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南昌市健身俱乐部瑜伽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02 19:30

  本文关键词:南昌市健身俱乐部瑜伽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南昌市 健身俱乐部 瑜伽运动 现状调查 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消费水平大幅提高,生活质量也进一步提升。但面对来自自身和外界的压力,人们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宣泄方式,来减轻压力,而体育活动恰恰符合人们的要求。体育健身产业作为一个后起之秀,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已慢慢的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变成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也越来越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来参与体育活动,而瑜伽作为健身行业的“后起之秀”,也慢慢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和访谈法等,通过走访参与瑜伽活动的人群,进一步了解南昌市瑜伽课的开展现状及影响南昌市瑜伽活动发展的因素,并为南昌市瑜伽活动的开展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瑜伽教练向年轻化趋势发展,且男、女教练员人数分布不均衡,一定程度上制约瑜伽在南昌市的推广。2、瑜伽教练员学历已本科为主,对工作和生活充满激情,但是从业年限较短,在教学方面存在着不足。3、瑜伽教练员的工作方式可分为专、兼职,且兼职教练人数众多。4、南昌市多数瑜伽教练参加过专业的培训,但工作之后参加培训的频率大幅度降低。5、参加瑜伽锻炼的男、女会员人数相差甚大。6、瑜伽会员对健身俱乐部的现状比较认可,但其中有些问题严重制约会员参加瑜伽锻炼的热情。7、通过调查发现,南昌市瑜伽的宣传力度不够,有待加强。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制定的建议:(1)加强瑜伽教练的培训,提高瑜伽教练的教学能力。(2)完善俱乐部瑜伽场馆设施,合理安排瑜伽课程。(3)加强市场管理机制,完善瑜伽教练培训机构。
【关键词】:南昌市 健身俱乐部 瑜伽运动 现状调查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31.3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s3-7
  • 1 前言7-9
  • 1.1 选题依据7-8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8-9
  • 2 国内外现状9-14
  • 2.1 瑜伽的含义、起源与发展9-10
  • 2.1.1 瑜伽的含义9
  • 2.1.2 瑜伽的起源与发展9-10
  • 2.2 国内文献综述10-12
  • 2.2.1 关于瑜伽功能方面的研究10-11
  • 2.2.2 关于瑜伽在我国传播现状的研究11-12
  • 2.2.3 关于瑜伽在我国市场推广的研究12
  • 2.2.4 关于瑜伽发展现状的研究12
  • 2.3 国外的研究现状12-14
  •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4-17
  • 3.1 研究对象14
  • 3.2 研究方法14-17
  • 3.2.1 文献资料法14-15
  • 3.2.2 问卷调查法15
  • 3.2.3 访谈法15-16
  • 3.2.4 数理统计法16
  • 3.2.5 逻辑分析法16-17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17-43
  • 4.1 南昌市健身俱乐部瑜伽运动开展的调查与分析17-19
  • 4.1.1 南昌市健身俱乐部瑜伽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17-18
  • 4.1.2 南昌市健身房瑜伽课程开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18
  • 4.1.3 南昌市瑜伽行业开展状况的前景预测18-19
  • 4.2 南昌市部分健身俱乐部瑜伽教练的基本现状分析19-29
  • 4.2.1 瑜伽教练的性别和年龄结构分析20-21
  • 4.2.2 瑜伽教练员的学历和从业年限的调查与分析21-23
  • 4.2.3 瑜伽教练员专、兼职现状的调查与分析23-26
  • 4.2.4 瑜伽专职教练的工作原因、周时与月收入26-27
  • 4.2.5 瑜伽教练员培训情况的调查与分析27-28
  • 4.2.6 瑜伽教练获取瑜伽知识途径的调查与分析28-29
  • 4.3 对南昌市瑜伽运动会员的调查与分析29-37
  • 4.3.1 南昌市瑜伽会员基本状况的调查与分析29-31
  • 4.3.2 南昌市瑜伽会员对瑜伽现状的调查与分析31-33
  • 4.3.3 南昌市瑜伽会员锻炼目的的调查与分析33
  • 4.3.4 南昌市瑜伽会员锻炼年限、时间、次数的调查与分析33-34
  • 4.3.5 南昌市瑜伽会员对俱乐部满意程度的调查与分析34-36
  • 4.3.6 南昌市瑜伽会员锻炼效果的研究与分析36-37
  • 4.4 南昌市健身俱乐部开展瑜伽运动存在的问题37-39
  • 4.4.1 制约南昌市健身俱乐部瑜伽运动开展的外部因素38
  • 4.4.2 制约南昌市健身俱乐部瑜伽运动开展的内部因素38-39
  • 4.5 针对完善南昌市健身俱乐部瑜伽运动的对策39-43
  • 4.5.1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39-40
  • 4.5.2 完善俱乐部设施,合理制定课程40-41
  • 4.5.3 加强瑜伽师资队伍建设41-42
  • 4.5.4 准确市场定位,,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42-43
  • 5 结论43-44
  • 5.1 结论43-44
  • 参考文献44-46
  • 附录46-52
  • 附录一46-49
  • 附录二49-51
  • 附录三51-52
  • 致谢52-53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剑峰,高绪秀;21世纪初天津等四城市健身俱乐部发展方向构想[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曹岩;体育与健身俱乐部的运作特色[J];体育文化导刊;2003年01期

3 宁波体育局、体育总会、宁波大学体育学院联合课题组;宁波市健身俱乐部经营现状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年02期

4 王永红,程向阳;南京市健身俱乐部经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卓志伟;对我国健身俱乐部管理状况及未来管理模式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崔耕;服务大众 科学健身——访郑州澳瑞特健身俱乐部总经理徐杨[J];中州今古;2004年05期

7 ;内蒙古世奥健身俱乐部——预约健康与自信[J];实践(党的教育版);2004年10期

8 曲辉;陈家鸣;;对沈阳市健身俱乐部经营状况的调查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5年06期

9 施明雅;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现状与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1期

10 张建会,刘振江;对石家庄市健身俱乐部经营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青;;商业健身俱乐部市场需求的研究[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曹国林;崔光国;张铁峰;刘晓鹏;;沈阳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会员消费行为的调查与分析[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荆俊昌;曹亚东;王浩文;;商业健身俱乐部会籍顾问激励问题研究[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门传胜;赵大宁;李丽;;辽宁省连锁经营性健身俱乐部产品定位研究[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俞爱玲;;我国健身俱乐部经营中关系营销策略的研究[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6 何霞;王子朴;;对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品牌战略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7 刘佳;罗普磷;;西安市健身俱乐部发展现状及预测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8 钟薇;韩亚辉;;论商业健身俱乐部社会责任的承担[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9 王璐;;体验营销在商业健身俱乐部运用的模式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10 吕青;;北京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的运营管理[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宋明恢 袁征 郑铁峰 李健;当心健身俱乐部消费有陷阱[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2 綦悠悠;黑龙江联通成立联通客户健身俱乐部[N];人民邮电;2007年

3 本报记者 常洪涛;鹰城健身俱乐部路在何方[N];平顶山日报;2008年

4 李子俊;健身俱乐部激战南京[N];市场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王静;健身俱乐部倒闭不能仅找金融危机借口[N];中国体育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刘云珠;市民健身俱乐部为何门庭冷落?[N];延边日报;2009年

7 记者 刘涛;管道局职工健身俱乐部启用[N];石油管道报;2009年

8 记者 张良;健身俱乐部自己需先“健身”[N];济南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刘静 通讯员 杨文生;健身俱乐部走进新农村[N];莱芜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方素菊;健身俱乐部上演“会员争夺战”[N];河北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小芬;对商业健身俱乐部体验营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2 刘平江;我国连锁商业健身俱乐部经营与管理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3 夏冰月;基于作业基础管理的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战略成本管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4 薄雪松;论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品牌建设[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5 郑玉霞;北京市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行为与营销策略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春华;北京市商业健身俱乐部营销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

2 司国栋;青岛市健身俱乐部资本结构及其运营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3 李一村;苏州市大型健身俱乐部服务质量调查与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4 仝小棠;北京市健身俱乐部会员满意度的现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5 付秀玲;北京市高档商业健身俱乐部会员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6 马盈盈;合肥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与营销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7 张新新;郑州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8 徐立娟;哈尔滨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曾小娥;邵阳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10 梅跃长;武汉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服务质量测评及提升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961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961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b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