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周期理论视角下跳远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特征及训练内容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2 03:15
本文关键词:板块周期理论视角下跳远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特征及训练内容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跳远运动员 竞技能力 板块周期理论 训练内容
【摘要】:田径作为普及程度高和易于开展的运动项目,也是奥运会金牌数量最多的项目。世界体育强国如美国、俄罗斯都把田径放在获得金牌的重要战略地位。虽然我国最近几年在一些优势项目获得的金牌数也呈上升的趋势,但是田径项目获得的金牌却屈指可数,所以发展田径项目,缩小与世界体育强国的差距,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竞技体育商业化的发展,各个体育项目尤其体能类项目比赛的次数不断增加,运动员传统的训练周期安排也渐渐不能适应现在赛制的安排。因此,本研究以优秀跳远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结构要素的特征(体能、技能、运动战术、运动心理、运动智力)作为研究的对象,采取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围绕跳远运动员的专项竞技能力这一核心问题,并通过对板块周期理论的研究和解释,结合一些新的中周期理论方法,归纳出跳远运动员主导竞技能力的训练计划及其训练安排,提出跳远运动员的训练安排和负荷特点,来提高板块周期理论在实际训练中的实践作用,不断地推进跳远项目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为跳远运动员科学训练和不断提高运动水平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训练理论和参考依据。得出的结论:1、通过分析跳远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的各个要素,得出跳远运动员的核心竞技能力,并且结合板块训练理论来安排训练的内容,即选择主导跳远的体能素质能力与专项技术,采用高度集中的负荷安排进行训练,给运动员的机体提供足够的训练刺激,使训练的效果更加有效。中周期板块化的训练能够适当的调节运动员出现最佳竞技高峰状态,而且长久保持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2、在板块训练的模式下,精细的选择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来安排训练的板块,其训练的内容是确定训练目标,重点突破。训练的过程中保证对运动员的机体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刺激,使跳远运动员始终获得高的竞技水平,注意训练痕迹的延迟时问,来合理的安排训练内容的前后顺序,保证运动员多项能力的连续发展。3、针对跳远项目重大赛事的安排,对于不同目标的比赛要求逐渐增加训练负荷和调动运动员身体隐藏的能量储备。小周期板块的关键是通过合理的板块安排使运动员获得目标素质的最高峰,同时也让运动员每个板块训练结束都出现竞技状态的最高峰。4、跳远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的训练阶段都是有几个中周期构成基于板块周期训练,一般为积累、转化、实现这三个中周期。不同的中周期运动员的训练内容不同,如跳远运动员在积累中周期主要提高运动员的基础运动能力,主要为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素质的积累以及技术动作的精细化。进入转换周期时,训练的主要内容是把跳远项目重视的基础能力转换为重视专项体能、技术和战术的适应能力且发展型训练负荷的强度相对较高,一般强度的训练量也比较的高。进入实现中周期训练是运动员获得竞技能力的最高峰。建议:1、本研究将板块周期运用到跳远训练计划中,并说明了板块周期三种中周期板块的训练优越性,新的训练理论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检验更新,也建议更多的教练员去运用和检验从而促进项目训练的发展。2、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从跳远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分析到训练内容的研究,基于板块周期下的实际训练安排。虽然对跳远运动员的训练内容及其负荷进行研究和梳理,但训练的负荷还需实践检验,更加的精细化做,也需要对运动员进行定量监控,分析其生理生化指标,避免过度疲劳。
【关键词】:跳远运动员 竞技能力 板块周期理论 训练内容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23.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前言9-13
- 1.1 选题依据9-11
- 1.1.1 探寻竞技能力转化为运动成绩的有效途径10
- 1.1.2 对跳远运动员专项竞技能力研究有助于促进项目理论的发展10
- 1.1.3 加强训练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作用10-11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1-12
- 1.2.1 研究目的11
- 1.2.2 研究意义11-12
- 1.3 研究的内容12-13
- 1.3.1 板块周期理论12
- 1.3.2 板块周期的特征及跳远运动员专项竞技能力特点12
- 1.3.3 板块周期理论下科学安排跳远运动员训练内容的研究12-13
- 2 文献综述13-16
- 2.1 竞技能力的相关研究13-14
- 2.2 板块周期理论的相关研究14-15
- 2.3 田径跳远项目的相关研究15-16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16-18
- 3.1 研究对象16
- 3.2 研究方法16-18
- 3.2.1 文献资料法16
- 3.2.2 专家访谈法16
- 3.2.3 分析法16-17
- 3.2.4 数理统计法17-18
- 4 结果与分析18-41
- 4.1 板块周期理论的相关概念18-20
- 4.2 跳远运动员专项竞技能力特征分析20-29
- 4.2.1 跳远运动员身体形态结构特征21-22
- 4.2.2 跳远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身体机能结构特征22-23
- 4.2.3 跳远运动员身体素质结构特征23-25
- 4.2.4 跳远运动员专项竞技能力的技术特征25-28
- 4.2.5 跳远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心理结构特征28-29
- 4.3 板块周期理论下跳远运动员训练安排基本特征分析29-36
- 4.3.1 板块周期理论下跳远运动员训练周期特点30-32
- 4.3.2 跳远运动员体能要素训练板块的基本特征32-35
- 4.3.3 跳远运动员技术训练板块的基本特征35-36
- 4.4 板块周期理论下跳远运动员训练负荷安排特征36-38
- 4.4.1 跳远运动员训练负荷的特点36-37
- 4.4.2 跳远运动员年度训练准备周期中的训练负荷的趋势37-38
- 4.5 板块周期下跳远年周期训练安排特征38-41
- 5 结论和建议41-43
- 5.1 结论41
- 5.2 建议41-43
- 参考文献43-46
- 致谢46-4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杰;姜惟;张克仁;;关于小周期板块训练模式的理论建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程晖,王麒麟,张亚平;对我国高水平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水平综合评价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陈小平;对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的审视[J];中国体育科技;2003年04期
4 申海军;体育课练习负荷的科学控制[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鹿红宁;我国蹦床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347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834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