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师德“失范”现象折射出的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7-10-12 04:07

  本文关键词:师德“失范”现象折射出的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与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师德 “失范” 教师专业发展 困境 超越


【摘要】:师德"失范"现象折射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多重困境:专业情感困境——多重压力下的专业角色"迷茫";专业理念困境——"应试教育"下的教育理念的单向度生长;专业知识困境——学科依附下的知识体系建构科学性、系统性欠缺;专业能力困境——"应试教育能力"一枝独大与"育人"能力艰难发展;师德发展困境——低效的师德"他律"与放松的师德"自律"并存。消除师德"失范"现象的根本在于超越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创新培养、培训体系建设,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以专业知识、能力的完善;实施师德"气候"建设,推动教师教育情感养成和师德发展;构建"过程监控"体系,形成师德发展"保健机制";通过机制建设提升师德"他律"效果,推动师德"自律"进程。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师德 “失范” 教师专业发展 困境 超越
【基金】:江苏大学高级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建国以来我国教师教育实习演进研究》(12JDG134)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师德“失范”现象正在侵蚀着教师队伍的机体。关于师德“失范”的新闻报导,诸如“虐童”、“体罚”、“学术不端”、“第二职业”“性骚扰”……不一而足,屡屡见诸报端。若将上述现象界定为师德的“显性失范”,则与之对应的“隐性失范”也大量存在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巍;;对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左伟;;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加强高校师德建设[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3 任广洲;;浅谈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当班主任的优势[J];华章;2012年03期

4 盖晓芬;邹宏秋;;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构建高职院校新型师生关系[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邓洞天;;高职教师专业教学中道德引导行为的现状与原因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杨明;;教师亲和力浅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6期

7 胡晓萍;;论新时期高校教学秘书的素质要求[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方晓成;;新世纪班主任工作探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邓彦;周淼龙;;高校图书馆员师德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J];图书馆杂志;2008年05期

10 徐廷福;王益聪;;陶行知“艺友制”师范教育模式及其当代价值[J];韶关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葛玉瑶;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姚青;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及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杨浩;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4 庞雪;我国小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展声;马硕章;石郦;;在校本研究中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许泽腾;;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J];铜仁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陈振宁;;教师专业化要求下的师德建设[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2期

4 庞云兰;;论新形势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J];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慕容勋;韩永红;;论农村师德建设的合利益性[J];教育评论;2011年04期

6 卫幼华;;师德建设应注重“三个突出”与“三个结合”[J];现代教学;2008年05期

7 檀传宝;;当前师德建设应当特别关注的三大问题[J];中国教师;2007年02期

8 汪全尧;;学校师德建设的困境与超越[J];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文献;2007年01期

9 马勇琼;;教师专业化要求下的师德建设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07年17期

10 袁曦;;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师德建设[J];学理论;2010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学书;符丽萍;;校本研修一体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2 ;明确思路 夯实基础 扎实推进教师专业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3 ;构建研训教一体化教师培训体系 促进县域教师专业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4 ;夯基础 激活力 提素质 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5 孙昆峰;;关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对策[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6 ;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是新时期的立校之本[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7 李娟;;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与反思——以西北某县为例[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刘淑芬;;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重建[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9 许光勇;刘俊峰;郝景岐;;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10 张海燕;洪彦;张蕾;;学校研修策略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大根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由“积累”走向“转型”的教师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记者 夏禾;十六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N];苏州日报;2010年

3 杨柳青一中 安玉静;让生命成长走进教师专业发展历程[N];天津教育报;2010年

4 弓彩玲;复兴区着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N];邯郸日报;2009年

5 杨志行 徐德明整理;南开教育发展日新月异[N];天津教育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万鸿涛 王斗天 通讯员 陈伟文 陈冬平 陈有新;罗湖强势推进教师专业发展[N];深圳商报;2009年

7 河北省保定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王绍联;河北保定:将师德作为重要考核指标[N];中国教师报;2011年

8 见习记者 王亮;庆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推进教师专业发展[N];陇东报;2011年

9 记者 丁雷;为教师专业发展插上信息化“翅膀”[N];大连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马四新 李一 实习生 王艳丽;以师德建设为抓手 全面加强学校管理[N];周口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楠;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维度[D];西南大学;2012年

2 孙二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我认同[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静静;教师实践性知识及其生成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陆晓红;教师专业发展叙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飞;引领与自主:学校变革中的教师领导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文昊;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学习支持框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田莉;校本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纯;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黄笑冰;从新手教师到课程领导[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倩;民办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廖青;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师徒结对”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赵静;运用知识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艳;美国教师组织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张进;教学模式与教师专业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郝少平;实践生存论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D];西南大学;2010年

7 卢菲;中小学网络教师培训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白永然;理论与经验之间[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高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反思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燕华;运用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165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0165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7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