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对方式在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应对方式在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摘要】:正情绪智力反映了人们在体验、识别、理解、调节和使用自我相关与他人相关情绪方面所存在的个体差异[1-2]。高水平的情绪智力作为一种保护性资源,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而低水平的情绪智力则意味着易损性,与心理痛苦密切相关[3-6]。已[7-9]
【作者单位】: 伊犁师范学院物理学院学工办;
【关键词】: 情绪 智力 精神卫生 学生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情绪智力反映了人们在体验、识别、理解、调节和使用自我相关与他人相关情绪方面所存在的个体差异[1-2]。高水平的情绪智力作为一种保护性资源,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而低水平的情绪智力则意味着易损性,与心理痛苦密切相关[3-6]。已有研究证实,情绪智力可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琴;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8期
2 丁凤琴;;国内大学生应对方式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11期
3 潘明军;钱兵;;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2年01期
4 岳颂华;张卫;黄红清;李董平;;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5 张杨;崔利军;栗克清;江琴普;孙秀丽;高良会;韩彦超;李建峰;刘永桥;严保平;吕华;杨保丽;;增补后的一般健康问卷在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金;;医学院贫困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蔡春岚;周晓琴;李和林;;男女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谢玉兰;廖全明;;升本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3期
4 陈喜凤;;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5 冯永强;;社会支持与残疾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J];残疾人研究;2011年03期
6 黄碧蓉;;关于高职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7 臧丹丹;赵华丹;俞菲菲;;中职生和普高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杨慧芳;;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侯艳芹;;从情绪智力的视角促进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高[J];法制与社会;2008年07期
10 尚久;;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研究的反思及未来走向[J];管理观察;2008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海娟;;贫困大学新生的人格特征与社会支持和应付方式的关系[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占玉珍;胡德同;;野外生存锻炼对大学生积极幸福感影响的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登浩;基层党政干部的人格特质、成就动机与幸福感[D];北京大学;2008年
2 田若飞;社会控制论视角下的教育与幸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坚;代际工作价值观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曜;社会支持对自考生压力源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蓬;初中生睡眠质量、心理健康和学习成绩现状及其相互关系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锋;青少年体育锻炼中主观幸福感与运动习惯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倩;自我分化、应对方式及婚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翁天英;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应对方式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1年
6 李岚;初中生乐观人格特质初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温义媛;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其社会适应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爱芬;大学生的幽默风格及其与认知风格、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姚润琴;武汉地区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适应与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郑志萍;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瑛;重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重庆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2 龙晓东,廖湘蓉,邓治文;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3 黄立清,邢占军;国外有关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4 谢琴;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校别、性别及焦虑水平差异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邢建辉,谷朋超,杨学文;体育院系大学生应激应付策略的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严标宾,郑雪,邱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7 王宇中,赵山明,施学忠,张小莉;大学生成套应对方式问卷的编制[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6期
8 王云霞,万明钢;应对理论的回顾与展望[J];河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孙桂月,冯向先;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医学生的心理健康[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年02期
10 曾荣侠;大学新生应付方式和抑郁情绪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小燕;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的编制与实测[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芳;马迎华;程爱李;何雪平;罗晓东;;高安市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家庭功能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4期
2 关素珍;刘向阳;刘继文;郑平;葛华;;大学生自杀态度与家庭因素关系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1期
3 万爱兰;郭明;袁也丰;卢和丽;杨丽霞;;南昌市950名初中生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1期
4 沃建中,刘彩梅,曹凌雁;中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特点(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20期
5 胡萍;王志中;;留守与非留守高中生社会支持的比较研究[J];校园心理;2009年05期
6 潘满英;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干预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7期
7 曹志友;欧阳瑾;王冬梅;金光;;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健康教育策略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08期
8 方敏,赵俊红;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7期
9 任俊,高晓东,王涛;校园生活事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10期
10 陈瑜;张小远;;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鸣鸣;张野;;浅述无意识情绪调节的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王莉;陈会昌;陈欣银;;情绪调节在儿童发展中的意义[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黄敏儿;郭德俊;;情绪调节过程:生理反应、主观感受及表情行为的变化[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4 胡婷;王争艳;;依恋与情绪调节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杨健身;徐美英;黄一民;张锡坤;吴君壁;宋秀兰;;儿童精神卫生偏异的发生率以及在家庭教育中如何防治的初步探讨[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6 魏义梅;;大学生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邓玉琴;孟长治;刘兴华;;关于觉知训练情绪调节效果的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黄大庆;陈英和;;认知情绪调节问卷的初步修订[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黄敏儿;王筠榕;曹敏莹;袁俏芸;王玲芝;;不健康的情绪调节习惯:来自抑郁、药物成瘾和网络成瘾的研究依据[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程族桁;;我国情绪调节研究内容与方式的变迁及展望[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友谊医院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 柏晓利;了解你的“心病”[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精神卫生不容忽视的公益角落[N];人民政协报;2003年
3 刘敏 记者 邓晓洪;外国专家助力我市灾后心理重建[N];成都日报;2008年
4 记者 张晴;关注精神卫生[N];中国妇女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王晓冬;抚平受伤的心灵[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杨咏梅;直面抑郁症[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钱峰;教普通人学会心理保健[N];健康报;2004年
8 小雪;心理健康应从少儿抓起[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北京回龙观医院 武雅学;医院新增“金融病”救心比救市更重要[N];北京日报;2008年
10 赵鑫 周仁来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扫描国际主要情绪调节研究中心(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学英;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结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文海;青少年情绪调节的ERP和fMRI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马伟娜;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对情绪反应的调整机制及其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庆霞;青少年恐惧情绪及调节发展的fMRI和EEG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5 方平;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发展特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振宏;青少年情感风格与攻击行为[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艺敏;我为什么不如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蒋长好;大中学生面部表情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吕静;脑力疲劳状态下注意特征及情绪变化的ERP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10 刘启刚;青少年情绪调节:结构、影响因素及对学校适应的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热生;学生抑郁症的心理机制及其干预的个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晓刚;青少年学生抑郁自评量表的初步编制[D];西南大学;2007年
3 嵇家俊;青少年情绪调节能力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肖颖;3-5岁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及情绪调节认知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卢玲;促进4-5岁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林小鹭;有意和自动情绪调节对抑制能力的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7 朱玲玲;情绪调节对负性情绪的影响:目标和时机的重要作用[D];宁波大学;2012年
8 邸莎;高一新生情绪调节的干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袁金秀;初二学生认知情绪调节能力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秦荣彩;4-6岁幼儿心脏迷走神经张力与情绪反应性和情绪调节能力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480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048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