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教师的角色
本文关键词:谈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教师的角色
更多相关文章: 信息技术 教师个人 学科课程整合 教师角色 意义建构 学生 信息资源 行为模式 新课程理念 协作学习
【摘要】:正所谓角色,就是个体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以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教师角色既代表教师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和身份,同时也包含着社会所期望于教师个人表现的行为模式,它既包含着社会、他人对教师的行为期待,也包含教师对自己应有行为的认识。人们对教师角色的认识与教师所在教育环境有关。也与教师、学生、同行的关系以及时代的要求有关。
【作者单位】: 重庆市合川大石中学;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师个人 学科课程整合 教师角色 意义建构 学生 信息资源 行为模式 新课程理念 协作学习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所谓角色,就是个体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以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教师角色既代表教师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和身份,同时也包含着社会所期望于教师个人表现的行为模式,它既包含着社会、他人对教师的行为期待,也包含教师对自己应有行为的认识。人们对教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课例”获奖名单[J];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05期
2 杜中一;;对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作用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3 王洁;;阳光总是灿烂的[J];山西电教;2006年04期
4 韩健梁;;风正一帆悬——2008大同市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教学能手评选活动走笔[J];山西电教;2008年03期
5 王志双;李建昌;;浅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角色的定位[J];才智;2009年07期
6 谌茂光;;浅谈信息技术时代教师角色的转换[J];才智;2010年22期
7 张冲;;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思考[J];山西电教;2007年04期
8 吴孝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角色的转变[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22期
9 韦文山;武慧丽;;角色定位:信息时代教师的困惑[J];信息系统工程;2010年05期
10 曹深;有效实施课程整合 注重落实四点转变[J];中小学电教;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廷萍;周翔;;论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2 陈瑞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理论与实践初探[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3 刘浩;;闪耀科技之光,跃动人性追求——浅谈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对教学的意义和要求[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明凯;;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5 樊勤攀;;论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6 黄建明;陈敬;;构建校外教育的信息化舞台[A];普适计算及其软件新技术——第三届长三角计算机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7 谢玉林;;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环境和教师地位[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赵国安;刘兴淼;宁帆;;实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研究——虚拟教学[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教师信息技术“三位一体教学”研究》工作总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10 李春鹏;张新奎;李为民;;信息化课堂教学“三原则”解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淑华;浅谈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角色的转变[N];莱芜日报;2009年
2 海口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康乔;民办校教师角色的转换[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毕翠霞 邹宗保;谈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N];淄博日报;2008年
4 记者 郭广智;让信息技术惠及下一代[N];黄南报;2009年
5 陕西省绥德中学 薛振和;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N];学知报;2010年
6 熊建 任成琦;信息技术:助推中西部教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7 康雅楠;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N];长治日报;2010年
8 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贵阳市教育局局长 李秉中;用信息技术为家长学生“减负”[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潘涌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全球境”意蕴:对教师角色的发展性重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信息技术》中的课程整合[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丹丹;基于LPSS的教师专业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胡小勇;问题化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伍正翔;批判与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倩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鞠玉翠;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吴支奎;课堂中的意义建构[D];西南大学;2009年
9 李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趋向[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娟;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压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中华;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效能差异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孟奕杉;中小学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模式及支撑软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周卫东;信息时代学习型教师组织的创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崔晓慧;信息技术环境下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6 孔鲲鹏;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自主学习环境的构建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蒋红霞;基于信息技术的化学概念图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8 段元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现策略[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红明;克什克腾旗教师进修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现状调查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玉新;基于知识管理的网上协作学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793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079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