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居高原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赛前一年备战阶段的训练研究
本文关键词:世居高原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赛前一年备战阶段的训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世居高原 青少年 中长跑运动员 赛前备战 训练研究
【摘要】:本文以甘孜藏族自治州重点业余体校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为备战四川省十二届运动会进行了赛前一年备战各阶段训练研究。在赛前一年的备战训练中,根据世居高原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特点及甘孜州特殊海拔高度和地理环境的实际情况,对赛前备战阶段进行了划分,采用了高原—平原、高原—亚高原—平原多种不同海拔高度交替进行训练的模式,重新组合和构建了训练方法与手段,使训练更加合理有效。通过一年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世居高原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耐力素质较好,长距离持续跑的能力突出,疲劳恢复较快,意志力顽强具有吃苦耐力的精神。但长时间低强度有氧训练会阻碍运动员保持“高速度”持续跑能力的提升,不利于运动员专项成绩的提高,因此世居高原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应重视高原有氧耐力训练的强度比重,2、速度素质是影响世居高原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专项成绩提高的决定因素,运用多种不同距离速度素质方式进行训练,提高运动员的速度素质水平是世居高原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今后训练的主要方向。3、在高原—平原阶段的专项测试中,运动员下高原后的前三天出现了运动成绩的高峰,但是在第四天后运动员出现了较明显的“低原反应”,专项成绩起伏较大,因此世居高原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平原参赛最佳时机应在下高原后三天内完成比赛。4、甘孜体校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赛前强化训练阶段,尝试了高原—亚高原—平原模式的训练,赛前亚高原训练可做为世居高原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平原参赛前的有效过渡平台。5、重视世居高原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比赛中运动员胆怯、自信心不强等心理,亦是导致参赛失利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世居高原 青少年 中长跑运动员 赛前备战 训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2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前言10-12
- 1.1 研究依据10-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12-16
- 2.1 国内对世居高原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训练手段与方法的研究现状及综述12-15
- 2.1.1 国内对中长跑运动员训练手段与方法的研究综述12-13
- 2.1.2 国内对世居高原中长跑训练手段与方法的研究综述13-14
- 2.1.3 国内对世居高原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训练手段与方法研究综述14-15
- 2.2 国外对世居高原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训练手段与方法的研究现状及综述15-16
- 2.2.1 国外对中长跑项目训练方法与手段的研究综述15
- 2.2.2 国外对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训练手段与方法研究综述15-16
- 2.2.3 国外对世居高原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研究综述16
- 3 研究对象及方法16-18
- 3.1 研究对象16
- 3.2 研究地点16-17
- 3.3 研究方法17-18
- 3.3.1 文献研究17
- 3.3.2 专家咨询17
- 3.3.3 个案研究和实验研究17
- 3.3.4 数理统计法17
- 3.3.5 访谈法17-18
- 4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18-20
- 4.1 甘孜藏族自治州重点业余体校简介18
- 4.1.1 甘孜州体校办学特色18
- 4.1.2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特点18
- 4.2 甘孜州体校中长跑队相关情况简介18-19
- 4.2.1 运动员基本情况18-19
- 4.2.2 参赛类别、年龄和比赛项目19
- 4.2.3 训练时间19
- 4.3 本文中相关概念的界定19-20
- 4.3.1 高原与亚高原概念界定19-20
- 4.3.2 训练方法与训练手段概念界定20
- 5 赛前一年备战各训练阶段的划分20-21
- 5.1 赛前一年备战时间的确定20
- 5.2 赛前一年备战各阶段划分20-21
- 5.3 赛前一年备战各阶段具体时间划分21
- 6 赛前一年备战各阶段实验研究21-41
- 6.1 甘孜州体校中长跑队日常训练情况21-23
- 6.1.1 甘孜体校中长跑队运动员体技能状况21
- 6.1.2 日常周训练内容结构21-22
- 6.1.3 训练手段与方法运用22-23
- 6.1.4 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23
- 6.2 冬训高原期阶段训练手段与方法研究23-29
- 6.2.1 冬训高原期阶段训练的主要任务23
- 6.2.2 冬训高原期阶段周训练计划的制定23-24
- 6.2.3 周训练计划主要内容24-25
- 6.2.4 训练手段与方法的具体应用情况25-28
- 6.2.5 冬训高原期阶段训练的效果与评价28-29
- 6.3 冬训平原期阶段训练手段与方法研究29-33
- 6.3.1 冬训平原期阶段训练主要任务29
- 6.3.2 下高原后运动员的表现情况29
- 6.3.3 冬训平原期阶段周训练主要内容29-31
- 6.3.4 训练手段与方法的具体应用31-33
- 6.3.5 冬训平原期阶段训练的效果与评价33
- 6.4 春训高原期阶段训练手段与方法研究33-35
- 6.4.1 春训高原期阶段训练的主要任务33-34
- 6.4.2 春训高原期阶段训练手段与方法运用34-35
- 6.4.3 为亚高原训练做好准备35
- 6.5 赛前强化期亚高原阶段训练手段与方法研究35-39
- 6.5.1 赛前强化期训练理论依据35-36
- 6.5.2 亚高原训练理论依据36
- 6.5.3 赛前亚高原强化期阶段训练的主要任务36-37
- 6.5.4 赛前亚高原强化期阶段训练具体安排37-38
- 6.5.5 赛前亚高原强化期阶段训练效果与评价38-39
- 6.6 平原调整期阶段训练手段与方法研究39-41
- 6.6.1 平原做为调整期阶段训练的原因分析39
- 6.6.2 平原调整期阶段训练的主要任务39
- 6.6.3 平原调整期阶段训练具体安排39-40
- 6.6.4 平原调整期阶段心理与战术训练手段与方法40-41
- 7 实验结果与分析41-48
- 7.1 运动员省运会资格赛与省运会比赛成绩对比分析41-42
- 7.2 不同海拔高度专项成绩对比与分析42-47
- 7.2.1 冬训高原期与平原期专项成绩对比42-43
- 7.2.2 冬训高原期与平原期专项成绩对比分析43-45
- 7.2.3 平原期与亚高原期专项成绩对比45-46
- 7.2.4 平原期与亚高原期专项成绩对比分析46-47
- 7.3 个案分析47-48
- 7.3.1 运动员成绩提高较大的案例分析47
- 7.3.2 世居亚高原对赵*专项运动能力影响分析47-48
- 8 结论和建议48-49
- 8.1 结论48
- 8.2 建议48-49
- 9 研究总结与展望49-51
- 10 主要参考文献51-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翔;浅析上海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大运动量后的放松整理存在的不足[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年07期
2 黄永怀;浅谈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性过度疲劳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J];田径;2005年11期
3 章翔;许贵权;;中长跑运动员身体形态和机能的评价指标[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宋淑华;高春刚;翟波宇;;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定量负荷下心肺功能特点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28期
5 冯学强;;中小学生中长跑运动员多年训练的基本模式[J];田径;2013年04期
6 冯西阳;;浅析中长跑运动员战术的合理安排及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3年18期
7 ;长途训练对马拉松、中长跑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J];体育科技资料;1975年21期
8 丰冈示朗;顾嵘;;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的生理学特征(一)[J];体育科研;1983年10期
9 勃特·格雷特;朱文雄;;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的体重、营养及运动量问题[J];体育科研;1985年11期
10 J.w阿福德;;现代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问题[J];贵州体育科技;198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刚;包呼格吉乐图;;运动训练对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铁代谢的影响[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2 张肃;徐占荣;高淑杰;张辽沙;王秋菊;;中长跑运动员神经内分泌改变与免疫机能相关性研究——以中长跑运动项目为例[A];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3 郭广宏;;青少年女性中长跑运动员集训前后机体变化及调控[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郭健;;浅析吉林省体校中长跑运动员比赛战术应用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六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5 林正兰;;对大学生中长跑运动员全年训练分期的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3年
6 熊开宇;潘少奎;;青年中长跑运动员主要生理机能的研究[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7 刘瑾彦;陈佩杰;;中长跑运动员胃肠菌群分布特征的微生态学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8 李闻捷;李国强;徐玉莲;惠小阳;张建荣;孙鸿雁;;中长跑运动员心肌损伤监控研究[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9 金银龙;李志刚;;中长跑运动员杨维泽的业余训练[A];甘肃省第十一届运动会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徐守森;;中长跑运动员赛前竞赛焦虑状态的专项、级别、性别差异[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中文;王军霞:跑出自信人生[N];人民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晓涛;世居高原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赛前一年备战阶段的训练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5年
2 汪洋;甘肃省体工队男子中长跑运动员竞赛期训练监控途径与方法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赵华;甘肃省体工队女子中长跑运动员身体形态、机能和心理能力的诊断与评价[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宋辉;对湖南省专业队女子中长跑运动员赛前训练负荷生理生化的监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华;优秀中长跑运动员途中跑的步态和足底压力分布特征的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07年
6 王莉;对我国六名高水平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竞赛期专项训练负荷变化的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7 姚庆昊;第十一届全运会山东省男子中长跑运动员战术分析[D];山东体育学院;2011年
8 刘冰;优秀中长跑运动员训练中心率监控的实际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9 赵莹;高压氧对中长跑运动员心率变异性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10 宋伟;不同赛前训练方法对高校男子中长跑运动员耐力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72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972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