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理论与道德判断的关系:毕生发展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心理理论与道德判断的关系:毕生发展的视角
【摘要】:心理理论与道德判断的关系是当代发展心理学与社会认知心理学考察的热点话题。当前的实证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紧密且复杂的关系。基于毕生发展的视角,本文系统回顾了心理理论与道德判断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并分析了该领域最新的实验范式,最后指出未来考察心理理论与道德判断关系的研究需要重视实验的内部效度,丰富研究对象的选择性并辅以纵向设计,寻找影响的共同因素及其神经机制,从而深入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单位】: 绍兴文理学院教育学院;浙江大学"985工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关键词】: 心理理论 道德判断 毕生发展 实验范式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NDJC172YB)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项目(BEA090062)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SCG104) 绍兴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SGJ13009)
【分类号】:B844.1
【正文快照】: 1引言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ToM)是社会认知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它在儿童早期出现并一直持续发展。狭义的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感知、知识、需要、意图、愿望、情绪、信念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1]。研究者普遍认为儿童在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仕范;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心理理论训练的研究综述[J];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2 赵红梅,苏彦捷;被同伴拒绝个体的心理理解[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6期
3 赵红梅,苏彦捷;心理理论与同伴接纳[J];应用心理学;2003年02期
4 徐芬,包雪华;儿童“心理理论”及其有关欺骗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2期
5 崔云,李红;语言与儿童心理理论关系的一种新观点[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1期
6 俞美英;;提高幼儿的心理理论能力[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07年04期
7 刘明,邓赐平,桑标;幼儿心理理论与社会行为发展关系的初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2期
8 陈英和,姚端维,郭向和;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3期
9 王益文,林崇德;“心理理论”的实验任务与研究趋向[J];心理学探新;2004年03期
10 桑标,任真,邓赐平;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与中心信息整合的关系探讨[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雪梅;陈利华;李红;;社会角色对心理理论推理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王异芳;苏彦捷;;个体失言理解的毕生发展[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赵婧;苏彦捷;;回忆过去和想象将来时谈及他人与心理理论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邓赐平;桑标;缪小春;;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一般认知基础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徐晓坤;王玲玲;钱星;王金晶;周晓林;;社会情绪的神经基础[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李妍;;试析ToM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李晶;刘希平;;对手推理水平的转变对心理理论推理水平发展趋势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苏彦捷;李红;张丽锦;;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机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覃婷立;苏彦捷;;从行为谈论到心理理解:亲子谈话和2-3岁儿童的心理理论[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吴南;张丽锦;;4、5岁儿童心理理论和语言关系的纵向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国华;心理学流派纷呈,该选择哪种疗法[N];健康报;2002年
2 阿宁;认识自我幸福生活[N];中国邮政报;2006年
3 刘烨 付秋芳 傅小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脑与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从相离到相依:理智与情感关系嬗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记者 金亮;“心”动力推动新生活[N];中国医药报;2001年
5 河山;“听话”的孩子多心理问题[N];大众卫生报;2003年
6 鞠楠;6个月大的婴儿已辨善恶明是非[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7 林杰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休谟的断头台”:因何向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玉玮;人际互动中心理理论的认知神经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元;3-5岁儿童自我调节各成分与其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婷;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的关系[D];西南大学;2010年
4 白琼英;青少年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5 姜月;幼儿自豪识别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秀丽;学前儿童欺骗发展的研究——从心理理论视角透析学前儿童欺骗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4年
7 丁芳;幼儿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关系研究——抑制控制的角度[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于松梅;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认知特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坤;幼儿反事实思维的发展及其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燕飞;场景、人物知觉与心理理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安静;“知识偏差”对心理理论的影响[D];宁波大学;2009年
3 严立;道德判断和厌恶判断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4 邓康乐;消极情绪对道德判断影响的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5 徐迪;道德事件类型与道德判断情景对大学生道德判断影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福华;欺骗任务训练对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3年
7 唐娟;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耿开迪;道德判断的时间不一致性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9 顾晨龙;述情障碍者心理理论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10 李艳霞;重要性及可能性对助人道德判断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138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013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