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我国儿童广播体操成套动作的发展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06:35

  本文关键词:我国儿童广播体操成套动作的发展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儿童 广播体操 成套动作 发展特征研究


【摘要】:运用文献与影像等分析方法,对10套儿童广播体操成套动作的发展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整体上,10套成套动作的编排遵循了针对、科学和创新的编排原则;采用了组合、移植、改变节奏和完整的编排方法;注重成套动作的规范、趣味和实效,其成套动作结构合理,符合儿童广播体操对编排的要求,这是其发展的重要因素。(1)儿童广播体操的发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人民政府重视提高少年儿童身体健康水平,在成年广播体操发展的基础上,1955年公布了第一套儿童广播体操。六十多年来,国家体育总局已公布了10套儿童广播体操,具有时间特征、阶段特征和历史特征。10套广播体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融入了更多的新鲜元素,各有创新点,但是无论怎样创新与多元,儿童广播体操用以增强儿童体质健康的本质目的是不变的。(2)儿童广播体操成套动作的基本动作具有:颈部、上肢、下肢,躯干和全身等各部位的练习特征,由屈伸、举振、转体、踢蹲和跳跃等各种运动组成。每一套操既全面地锻炼了身体各部分,又有效地促进了人体的正常发育和全面发展,达到了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的目的。(3)儿童广播体操成套动作的编排方法具有:组合;移植;改变节奏和完整编排特征。移植编排方法中,将日常生活中的有趣动作、小动物的可爱姿势以及舞蹈中的典型动作移植加工改造,分解成广播体操特点的单个或单节动作;改变节奏编排方法中,通过不同节奏(1/4、2/4、4/4)、不同强度(2*8、4*8、6*8、8*8),增强了儿童的运动负荷量,提高了内脏器官系统的功能,发展了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4)儿童广播体操成套动作的学习,不只是教动作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开发儿童对动作形成过程的认知能力。成套动作的运动负荷应考虑儿童人体机能活动的规律,做到动作由简到简;强度由弱到弱;速度由慢到慢,不可增加运动负荷。通常的顺序是:头颈→上肢→肩部→躯干→下肢→全身→跳跃→整理等。儿童成套动作应由局部到整体,一般每节为2×8拍,较激烈的跳跃动作可采用1×8拍为宜。随着儿童能力的增强,动作逐渐放大,运动负荷就会自然加大。
【关键词】:儿童 广播体操 成套动作 发展特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31.1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1
  • 1 引言11-17
  • 1.1 选题依据11-12
  • 1.1.1 体操学科的发展与进步11
  • 1.1.2 广播体操的多样与创新11
  • 1.1.3 广播体操的特点与价值11-12
  • 1.2 研究意义12
  • 1.2.1 理论意义12
  • 1.2.2 实践意义12
  • 1.3 文献综述12-17
  • 1.3.1 国外儿童广播体操现状研究12-13
  • 1.3.2 国内儿童广播体操现状研究13-17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7-19
  • 2.1 研究对象17
  • 2.2 研究方法17-19
  • 2.2.1 文献资料法17
  • 2.2.2 影像分析法17
  • 2.2.3 专家访谈法17-18
  • 2.2.4 逻辑分析法18
  • 2.2.5 数据统计法18-19
  • 3 结果与分析19-36
  • 3.1 成套动作的基本特征分析19-22
  • 3.1.1 颁布时间19
  • 3.1.2 阶段划分19-20
  • 3.1.3 历史背景20-22
  • 3.2 成套动作的动作特征分析22-26
  • 3.2.1 头颈动作22-23
  • 3.2.2 上肢动作23
  • 3.2.3 躯干动作23-25
  • 3.2.4 下肢动作25
  • 3.2.5 全身动作25-26
  • 3.3 成套动作的编排特征分析26-32
  • 3.3.1 组合创编26-27
  • 3.3.2. 移植创编27-28
  • 3.3.3 改变节奏创编28-29
  • 3.3.4 完整创编29-32
  • 3.4 成套动作的发展特征分析32-36
  • 3.4.1 时代特征分析32-33
  • 3.4.2 现状特征分析33
  • 3.4.3 趋势特征分析33-36
  • 4 结论与建议36-37
  • 4.1 儿童广播体操的发展特征36
  • 4.2 儿童广播体操成套动作的基本动作特征36
  • 4.3 儿童广播体操成套动作的编排方法特征36
  • 4.4 儿童广播体操成套动作的发展特征36
  • 4.5 儿童广播体操成套动作的学习36-37
  • 参考文献37-40
  • 附录40-41
  • 致谢41-42
  • 个人情况及联系方式42-43
  • 承诺书43-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树林,徐桂贞,韩宏飞;论体操的内容与分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 冯瑞;张磊;;论第九套广播体操的创新价值[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徐恒中;;从广播操向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过渡策略[J];考试周刊;2009年45期

4 李明;张运红;;广播体操创编动作系统化必要性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1期

5 张连晋;;第六套广播体操呼吸运动的探讨[J];辽宁体育科技;1986年02期

6 罗欣烈;广播体操“滑坡”的对策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7 蔡思秀;;浅析幼儿体操的特点和价值[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年05期

8 商伟;韩流;;广播体操全民化时代的兴衰流变[J];体育文化导刊;2013年06期

9 史海现;;关于当代世界男子单杠成套动作发展特征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年02期

10 王高宣;农村部分学校推行第二套广播体操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学校体育;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楠;从广播体操到戏曲广播操:探索当代中国人的身体规训[D];上海戏剧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蓉;平衡木优秀成套动作的特征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099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9099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6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