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式行走对糖尿病前期脂肪肝的绝经后女性身体成分及肌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01 09:46
本文关键词:北欧式行走对糖尿病前期脂肪肝的绝经后女性身体成分及肌力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北欧式行走 非酒精性脂肪肝 糖尿病前期 绝经后女性 身体成分 肌力
【摘要】:研究目的:北欧式行走是一种双手使用登山杖进行推撑行走的新兴的有氧运动,已有一些研究表明其对一些疾病人群的机能有一定的促进效果,但未有研究将北欧式行走应用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人群中,本研究试图通过6个月的北欧式行走干预,探讨北欧式行走对NAFLD并处于糖尿病前期的绝经后女性的身体成分、肌肉力量有何影响,并观察身体成分与肌力间的联系,为糖尿病前期的NAFLD人群研究提供资料,并以期用这一运动方式提高该人群的生活质量,改善运动习惯。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脂肪肝检测、血指标测定筛选糖尿病前期NAFLD绝经后女性27例,随机分为运动组(14人)、对照组(13人);同时,筛选糖尿病前期、无NAFLD的绝经后女性13人作为参照组。运动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监督下渐进性的北欧式行走,监测受试者的心率和主观感觉量级(RPE)。干预第1个月以熟悉使用为主,≥2次/周;第2-3个月保持中等强度进行运动,确保60-75%最大心率之间,2-3次/周,3个月结束后评价受试者心肺功能水平及有氧耐力的变化,并调整运动强度,第4-6个月强度保持在70-85%最大心率之间,3-4次/周。每次运动干预1小时,包含5分钟准备活动和5分钟整理活动。要求对照组保持原有生活方式。测试脂肪肝浸润度(FIL)、血指标、身体成分、肌肉力量,于0、3、6个月时完成相应测试,同时通过问卷监督其用药和体力活动情况。采用两因素(时间×分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观测运动组、对照组随时间变化的组内和组间差异。在干预前NAFLD受试者(运动组+对照组)与无NAFLD受试者(参考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对身体成分和肌肉力量之间、二者的变化值之间作了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年龄调整的偏相关分析。使用卡方检验检测组间的发生率。在所有假设检验中,双侧p值0.05被认为有显著性。数据用SPSS 22.0软件包(SPSS Inc., Chicago, USA)分析完成。研究结果:经过6个月的北欧式行走干预,运动组的FIL从14.5+16.6%下降至9.8+5.5%,胰岛素水平有所提高,血脂指标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降低,而对照组无改善。运动组的体力活动水平(PA)增长显著(1865.8MET分钟/周,p=0.037)。随着时间变化,运动组和对照组的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都有所降低。运动组和对照组的身体成分无组间和时间上的显著变化,但上肢、下肢的肌肉质量从均值看来,对照组有所降低,而运动组维持在干预前水平,下肢肌肉质量甚至有所提高。运动组3个月的握力/体重有显著增长(p=0.013),6个月和0个月时相比,依然增长显著(p=0.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各组屈肘力量/体重都些许上升但不显著,运动组前3个月的增长量大于对照组,后3个月力量水平保持不变;运动组伸膝力量/体重增长,在6个月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3)。在干预前身体成分与肌肉力量的偏相关分析(年龄调整)中,参考组伸膝力量与全身各局部的肌肉质量都呈显著的正相关(r'=0.62-0.81),屈肘力量也与各部分肌肉质量都呈正相关(r’=0.68-0.85),握力与上肢肌肉质量、下肢肌肉质量、Gynoid肌肉质量之间都有正相关关系(r’=0.62-0.73)。力量指标和脂肪率都呈负相关。在病人人群中,干预前伸膝力量、屈肘力量、握力与多部位的肌肉质量也存在正相关关系(r’=0.39-0.58)。在干预前后身体成分变化量与肌肉力量变化量的相关性分析中,对照组仍有一些力量指标和身体成分指标的相关关系存在,而在运动组却消失。屈肘力量变化和体脂率、局部脂肪率(下肢、躯干、Android)的变化负相关;而握力、伸膝力量的变化没有发现与之相关的变量,经体重标准化后,握力/体重与有关身体成分指标存在负相关,而伸膝力量/体重变化量与SMM/体重变化量有关;年龄调整后,有相关关系消失和出现。而在运动组,A/G变化量和握力、屈肘力量的变化量都相关,体重标准化后,屈肘力量/体重的改变与上肢脂肪率的改变呈现出负相关关系。研究结论:(1)6个月的北欧式行走干预对血脂指标有一定的改善,利于脂肪肝浸润程度的下降;(2)6个月的北欧式行走干预对她们的四肢骨骼肌质量起到维持的作用;(3)6个月的北欧式行走干预利于糖尿病前期NAFLD的绝经后女性握力和伸膝力量的显著增长;建议北欧式行走这一有氧运动的方式在绝经后女性NAFLD人群中推广,以期提高她们的肌肉品质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北欧式行走 非酒精性脂肪肝 糖尿病前期 绝经后女性 身体成分 肌力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0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1 前言12-13
- 2 文献综述13-16
- 2.1 NAFLD与糖尿病前期13
- 2.2 北欧式行走的益处13-15
- 2.3 肌力流失现象15-16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16-21
- 3.1 实验对象16-17
- 3.2 实验仪器17
- 3.3 实验方案17-21
- 3.3.1 实验流程17-18
- 3.3.2 运动干预方案18
- 3.3.3 肝脏脂肪浸润度(FIL)检测18
- 3.3.4 血指标测定18-19
- 3.3.5 身体成分测定19
- 3.3.6 肌肉力量测定19-21
- 3.3.7 问卷调查21
- 3.4 统计分析方法21
- 4 研究结果21-31
- 4.1 BMI、FIL及PA比较21-22
- 4.2 血指标比较22-23
- 4.3 身体成分比较23-24
- 4.4 肌肉力量比较24-27
- 4.4.1 握力比较24-25
- 4.4.2 屈肘力量比较25-26
- 4.4.3 伸膝力量比较26-27
- 4.5 身体成分与肌肉力量的关系27-31
- 4.5.1 实验前参考组身体成分与肌肉力量的关系27-28
- 4.5.2 实验前NAFLD受试者身体成分与肌肉力量的关系28-29
- 4.5.3 对照组身体成分变化量与肌肉力量变化量的关系29-30
- 4.5.4 运动组身体成分变化量与肌肉力量变化量的关系30-31
- 5 分析讨论31-36
- 5.1 干预方案的实施与控制31
- 5.2 北欧式行走对受试者FIL、血指标及PA的影响31-32
- 5.3 北欧式行走对受试者身体成分的影响32-33
- 5.4 北欧式行走对受试者肌肉力量的影响33-34
- 5.5 身体成分与肌肉力量的关系34-35
- 5.6 研究的创新点与局限性35-36
- 6 研究结论和建议36-37
- 致谢37-38
- 参考文献38-45
- 附件:问卷调查45-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宏,严隽陶;老年骨骼肌减少症研究进展及展望[J];中国康复;2003年02期
,本文编号:7713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7713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