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武术礼仪与跆拳道礼仪之文化比较

发布时间:2017-09-24 01:13

  本文关键词:武术礼仪与跆拳道礼仪之文化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武术礼仪 跆拳道礼仪 文化 比较


【摘要】:中华武术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了五千年历史的检验与大浪淘沙已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中华武术文化也不断推进发展,也随着人类生产劳动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武术礼仪作为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武术文化的传承而传承至今。从古至今,武术礼仪作为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一部分,他不单单是一种文化,更是习武之人在民族精神的体现,它包含了我们中华民族“谦虚谨慎”、“勇敢奋进”、“自信大气”的中华民族精神。武术礼仪是习武之人最重要的一课,武术礼仪是习武者道德标准的体现,也是无数习武之人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实践与发展,不断从中华传统文化吸取养分,丰富武术道德文化,从而形成传统的道德标准。然而现如今,在西方武术文化的巨大冲击下,我国武术礼仪正慢慢的失去其原有的色彩,武术礼仪也在传承中遇到了巨大的阻碍,为了寻求武术礼仪能够更好的发展,我们必须寻找有效的途径来发展武术礼仪这种文化。而当今,发展比较迅速的就是韩国跆拳道项目,此项目的礼仪文化在其比赛与训练和生活中都有着很好的体现。跆拳道项目之所以发展迅速莫过于它独特的礼仪教化,在场上尊重对手,在场下尊重师长、尊重家人。当然,跆拳道项目虽然发展较好,但我们应该保持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它,了解它快速发展的客观因素,不能无谓的跟风照搬,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应该积极客观的发展和弘扬武术礼仪文化,在继承我国的优良传统武术礼仪特色基础之上,借鉴跆拳道快速发展的模式,取其之长,补己之短,为我国武术礼仪的传承发展寻求出一种有效的发展模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武术礼仪文化的传承道路。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发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综合评价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分别从概念、发展背景、表现形式、内涵、精神、执行能力、教育以及心理影响八个层面对武术礼仪与跆拳道礼仪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探寻传承武术礼仪的发展方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武术礼仪的传承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性的参考。
【关键词】:武术礼仪 跆拳道礼仪 文化 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52;G886.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前言9-19
  • 1.1 选题依据9-10
  • 1.2 文献综述10-18
  • 1.2.1 关于武术礼仪的相关研究综述10-12
  • 1.2.2 关于武术文化发展的相关研究12-13
  • 1.2.3 关于跆拳道礼仪的研究综述13-14
  • 1.2.4 关于跆拳道文化发展的研究14-15
  • 1.2.5 武术礼仪与跆拳道礼仪的相关研究综述15-18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18-19
  • 1.3.1 研究目的18
  • 1.3.2 研究意义18-19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9-21
  • 2.1 研究对象19
  • 2.2 研究方法19-21
  • 2.2.1 文献资料法19
  • 2.2.2 专家访谈法19-20
  • 2.2.3 逻辑分析法20-21
  • 3 结果与分析21-47
  • 3.1 关于礼仪的概念总述21-25
  • 3.1.1 礼仪的概念界定21-22
  • 3.1.2“武术礼仪”的概念分析22-23
  • 3.1.3 跆拳道礼仪(??? ??)23-24
  • 3.1.4 武术礼仪与跆拳道礼仪的概念比较分析24-25
  • 3.2 武术礼仪与跆拳道礼仪的历史发展背景25-29
  • 3.2.1 武术礼仪的历史与发展背景分析25-26
  • 3.2.2 跆拳道礼仪的历史与发展背景分析26-28
  • 3.2.3 武术礼仪与跆拳道礼仪形成与发展背景比较分析28-29
  • 3.3 武术礼仪与跆拳道礼仪在社会中传承形式比较研究29-31
  • 3.3.1 武术礼仪的表现形式分析29-30
  • 3.3.2 跆拳道礼仪的表现形式分析30
  • 3.3.3 武术礼仪与跆拳道礼仪的表现形式比较分析30-31
  • 3.4 武术礼仪与跆拳道礼仪的文化内涵比较31-34
  • 3.4.1 武术礼仪的文化内涵31-32
  • 3.4.2“跆拳道礼仪”的文化内涵(' ??? ?? ? ?? ? ?? ?)32-34
  • 3.4.3 武术礼仪与跆拳道礼仪的文化内涵比较分析34
  • 3.5 武术礼仪与跆拳道礼仪精神表现的比较34-36
  • 3.5.1 武术礼仪的精神表现34-35
  • 3.5.2 跆拳道礼仪的精神表现35-36
  • 3.5.3 武术礼仪与跆拳道礼仪精神表现的比较分析36
  • 3.6 武术礼仪与跆拳道礼仪的执行能力的效果比较36-38
  • 3.6.1 武术礼仪的执行能力的效果分析37
  • 3.6.2 跆拳道礼仪的执行能力的效果分析37-38
  • 3.6.3 武术礼仪与跆拳道礼仪的执行能力效果比较分析38
  • 3.7 武术礼仪与跆拳道礼仪的教育比较38-42
  • 3.7.1 武术礼仪教育的实际效果分析39-40
  • 3.7.2 跆拳道礼仪教育的实际效果分析40-41
  • 3.7.3 武术礼仪与跆拳道礼仪教育的实际效果比较分析41-42
  • 3.8 武术礼仪与跆拳道礼仪的心理影响比较42-47
  • 3.8.1 武术礼仪对练习者的心理因素分析42-44
  • 3.8.2 跆拳道礼仪对练习者的心理因素分析44-46
  • 3.8.3 武术礼仪与跆拳道礼仪的心理影响比较分析46-47
  • 4 结论与建议47-49
  • 4.1 结论47
  • 4.2 建议47-49
  • 参考文献49-51
  • 附录51-53
  • 致谢53-5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5-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娟,张敏;浅谈武术活动的普及与抵制邪教侵袭[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2期

2 许应荣,刘霓,王宏;中华武术美的文化性特征[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王俊奇,邹国平;江西居民在全民健身中开展武术活动的特征与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4年03期

4 李印东;武术概念之研究[J];武术科学(搏击·学术版);2004年05期

5 李富刚,贾亮;对农村居民开展武术活动重要性的探究[J];武术科学(搏击·学术版);2004年05期

6 陈青;;武术是全球化的产物[J];博击(武术科学);2006年01期

7 于振东;;发展武术社团 弘扬传统武术[J];博击(武术科学);2006年02期

8 黄红田;;从武术的价值功能演变看武术的发展[J];博击(武术科学);2006年06期

9 李智斌;;试论高校武术的产业化[J];博击(武术科学);2006年09期

10 黄迎乒;邓方华;张振东;;河南省武术网络信息市场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J];博击(武术科学);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鸣;;论武术的个体享用功能及其实现条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2 刘同为;龚茂富;;身体——武术的场域[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3 文善恬;刘林箭;张毅;;浙江30个“全国经济百强县”武术发展现状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4 刘昆;;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村落传统武术流变的制度因素分析——以新W岛透叩盍酱逦餮卸韵骩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5 郭守靖;;文化视野下孔子的武术精神[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崔慧芳;;《武术基本手型》教学设计[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中小学教师优秀案例作品展论文集[C];2012年

7 戴小平;王震;;城市公园体育下对武术开展现状的思考[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8 张琳;周之华;任腾;梁凤云;;刍议新的武术段位制改革[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9 司幸伟;;中小学武术段位制发展策略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10 周之华;刘剑欣;;“京武文化”背景下北京传统武术拳种分类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王鹏;我市武术协会成立[N];长治日报;2011年

2 记者 郑红深;中国武协表彰武术十佳[N];人民日报;2000年

3 高飞;武术节的启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4 本报记者 于铁成;乐山武术蓬勃发展[N];乐山日报;2006年

5 王霞光;非洲,再掀武术旋风[N];中国体育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蒋亚明;西部行看到武术希望[N];中国体育报;2011年

7 蒋亚明 整理;重视前沿课题 引领武术发展[N];中国体育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卢雁妮;州武术协会成立大会召开[N];黔西南日报;2013年

9 李恒达;崆峒武术轶事(二)[N];平凉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王静;发挥武协作用 促进武术发展[N];中国体育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付文生;武术之现象学论译[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2 田学建;人学视野中传统武术价值思维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3 成百千;韩国武道馆市场营销分析及武术推广方案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梅;影视武术之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2 张乐军;从现代社团发展的趋势探讨武术社团的改革与发展[D];首都体育学院;2011年

3 聂梦俭;武术与跆拳道推广形式的对比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孔杰;济南市少儿武术培训班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汪瑛;当代高校武术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走向澄明之境[D];武汉体育学院;2015年

6 张鹏;中国武术人学思想探析[D];苏州大学;2015年

7 王建华;公关对运城地区的武术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8 任东根;文化生态学视角下武术段位制进校园的喜与忧[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梁影影;建国后体育院校《武术》教材沿革与优化[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冯琪;国内武术搏击类电视栏目传播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9085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9085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c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