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有效管理研究生的学习与研究——电子档案袋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7-10-12 19:48

  本文关键词:有效管理研究生的学习与研究——电子档案袋的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电子档案袋 研究生教育 博客


【摘要】:电子档案袋是一种管理知识、展示成就和促进反思的有效工具,建设电子档案袋能够有效管理研究生的学习与研究过程,并促进他们的能力发展。本文根据研究生不同的学习与研究模式,设计不同用途的电子档案袋——研究生个人发展电子档案袋、项目研究电子档案袋、协作式学习与研究电子档案袋、主要成就和研究框架电子档案袋、导师电子档案袋。最后提出,研究生可以利用博客平台建设电子档案袋。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网络与信息化管理中心;
【关键词】电子档案袋 研究生教育 博客
【基金】: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专项课题“知识管理视角下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编号:201110608R17)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重任。然而,很多研究生不知道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不知道去哪里寻求学习资源,不知道科学地组织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也不会表达自己的学习成果。[1]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很多有关学习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卉;王陆;;基于教师电子档案袋的网络化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环境的设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2 王佑镁;网络学习环境中电子学档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3 屈社明;;美国大学生基于电子学档的学习[J];教育评论;2008年04期

4 赵蒙成;朱苏;;研究生学习力的特点与养成策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08期

5 周文辉;张爱秀;刘俊起;赵清华;周玉清;;我国高校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现状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楚永全;陈文婷;陈姗姗;;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比较分析与改进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12期

2 连红;;高校教师业务档案“滚动式”管理模式新探[J];档案学研究;2009年01期

3 孙鸿飞;刘洪沛;上官右黎;;电子学档在在线学习监控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2期

4 邵艳丽;孙丽娜;;基于电子学档的在线学习行为监控[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5期

5 王凤蕊;王文宏;;“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研究性学习支持平台的设计与开发[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6 王佑镁;;电子学档中同伴评价的实验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7 郭玉珍;李久贤;;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现状探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刘伟;闫春;;多方协同,提高计算机类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22期

9 周文辉;吴晓兵;李明磊;;关于导师与研究生学术交流的调查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10 段爱军;郭绪强;;中外研究生培养模式演化及启示[J];大学教育;2013年2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海燕;技术支持的教师教学反思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治勇;基于网络日志的师范生自主学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费菲;中医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量性和质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倩倩;网络学习平台中学习监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应光龙;研究生个性化科研引导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永兴;基于网络课程的“电子档案袋”学生多元发展评价平台构建[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滔滔;网络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5 余燕翔;远程学习电子学档的设计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谭莎;知识共享视角下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危文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内容体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倍敏;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校校园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郑爱英;应用于农村教育硕士培养中的电子学档设计[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文广;电子学档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孙晓梅;基于电子学档的网络学习智能评价系统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5期

2 陶艳红,胡维治;研究生学习动机与动力的剖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06期

3 张娟;贾绪云;;研究生学习中存在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年10期

4 杨向谊;知识管理在校本研修中的运用[J];现代教学;2005年10期

5 童富勇,黄文芳;试论教师专业素质及其发展[J];教育评论;2004年05期

6 张俐蓉;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实践[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7期

7 王佑镁;;电子学档:信息化教学的新思路[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10期

8 王陆;;大学支持下的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旭;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平台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薇;企业学习力及其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内部分较有影响力的教育博客[J];上海教育;2006年Z2期

2 刘一儒,胡三华;网上教研第一步:搭建教研平台[J];信息技术教育;2004年10期

3 周吉;浅谈博客在学校网络教育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05年09期

4 蒋敦杰;;成长博客:教师共同成长的摇篮[J];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03期

5 刘健;;教育博客群风起云涌[J];中国教育网络;2006年04期

6 林祖盼;;博客的创建[J];陕西教育;2006年11期

7 魏宏;;博客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8年06期

8 李跃进;;教育博客期待实现“四化”[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9年11期

9 张春芬;;博客,教师成长的助推器[J];教育科研论坛;2010年05期

10 胡兆玮;靳瑞芳;;“迷惘”的教师博客[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少聪;;校园博客,师生共同发展的有效平台[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2 罗俊锋;;整合远程网络教育资源 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3 杨梅;;研究生个性特征测评及其影响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张圣超;;博客应用于现代教育的探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郑小军;杨满福;黄春燕;;四结合的青少年博客家园的建构与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6 李志伟;;浅谈学生成长记录博客社区的构建与实践[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7 潘少聪;;校园博客,师生共同发展的有效平台[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8 马扬;;教室不会消失[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9 ;《教师信息技术“三位一体教学”研究》工作总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10 金鹏飞;;从一个案例谈教师心理暗示对学生考试心理的影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笛;青大教师用博客补充教学[N];青岛日报;2006年

2 铁铮邋廖行;师生“对话”是否因博客而改变[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记者  王彦;家访工作新渠道 教师家长进博客[N];黑龙江日报;2006年

4 唐鸿;川大老师开博客与学生谈“敏感话题”[N];中国商报;2007年

5 ;博客也要注重教师形象[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6 周元;海南教育博客火了[N];海南日报;2006年

7 朱新法;教育博客悄然热苏州[N];新华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朱新法;中小学生博客,堵还是疏[N];新华日报;2006年

9 施维良;教师也为博客狂[N];嘉兴日报;2007年

10 林小强;“博客教学”有新意[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静芬;语文网络教研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赵国宏;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聂竹明;从共享到共生的e-Learning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邓涛;教师专业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桦;科学教育共同体基于博客的协同学习[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危文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内容体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戴华群;批判反思型教师教育叙事方法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罗井健;高中教育中的blog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5 马丽娜;基于博客的教师专业生活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谢超;博客支持下的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丁璐;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丰友;基于博客的网络学档学习及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9 王维;基于博客的教师专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仇云龙;博客支持下的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205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0205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e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