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游戏对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1 12:11
本文关键词:电子游戏对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要】:电子游戏如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娱乐方式。在网络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席卷人们的生活,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其影响。而在这一信息技术快速更迭的时代中成长的儿童,也越来越多的受到电子游戏和网络的影响。除了电子游戏逐渐深入人民生活外,我国社会发展的特殊阶段也意味着儿童的社会道德观念正在悄然被改变。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与网络信息技术对我国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经济发展背景决定我国社会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时期,许多传统的社会文化与道德观念并没有在新一代儿童身上流传下来,而新型道德规范却在这一时期的儿童的思想观念中逐渐形成。儿童是我国社会的未来,也是撑起未来国家经济发展与祖国复兴重任的主体,其社会道德的塑造对我国未来的社会文明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本文对电子游戏对我国儿童道德社会化产生的影响提出疑问,并利用社会调查、文献阅读等方法,对新时代背景下儿童道德社会化的潜在变化做出探析。。
【关键词】:电子游戏 儿童 道德社会化 心理塑造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99;D66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7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目的10-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2.1 理论意义11
- 1.2.2 实践意义11-12
- 1.3 文献综述12-14
- 1.3.1 西方学者的研究现状及趋势12-13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4 研究设计14-17
- 1.4.1 研究方法14-15
- 1.4.2 研究思路15
- 1.4.3 研究框架15-16
- 1.4.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16-17
- 第2章 电子游戏与儿童道德社会化概述17-25
- 2.1 电子游戏的概述17-21
- 2.1.1 电子游戏的概念17
- 2.1.2 电子游戏的种类17-19
- 2.1.3 电子游戏的功能19-21
- 2.2 道德社会化的概述21-25
- 2.2.1 道德21-22
- 2.2.2 社会化22-23
- 2.2.3 道德社会化的内容23
- 2.2.4 道德社会化的意义23-25
- 第3章 儿童道德社会化的现状25-31
- 3.1 现状25-27
- 3.1.1 被试25
- 3.1.2 研究工具25
- 3.1.3 研究方法25-26
- 3.1.4 结果分析26-27
- 3.2 现状分析27-31
- 3.2.1 道德社会化中的道德情感分析27-28
- 3.2.2 道德社会化中的道德判断分析28-29
- 3.2.3 道德社会化中的道德行为分析29
- 3.2.4 讨论与结论29-31
- 第4章 电子游戏对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影响31-48
- 4.1 儿童在电子游戏中所表现的道德现状31-44
- 4.1.1 研究工具31
- 4.1.2 研究结果31-44
- 4.2 电子游戏对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影响44-48
- 4.2.1 电子游戏对儿童道德社会化的积极影响45-46
- 4.2.2 电子游戏对儿童道德社会化的消极影响46-48
- 第5章 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心理机制48-53
- 5.1 社会角色引导机制48-49
- 5.2 社会比较机制49-50
- 5.3 社会学习机制50-51
- 5.4 亚社会认同机制51-53
- 第6章 合理使用电子游戏,,为儿童道德社会化营造良好电子环境53-61
- 6.1 增强儿童自我道德意识,促进儿童道德社会化53
- 6.2 加强家庭监管,对电子游戏进行筛选,为儿童创建良好家庭德育环境53-55
- 6.3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发挥学校德育主阵地作用55-58
- 6.4 加强电子游戏市场监管力度,严防儿童受电子游戏“污染”58-61
- 参考文献61-64
- 附件一:《儿童道德社会化调查问卷》64-66
- 附件二:《电子游戏对儿童道德社会化影响问卷》66-69
- 致谢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茂水;道德教化:问题与对策[J];安徽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2 林燕;陈玉民;邓少柳;;网络传播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曹殿朕;;社会角色理论对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的解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陆宏彬;浅析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李寒梅;潘洁;;大众文化对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影响[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郭金山,车文博;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02期
7 李文道;邹泓;赵霞;;大学生同一性与职业探索、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2期
8 郭金山;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解析[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9 雷雳,陈猛;互联网使用与青少年自我认同的生态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猛;互联网使用、自我认同与青少年心理健康[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胡海龙;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攻击性倾向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才源源;青少年网络游戏者的心理需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533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953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