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度武术操对中学生心率变异性影响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强度武术操对中学生心率变异性影响的研究
【摘要】:研究目的:学生的体质是国家教育部门一直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在知识经济爆棚的今天,如果学生还没有上赛场,就已经输掉了“本钱”,那又拿什么和别人拼?从2013年提出“强度”一词至今,作者从学生运动强度着手,结合其团队所编强度武术操,通过实验反馈的生物信息,观察并通过不同项目之间学生心率变异性的差异比较,目的是以强度武术操为干预手段,来提高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运动强度,提高学生迷走神经功能,增强心肺功能从而改善学生体质,并探讨强度武术操是否适合学生锻炼,也为武术与强度的关系在探究的过程中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本文重点运用实验研究方法,选取杨浦实验学校预备班的学生28名,通过对强度武术操的教授、纠正动作、训练直到动作完整流畅为止对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练习广播体操与强度武术操的运动强度,分析比较两个项目对学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现阶段,把心率变异性作为用来反映生理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一项生理定量指标,在很多领域已经得到了广大应用,所以实验结果也应当在心率变异性的线性指标(时域指标与频域指标)上有所体现。通过实验测试,实验后广播体操(a)组受试学生与强度武术操(b)组的受试学生非线性指标稳定指数、协调指数、评价分数皆高于实验前;(b)组的受试学生线性指标时域指标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NN)的标准差(SDNN)、全程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以及用于反映快速变化成分的大小(RMSSD)、相邻RR间期相差50 ms的个数占总心跳数的百分比(PNN50)的测试结果则较低低于实验前,线性指标、频域指标反映自主神经系统总活性的总功率(TP)、极低频率范围内的功率(VLF)、反映交感神经的活动性低频率范围内的功率(LF)、反映迷走神经活性的高频率范围内的功率(HF)、以及反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性的均衡情况的LF与HF之比(LF/HF)、反应交感神经活动的相对值的标化的LF功率(LF norm)、反应迷走神经活动的相对值的HF的功率(HF norm)的测试结果也同样显示实验后略低于实验前。研究结论:非线性指标的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强度武术操的干预,中学生自我调节不良情绪的能力提高了;不仅如此,强度武术操的锻炼也提高了中学生副交感神经的活动性,有效的改善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均衡性,也锻炼了对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影响规律,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后天性的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的发病危险。强度武术操与杨浦实验学校的自编广播体操同样有效的改善了自主神经交感神经的敏感性,但是从实验数据反馈的生物信息来看,强度武术操组反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衡活性的情况则更为良好。
【关键词】:强度 心率变异性 武术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96;G804.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前言9-11
- 1.1 研究背景9-11
-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11
- 2 文献综述11-16
- 2.1 运动强度的相关研究11-13
- 2.1.1 运动强度的定义11
- 2.1.2 运动强度控制的指标11-13
- 2.2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的相关研究13-15
- 2.2.1 心率变异性(HRV)的定义13
- 2.2.2 心率变异性(HRV)的分析方法13-14
- 2.2.3 心率变异性(HRV)在体育运动的应用14-15
- 2.3 广播体操的相关研究15
- 2.4 武术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研究15-16
- 2.5 综述总结与展望16
- 3 研究对象及方法16-24
- 3.1 研究对象16-18
- 3.1.1 研究对象选取16
- 3.1.2 研究设计及其分组16-18
- 3.2 研究方法18-24
- 3.2.1 文献资料法18
- 3.2.2 实验法18-23
- 3.2.3 数理统计法23-24
- 4 研究结果与讨论24-34
- 4.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24
- 4.2 实验前两组实验对象安静状态下的心率对比分析24
- 4.2.1 实验前广播体操组(a组)与强度武术操组(b组)的心率分布比较结果24
- 4.2.2 实验前广播体操组(a组)与强度武术操组(b组)的心率比较结果24
- 4.3 两组实验对象实现前后安静心率的对比分析24-26
- 4.3.1 广播体操组(a组)实验前后安静心率的对比分析24-25
- 4.3.2 强度武术操组(b组)实验前后安静心率的对比分析25-26
- 4.4 实验前两组实验对象线性指标的测试结果26-27
- 4.4.1 实验前广播体操组(a组)与强度武术操组(b组)时域指标的测试结果26
- 4.4.2 实验前广播体操组(a组)与强度武术操组(b组)频域指标的测试结果26-27
- 4.5 实验后两组实验对象线性指标的测试结果27-29
- 4.5.1 实验后广播体操组(a组)与强度武术操组(b组)时域指标的测试结果27-28
- 4.5.2 实验后广播体操组(a组)与强度武术操组(b组)频域指标的测试结果28-29
- 4.6 实验前后两组实验对象非线性指标的测试结果29
- 4.6.1 实验前广播体操组(a组)与强度武术操组(b组)非线性指标的测试结果29
- 4.6.2 实验后广播体操组(a组)与强度武术操组(b组)非线性指标的测试结果29
- 4.7 两组实验对象实验前后线性指标的测试结果29-33
- 4.7.1 广播体操组(a组)实验前后线性指标的测试结果29-30
- 4.7.2 广播体操组(a组)实验前后非线性指标的测试结果30-31
- 4.7.3 强度武术操组(b组)实验前后线性指标的测试结果31-32
- 4.7.4 强度武术操组(b组)实验前后非线性指标的测试结果32-33
- 4.8 广播体操与强度武术操两种运动项目心率频谱图测试结果33-34
- 5 结论与建议34-35
- 5.1 结论34
- 5.2 建议34-35
- 参考文献35-39
- 附件 139-41
- 附件 241-42
- 致谢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微;;大庆市中学武术操推广现状调查[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8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路知遥;庄洁;王健清;;武术操练习的能量消耗测定及12周练习对初中生体质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2 莫付文;;浅议准备活动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A];2013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金坛市河滨小学 史卫萍;武术操教学的实践与探索[N];江苏教育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张世威;嘿! 哈! 第一套武术操即将“打入”校园[N];本溪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刘联;中国功夫强壮少年体魄[N];珠海特区报;2009年
4 河东区教育局副局长 陈立华;加速推进素质教育战略进程 全面提升河东教育办学品位[N];天津教育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丽;山东省普通高校开展武术操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赵剑平;中小学武术操创编与教学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姬罕狄;西宁市中学武术操开展现状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3年
4 陈炎;南京市高中武术操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5 蔡龙;武术操作为小学课间操的必要性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4年
6 孙侃;苏州市区初级中学《武术操·英雄少年》开展现状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7 邓京京;强度武术操对中学生能量代谢效果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8 路知遥;武术操练习的能量消耗测定及12周练习对初中生体质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9 于世雷;长春市小学开展武术操的可行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s,
本文编号:9103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910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