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歧视与新生代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与自尊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17-10-11 20:14

  本文关键词:歧视与新生代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与自尊的中介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歧视 新生代农民工 主观幸福感 社会支持 自尊


【摘要】:目的:考察社会支持、自尊在歧视与新生代农民工主观幸福感中的共同中介作用。方法:应用问卷调查法对来自北京、广州、福州三地的386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测查。结果:①受教育程度高的新生代农民工感知到的歧视要低于受教育程度低的新生代农民工;②在加入社会支持、自尊两个变量后,歧视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系数不再显著(β=-0.05),同时和单独考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时相比,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部分影响效用为自尊所中介。结论:歧视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路径为歧视→社会支持→自尊→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相比,自尊是更为核心的中介变量。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系;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关键词】歧视 新生代农民工 主观幸福感 社会支持 自尊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CSH028) 工信部基本科研业务费(30420110825)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1980年以后的农民工,亦称第二代农民工[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中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与日俱增。全国总工会2010年6月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为1亿人左右,在农民工群体中占据六成的比率,约为我国在城职工人数的一半[2,3]。国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J];江苏纺织;2010年08期

2 张居永;;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况与心理状况的调查与思考——基于珠三角地区767个调查样本的数据分析[J];岭南学刊;2012年01期

3 林晓娇;;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现状考察[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章洵;;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武汉市512名农民工为例[J];社会工作;2007年05期

5 胡美娟;彭文波;杨允;疏德明;刘电芝;;当代农民工感知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1年06期

6 孔风;王庭照;李彩娜;和娟;王瑾;游旭群;;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孤独及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研究[J];心理科学;2012年02期

7 蔺秀云;方晓义;刘杨;兰菁;;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J];心理学报;2009年10期

8 周莹;;青年与老一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代际比较研究——基于W市调查案例的实证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03期

9 高福海;李平;江雯;;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部分企业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2年01期

10 胡伟;王芳;马丽霞;林丹华;;歧视知觉、逆境评价和流动人口心理适应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丽民;;杭州市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快乐状况实证解析[J];财经论丛;2008年05期

2 王鹏;;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及其政策设计[J];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11期

3 张海波;;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幸福感——基于江苏省南京市394位新生代农民工的实证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01期

4 陈卉;邢赛春;;绍兴柯桥居民主观幸福感现状及探究[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2010年02期

5 黄陵东;;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以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的培训模式与机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冼丽君;韩烨敏;;农村人民主观幸福感的调查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7年10期

7 赖寒;;流动儿童面临的社会威胁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0年14期

8 房俊东;傅梅芳;;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感研究——基于6000余份新生代农民工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9 邹荣;陈旭;雷鹏;彭丽娟;;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元刻板印象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10 刘玉连;周芳苓;;贵州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与社会心理分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云娇;余艳萍;;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和罪错行为关系探析[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2 段志慧;石向实;向叶敏;;杭州新生代农民工自尊研究[A];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社会心理研究[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安春明;吉林省农村居民幸福感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雨停;区域生态补偿的农村人口城市化理论问题与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夫真;青少年早期抑郁的发展及其与家庭、同伴和个体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任海燕;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幸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苏昕;中国城市新移民的公民权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6 张旭晨;欠发达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问题与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7 王冬燕;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规则提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8 王克静;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谭瑜;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凤娟;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冠;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徐方坤;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社会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4 苏文;流动儿童城市角色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黄敏红;群体关系结构特征对流动儿童社会认同与城市适应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郭立场;新生代农民工边缘化问题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

7 颜振超;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若干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陈晓菁;家庭关系对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田蒙;回迁儿童的心理适应问题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1年

10 姜雅峰;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管理模式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奇;王锦;;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2期

2 蓝李焰,何水;城市农民工社会支持中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达1.4亿人[J];党政干部文摘;2008年01期

4 华金·阿朗戈,黄为葳;移民研究的评析[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1年03期

5 吴丹伟,刘红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罗楚亮;;城乡分割、就业状况与主观幸福感差异[J];经济学(季刊);2006年02期

7 董松玉,胡赤怡,高欢;深圳打工者精神病住院医疗状况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1期

8 李荔;社会歧视: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无形屏障[J];基础教育参考;2004年05期

9 李良进,风笑天;试论城市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系统[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熊辉;;群体偏见、污名化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J];民族论坛;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N];工人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欣;广东省某高校大学生自尊及其相关的若干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钊;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压力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2 杨玲,赵国军,陈保平;男性吸毒者吸毒行为与人格、自尊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03期

3 李艳红,崔亚军,赵小宁;下岗职工应激水平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5年05期

4 朱卫红,李向春,李建新;高低两类社会支持家庭初中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邵来成,高峰勤;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叶金辉;邹琴;;大学特困学生对社会支持的心理反应(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40期

7 马晓红;;大专生应对方式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朱海林;;下岗工人的总体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度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7期

9 余良;赵守盈;赵福艳;;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状况及其与人格的关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齐原;;高中生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与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淑芳;;老年患者的心理康复与社会支持[A];全国第五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2 孙淑敏;;社会支持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影响的对照研究[A];二零零六年度全国第五次护理专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谢晓丹;邵彩霞;;衢州市公安民警工作倦怠与社会支持的现状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刘春雷;;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沈永健;吕航;肖海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吴汉荣;肖海雁;;高中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系统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陈爱学;谢建平;苏雅芳;张盛杰;江爱玉;;海洛因依赖者社会支持与社会功能缺陷的相关分析[A];2006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马艳;;脑卒中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分析及相关护理对策[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贺葵;官德荣;;肾移植病人的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分析[A];全国神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赵霞;邹泓;;对社会支持的归因与初中生主观感知的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立;博物馆社会支持力市场培育开发的意义[N];中国文物报;2006年

2 焦兴奋;关于我区“塞上农民新居”建设的建议[N];华兴时报;2010年

3 ;甘肃鼓励社会支持文化建设[N];中国文化报;2003年

4 贺春兰;用开放的组织形态赢得广泛的社会支持[N];人民政协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刘声东;社会支持:这个不能没有[N];解放军报;2009年

6 天津中天职业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 李军;社会支持可以帮助“老知青”减压[N];健康报;2009年

7 华东师范大学 吴薇;引入社会支持 助力高校帮困育人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瑞金医院临床心理科 沈翔慧;怎样应对急性创伤应激障碍[N];上海科技报;2008年

9 ;感谢国际社会支持援助中国抗震救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10 记者 潘剑瑾;志愿者行动需要社会支持[N];中国老年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捷;城市低龄老年人的需要、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雷俊;肾移植患者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及相关炎性介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夏瑛;中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社会资本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谢日华;产后抑郁与社会支持、神经递质及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黎春娴;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及其对价值观影响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6 杨丽;完美主义、应激、应对、社会支持和抑郁的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7 赵丽丽;城市女性婚姻移民的社会适应和社会支持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8 宋剑锋;湖北省城乡居民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宁丽;社会环境与遗传交互作用对不同程度心理应激影响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10 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蕾;洪灾对受灾者心理行为的影响与社会支持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2 徐晓宁;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魏金明;福建省高校贫困生社会支持体系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4 律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络[D];吉林大学;2008年

5 雷生;高校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万煜;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及干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于靖;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莉;人口统计学因素及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白云玲;英语与非英语专业学生交际意愿对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10 金宏艳;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145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0145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0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