA)、γ-氨基丁酸(GAGB)、乙酰胆碱(Ach)含量的变化,观察8周后各组HE、尼氏染色下小鼠海马区神经元形态结构。结果:(1)实验前三周,各组小鼠体重都有所增高,但正常组增长速度相对略低于其他组。第四周开始,游泳组,低强度磁疗组、高强度磁疗组小鼠体重增长较正常对照组要慢,甚至在第4周开始游泳组小鼠体重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第6周高强度磁疗组小鼠体重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第6、8周低强度磁疗组小鼠体重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2)经脉冲磁场干预第6、7、8周,与游泳组比,高、低强度磁疗组的游泳时间均有所延长,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到第8周高强度磁疗组与低强度磁疗组小鼠游泳至力竭时间出现差异,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经脉冲磁场处理第6、7周,与游泳组相比,高、低强度磁疗组的游泳时间均有所延长,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到第8周与对游泳组比,高、低强度磁疗组的游泳时间均有所延长,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并且高强度磁疗组与低强度磁疗组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同时,高强度磁疗组小鼠较低强度磁疗组小鼠游泳至力竭时间有延长的趋势。第6、7周,游泳组小鼠出现溺水情况,体力明显不如磁疗组,特别是高强度磁疗组。(3)游泳组小鼠的5-HT、GAGB、DA/5-HT与对照组小鼠之间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游泳组的DA、Ach与正常组之间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游泳组的5-HT、DA、GAGB、Ach、DA/5-HT与低强度磁疗组、高强度磁疗组之间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同时高强度磁疗组5-HT、GAGB与低强度磁疗组之间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4)实验8周后游泳组小鼠海马区神经元损坏较磁疗组严重。结论:(1)脉冲磁场能有效降低疲劳小白鼠5-羟色胺和γ-氨基丁酸的含量,提高疲劳小白鼠乙酰胆碱和多巴胺的含量,恢复中枢兴奋性与抑制性的平衡,从而达到抗运动性疲劳效果,脉冲磁场治疗能通过中枢系统途径起到抗运动疲劳的作用。另外,120mT强度的磁场治疗比80mT强度的磁场治疗效果更明显。(2)脉冲磁场可阻止中枢疲劳小鼠海马锥体细胞带神经元丢失,减轻海马神经元的损伤,维持神经元的正常结构。另外,120mT强度的磁场治疗比80mT强度的磁场治疗效果更明显。(3)脉冲磁场干预能有效提高小鼠运动能力,能提高小鼠自主活动,明显延长力竭运动时间。
【关键词】:中枢疲劳 脉冲磁场 神经递质 形态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04.7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前言10
- 1.1 选题依据10
- 1.2 研究意义10
- 2. 文献综述10-20
- 2.1 中枢疲劳的概述10-11
- 2.2 中枢疲劳的发现11-12
- 2.3 中枢疲劳的神经生物学机制12-16
- 2.3.1 5 HT与中枢疲劳12-13
- 2.3.2 多巴胺与中枢疲劳13
- 2.3.3 乙酰胆碱与中枢疲劳13-14
- 2.3.4 氨基酸类与中枢疲劳14
- 2.3.5 氨与中枢疲劳14-15
- 2.3.6 一氧化氮与中枢疲劳15
- 2.3.7 脑电变化与中枢疲劳15-16
- 2.4 小鼠疲劳模型的建立16-17
- 2.4.1 通过游泳训练建立小鼠的运动疲劳模型16-17
- 2.4.2 通过跑台建立小鼠运动疲劳模型17
- 2.5 磁场的产生和发展17-18
- 2.6 脉冲磁场的生物效应18-20
- 2.6.1 磁场对神经系统的影响18
- 2.6.2 运动诱发电位18-19
- 2.6.3 骨折愈合的临床应用19
- 2.6.4 对疲劳恢复的影响19-20
- 3.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20-24
- 3.1 研究对象20
- 3.2 研究方法20-24
- 3.2.1 文献资料法20
- 3.2.2 专家访谈法20
- 3.2.3 实验法20-24
- 3.3 数理统计法24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24-30
- 4.1 疲劳模型建立实验结果与分析24-26
- 4.1.1 小鼠运动能力及活动状态行为学观察结果与分析24-25
- 4.1.2 小鼠的体重结果与分析25-26
- 4.2 建模完成后小鼠后三周游泳至力竭时间的实验结果与分析26
- 4.3 建模完成后小鼠脑组织中 5-HT、DA、GAGB、Ach含量的实验结果与分析26-28
- 4.3.1 中枢疲劳指标实验结果26-28
- 4.4 建模完成后小鼠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实验结果与分析28-30
- 5. 结论30-32
- 6. 致谢32-33
- 7. 参考文献33-38
- 8. 附件38-4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0-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伟平;脉冲磁场治疗学及生物学研究的发展[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唐伟强;郭松旺;何嘉洲;;脉冲磁场杀菌效果的实验与研究[A];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许琼瑜;朱芬;;脉冲磁场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五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王文佳;;脉冲磁场作用下铝合金凝固的磁流耦合效应[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马良;程引会;吴伟;李宝忠;周辉;李进玺;朱梦;;积分型脉冲磁场探测器[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7册)[C];2009年
5 冯小辉;李应举;滕跃飞;杨院生;;脉冲磁场驱动熔体流动下凝固组织演化CA模拟[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马晓平;杨院生;汪彬;;脉冲磁场作用熔体中磁力分布的数值分析[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许琼瑜;李强;;超声波并脉冲磁场治疗网球肘的疗效观察[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刘志伟 通讯员 程远;我再次刷新脉冲磁场最高强度纪录[N];科技日报;2013年
2 记者 刘志伟 通讯员 万霞 程远;我国脉冲磁场强度诞生新记录[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祚成;拓扑绝缘体在栅极电场和脉冲磁场中的输运性质[D];清华大学;2015年
2 陈国军;低频脉冲磁场金属凝固晶粒细化机理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3 钱静亚;脉冲磁场对枯草芽孢杆菌的灭活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3年
4 刘立华;脉冲磁场对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组织织构的影响[D];上海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春亮;45钢在脉冲磁场作用下氧化物冶金过程组织演化的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陈航;脉冲磁场对铝合金凝固控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陈霄;TBM材料测试用的强脉冲磁场系统研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龙映妃;脉冲磁场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内钙离子和细胞膜电位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5 芦苏玉;脉冲磁场对运动外周疲劳恢复效果的实验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6年
6 崔策;外场及变质处理对原位Mg_2Si/AZ91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影响[D];南昌航空大学;2016年
7 武强;脉冲磁场对小鼠中枢疲劳恢复效果影响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6年
8 梁可道;用于肿瘤治疗的陡脉冲磁场发生器的研制[D];重庆大学;2008年
9 黄小星;铝合金在脉冲磁场作用下的定向凝固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10 蒋春;基于磁聚焦和固态开关的脉冲磁场发生器的研制[D];重庆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166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716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