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初中生学业拖延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4 14:00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学业拖延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初中生 学业拖延 学业效率


【摘要】:学业拖延现象普遍存在于初中生的学习活动中,本研究对成都市四所中学初一至初三的1095名学生进行团体问卷调查,分析初中生学业拖延的现状,比较了不同性别、年级以及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在学校住宿、是否是班干部等不同人口学变量学业拖延的差异。研究学业拖延问题,能有效指导学生矫正学业拖延行为,对提高学生的学业效率也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
【关键词】初中生 学业拖延 学业效率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一、引言“学业拖延”是指在学习活动中,没有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业任务或匆忙完成,主要表现为拖延者在完成学业任务时有不必要的延迟,这种延迟常给拖延者带来负面情绪。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初中生的学习生活中。初中阶段既是学生生理、心理急剧发展的阶段,又是学生学业承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红梅;;学习拖延行为及其教育干预[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10期

2 马明胜;拖沓习惯实证研究的回顾[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24期

3 张传花;司继伟;张宝成;;学习拖延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永兰;;大学生学习拖延实证研究述评[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易雯静;吴明霞;郭成;;有关学业拖延概念与测量的研究综述[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3 康婧;章军建;;拖沓心理与大五人格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10期

4 王娟;;大学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拖延原因比较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3期

5 杨杰;王娟;;浅谈中学生学习拖延行为的危害[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0年12期

6 潘利若;赵俊峰;姚梅林;王耀军;;中学生学业拖延与班级环境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9期

7 杨慧;谭丽清;龙博;许之屏;;体育院校学生考试舞弊与学习拖延现象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年S1期

8 樊琪;程佳莉;;学习惰性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8年06期

9 吴友莉;刘莹颖;蒋琦琳;;医学生学业拖延的行为特点、原因及干预[J];学习月刊;2011年20期

10 马明胜;;大学生拖沓习惯的成因及其干预[J];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福星;保险销售人员工作拖延与自尊、自我效能感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李晓丽;时间管理团体辅导对小学生学业拖延的干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静瑶;自我交通感及任务性质对学业拖延及自我设限关系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洋;大学生学习拖延及干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朱宁;大学生学业拖延现状与不同类型拖延群体的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马辉;大学生学业拖延、学习执行力状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保华;大学生学习拖延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甘良梅;大学生拖延与人格、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蒙茜;大学生拖沓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赵婉黎;大学生学业拖沓及其影响因素模型的初步建构[D];西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登峰,崔红;中西方人格结构的理论和实证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国燕;初中生学习拖延现状、原因及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荣根;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年05期

2 超子;初中生的厌学心理与童年情结[J];初中生之友;2005年17期

3 朱卫红,李向春,李建新;高低两类社会支持家庭初中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张娓;何丽;;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年02期

5 卢月强;马姝娟;李建伟;;初中生学业归因与考试焦虑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8期

6 孙全昌;;初中生课外阅读要处理好两个关系[J];文学教育(下);2007年04期

7 钱少月;王金华;;初中生自动思维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12期

8 吴天;;认个乞丐当弟弟[J];故事家;2008年07期

9 曾纯珍;;初中生自我隐瞒与述情障碍的关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年11期

10 杨智辉;王建平;;初中生心理控制源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金辉;邹琴;;初中生的自我和谐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相关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林明方;郭敏;欧阳锋;;海南男、女初中学生主观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王春莉;廖凤林;;初中生自我概念落差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岳盈盈;寇_g;;初中生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邱海龙;戴秀江;;初中生性健康教育实践与探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雷丹;;初中生负面身体自我与家庭影响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张雯;颜克段;;初中生获得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8 欧阳超;;浅谈当今网络环境下的初中生德育工作[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9 刘效贞;张影侠;司继伟;;初中生的数学估计表现及其与元认知能力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唐丽红;;谈谈我对初中生早恋的一些探讨[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薇;超六成初中生参加补课[N];解放日报;2007年

2 汪文汉;初中生为何惨死在车轮下[N];人民法院报;2003年

3 新华社记者 华卫列;一位初中生的困惑[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4 上高中学 陈清英;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水平[N];宜春日报;2008年

5 记者 龙超凡;千名初中生无学籍事件得到解决[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湖北省南漳县政协 李传友;2104名初中生为何辍学了[N];人民政协报;2001年

7 记者 胡孙华 通讯员 邹永宁;10.5万初中生明日中考[N];长江日报;2007年

8 ;刘宝敬:从初中生到高级技师[N];工人日报;2000年

9 睢县第一实验学校 刘艺华;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写作兴趣[N];学知报;2010年

10 记者 顾晓红;初中生体质优秀者仅1%[N];联合时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英敏;初中生羞怯的结构、特点及遗传与环境的影响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赵红霞;影响初中生学业成绩差异的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暴占光;初中生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群;第三种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吴家碧;台湾省苗栗县初中生休闲行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7 温暖;初中生升学指导系统的初步研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何倩;基于需求的初中生非法药物滥用预防干预模式效果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赵梅;婚姻冲突及其对青春期子女的影响[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晓红;初中生群体生活经验与社会认知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静;提高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策略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徐淑芹;初中课堂管理中的失范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晔;初中生道德学习的特点及德育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4 徐友鸣;初中生学习主体性发展的调查与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毛巍嶷;初中生自我评价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瑜;初中生的学习情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罗辉;初中生环境道德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8 卢荣梅;初中生的内隐自卑、羞怯与认知灵活性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韩荣涛;初中生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学业倦怠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10 李勉媛;初中生自尊的发展及其与师生关系、学业成绩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0890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0890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b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