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本文关键词: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摘要】: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世界各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是教育改革重心的转向,它使教师的工作方式由传统的孤立式发展转向合作式发展,并且仅凭传统的外部行政力量无法有效地促进教师自主专业发展,而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其在重构教师教学理念、丰富教师教学智慧及促进教师专业提升方面效果显著。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外语教研部;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学习共同体 教师 专业发展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我国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09YJA740036)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国之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决定着学校及国家的教育质量,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败。因此,“我们无论怎样强调教学质量亦即教师质量的重要性都不会过分”[1],在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就其竞争实质而言,都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丽华,吴文胜;教师的专业成长组织:教师协作学习共同体[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2 王京华;杨馥卿;韩红梅;;合作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李丽娟;王京华;李瑞;;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的建设模式与路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赵健;从学习创新到教学组织创新——试论学习共同体研究的理论背景、分析框架与教学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Z1期
5 ;钱伟长院士论教学与科研关系[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贺菲;构建协作式文化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军;李明;;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对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陈克军;;创新高职生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陆广品;教育产业与现代产业化社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阮成武;;中国教师现代化的路径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段兆兵;;双向适应:渐进式课程改革的可行性路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胡靖;;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学校德育观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毛国红;;学改论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王红;;近五年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回溯[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郭建鹏;哈宏军;;浅析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与对策[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10 陈修梅;;新课改背景下初任教师专业素养的调查与反思[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宇峰;隋君;;信息素养构成要素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周洪宇;;中国教育百年改革的经验教训[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3 邓玉文;;教育追求的解放——由《被压迫者教育学》引发的思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张锦高;;地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实践与思考[A];改革开放与地质教育的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长吉;常亚慧;;试论西方教学价值观念的主要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杨曙光;;论职业教育中的优势教育导向[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7 吴宏超;;调节教育供求矛盾的新视角[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慧迎;;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设计初探[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9 张金陵;;利用科普教育基地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思考[A];探索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十九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周雯;;职业学校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韦立君;美国公立高中能力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江广和;西北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困境与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翠冉;黑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Ⅰ课程实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玉洋;大学生德育社会化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凤阳;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探究式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杨;研究性学习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夏伟;广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非学历培训的研究与对策[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石杰;广西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构建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张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衡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唐宝盛;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韩雪;中文作文教学病拷问[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李瑞;韩红梅;王京华;;合作学习校本培训与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实验研究[J];成人教育;2008年12期
3 饶从满,王春光;反思型教师与教师教育运动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05期
4 金美福;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养成教育及实施策略研究[J];东疆学刊;1998年02期
5 王伯康,周耀威;塑造教师新形象——教师成为研究者之必要性、可能性及途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6 熊川武;;论反思性教育实践[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7 周燕;;中国高校英语教师发展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年03期
8 杨馥卿;王京华;王兰;;网络环境下的反思性教学[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王京华;杨馥卿;韩红梅;;合作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孙丽娜;贺立军;;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改革与教学团队建设[J];河北学刊;2007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裴新宁;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南中;彭飞霞;;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分享研究——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思考[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李渺;;经历即学习:教师的一种学习观[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年04期
3 顾小清;教师专业发展:在线学习共同体的作用[J];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4 赵健;;基于知识创新的学校组织发展——兼论学习共同体与学习型组织的异同[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02期
5 吕健伟;“志愿兵”与“过河卒”——谈教师的专业发展[J];教书育人;2004年09期
6 张志越;谈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6期
7 佟晓妍;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教师共同体初探[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8 姜树林;;新时代教师的专业素质及专业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15期
9 陈滔娜;;学习共同体与和谐课堂的创建[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向朝春;;教师如何建构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榕;王惠卿;陈晶晶;郑婷芳;;教师职业高原的量表编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张世东;;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浅谈民办学校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李光强;;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4 ;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CTF050102——254调整后的实施方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5 刘光余;;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马太效应”及其应对策略[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孙波;;学习共同体的学校[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李慧迎;;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设计初探[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8 赵金梅;;促进幼师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四条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9 ;增强教师培训实效性 促进教师自主成长[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10 吴浩明;;校长持续性专业发展模式的构建研究[A];教育领导研究(第一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宁志成 通讯员 刘卫锋 曹奕;教师高端培养让“骨干”走向名师[N];江苏教育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赵小雅;合作是教师重要的专业品性[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周建国;教师专业成长四步曲[N];中国教师报;2007年
4 胡小勇;专业发展 路在何方[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5 黄晓玲;农村教师,何时才能自己解放自己?[N];人民政协报;2006年
6 通讯员 崇教;崇明“新农村教师”培训项目启动[N];东方城乡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舒刊;辜伟节: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8 宜兴市官林中学 吴福平;以制度支撑教师专业发展[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9 福建省厦门市吕岭小学校长 林华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杨庆余邋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研究所所长;教师专业化发展凸显“三大误区”[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韩亚成;学校道德领导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邓涛;教师专业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振华;论教师成为教育知识的建构者[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任学印;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江卫华;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子秋;以校本课程领导促进学校改进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肖玉敏;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一俊;论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包蔼黎;迈向课堂学习共同体[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园园;教师博客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4 凌晨;基于Web2.0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支持平台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林杰;家校合作构建学习共同体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王冬梅;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任瑞仙;网络学习环境中的情感交流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8 孙福海;关于教师学习的理论与调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化东;应用BLOG构建教研共同体的探索[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励颖;面向中学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平台的设计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022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002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