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本文关键词:“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三个面向”教育思想 教育规律 教育现代化 当代价值
【摘要】:"三个面向"教育思想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长期发展的战略方针,是我们遵循教育规律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行动指南。坚持和自觉践行"三个面向"教育思想,在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进程中实现其当代价值。
【作者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
【关键词】: “三个面向”教育思想 教育规律 教育现代化 当代价值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三个面向”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个面向”教育思想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方向,把握了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我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克勤;;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行动纲领——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体会点滴[J];辽宁教育研究;1993年03期
2 程达;智昌;;试论第五个现代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86年06期
3 王乃信;为教育现代化打好基础[J];人民教育;1994年12期
4 ;教育现代化工程实施方案1994—2000[J];学校管理;1994年05期
5 李洪莹;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6 仝延龄;简论21世纪教育发展趋势[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7 杨小峻;对西藏教育现代化的思考[J];西藏研究;2002年04期
8 刘惠敏;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教育现代化[J];理论观察;2002年04期
9 乔华林;建立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激励机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10 吴晓兰;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J];决策探索;200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大春;;研究教育史有助于促成教育现代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2 朱鹏;;澳门现代教育发展三十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3 曹运耕;;体用之辨与中国教育的早期现代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阎立钦;;教育现代化是一个跨世纪的伟大使命[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5 田际明;;办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规律[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6 汪凯莉;;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教育现代化[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包国庆;;雷沛鸿的教育史学智慧[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邬志辉;;近代中国教育演进的线索与命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周济部长在《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起草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樊昕;孙培国;吴昭利;;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任苏民;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路径[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宿迁市委书记 张新实;为如期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努力奋斗[N];江苏教育报;2010年
3 苏军;二○一○年实现教育现代化[N];文汇报;2004年
4 本栏撰稿:新华社记者 刘丹 刘军;周济:教育现代化必须实现“三个突破”[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5 晏 扬;谨防教育现代化“看起来很美”[N];中国信息报;2005年
6 刘丽 赵小平 房超平;南山:教育现代化的排头兵[N];南方日报;2008年
7 记者 刘丽 通讯员 房超平 赵小平;深圳南山:广东教育现代化先进区[N];南方日报;2008年
8 记者 王剑锋 通讯员 赵小平;南山接受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评估[N];深圳特区报;2008年
9 迎江区教育局党委书记 局长 周先为;在新起点上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N];安庆日报;2010年
10 万海聪;2012年全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N];江苏教育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桂娟;俄罗斯教育现代化区域推进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邬志辉;从教育现代化到教育全球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赵鲁平;解读上海外语教育:历史与文化语境的嬗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姗姗;他者教育理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卢旭;教育的现代性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平海;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徐征;在摇摆中寻求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高艳贺;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包平;二十世纪中国农业教育变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10 吴东方;复杂性理论观照下的教育之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桂莲;论珠海市教育现代化的挑战与对策[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杨艳斌;教育现代化的文化反思[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3 张济洲;广西区域教育现代化推进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丽娟;黑龙江垦区教育现代化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5 金敬涛;教育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简占东;福建教会教育及其对福建教育现代化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马泽民;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启动[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8 宋军;试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传民;论青岛市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赵克进;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35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035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