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21世纪初期国际课程研究的主题及启示——基于国际SSCI《Curriculum Inquiry》期刊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26 02:26

  本文关键词:21世纪初期国际课程研究的主题及启示——基于国际SSCI《Curriculum Inquiry》期刊的实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国际课程研究 《课程探究》 主题 启示


【摘要】:国内学术界对国际课程研究主题目前没有引起高度关注。通过分析国际SSCI收录的权威学术期刊《课程探究》发表的学术研究性论文可以发现,国际课程研究的主题聚焦于:教学实践转化研究、思想理论探析、课程改革的批判反思、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主体研究五个层面。未来我国课程研究需要注意三点:第一,重视课程研究领域中的教学品质,将教与学的学术研究实践化;第二,课程研究视域有待于完善提升;第三,继续重视课程理论原创新、本土课程实践转化、课程变革批判反思、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相关主题深入拓展研究。
【作者单位】: 湛江师范学院;
【关键词】国际课程研究 《课程探究》 主题 启示
【基金】:2010年中央财政部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课程与教学论’重点学科建设” 湛江师范学院博士专项研究项目“全球化与本土化:课程与教学论问题的国际比较研究”(ZW2011)
【分类号】:G423.07
【正文快照】: 一、国际课程研究主题:课程研究领域的盲点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我国的课程论研究逐渐从教学论研究领域内独立出来,形成具有自身独特学科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的一门学科,先后陆续出版了有代表性的课程研究著作,如陈侠著的《课程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钟启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仕德;;课程衔接:亟待研究的课程视域[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25期

2 周仕德;;近十年国际课程研究的核心方法取向探析——以SSCI期刊《Curriculum Inquiry》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2012年11期

3 李广;马云鹏;;国际课程研究范式的多维转换[J];外国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仕德;;我国课程与教学论整合的本土化研究探微:1999~2012——基于对整合以来著作镜像的文本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年01期

2 徐柳明;;英语教育衔接问题的动态系统理论阐释[J];外国语言文学;2014年03期

3 冯宏义;;近年来美国提高高校毕业率的主要措施及对我国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01期

4 张民侠;;林学类课程与《森林案件现场勘查》课程衔接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37期

5 罗海英;;加强机制建设,促进大学与中学德育的有效衔接[J];教育探索;2012年02期

6 何珊云;;西方课程研究的空间转向及其政策意义[J];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18期

7 王锡娟;曾建明;;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衔接的反思与构建[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年02期

8 陈凌;;高职食品专业基础化学与高中化学课程衔接的探索[J];山东化工;2014年02期

9 李建设;;高中新课程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内容构建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年11期

10 曹雷雷;;中、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衔接方式的探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清;初中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课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何茜;美学取向课程探究[D];西南大学;2014年

3 焦炜;课程改革的政治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4 黎利云;张楚廷“五Ⅰ”课程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攀;农村教师课程理解的问题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2 谢书梅;初中与中职英语教学衔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马莉丽;中高职英语课程有机衔接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2年

4 马小刚;美国AP微积分课程项目简介及其启示[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5 逯铮;中高职旅游专业课程衔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厚;农林院校生命科学类贯通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7 吴艳辉;民族地区新课改运作机制之探索[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史红燕;中国—荷兰高中数学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谢金芮;初高中数学教材知识结构衔接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10 刘月;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冬青;;观察、参与、介入:教育学方法论的演变趋势[J];复旦教育论坛;2009年04期

2 黄忠敬;课程研究的基本范式及比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05期

3 黄甫全;新中国课程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1999年12期

4 赵晋全,黄忠敬;论课程的“科学研究”与“文化研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魏建培,李月华;人类学与课程研究的发展[J];泰山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张华;走向课程理解:西方课程理论新进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7期

7 黄忠敬;全球化语境下的课程文化观[J];现代教育论丛;2002年05期

8 冯俊;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转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夫尔;[N];中国教育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玉珍;初中化学课程结构的横向衔接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2 罗会知;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地理课程衔接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附录2 SCI与SSCI的部分管理科学期刊及其影响因子[J];管理科学学报;2000年04期

2 党生翠;美国标准能成为中国人文社科成果的最高评价标准吗?——以SSCI为例[J];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04期

3 严春友;质疑SSCI[J];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04期

4 石勇妮;;由SSCI想到的——兼谈语言与文化[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5 刘莉;刘念才;;我国大陆高校SSCI论文定量分析:1978-2007[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6 刘莉;刘念才;;1978-2007年我国大陆与我国台湾、韩国、日本高校SSCI论文的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7 ;我校1978-2007年SSCI论文数居“985工程”高校第二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我校教师论文首次被SSCI收录[J];宿州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9 汪寿阳,金碧辉;SCI、SSCI与管理科学期刊[J];管理科学学报;2000年04期

10 刘文娟,王会寨,卢石;SCI、SSCI收录我国体育科技论文的统计与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俊瑞;;基于SSCI会计杂志的国际会计学术研究评价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2 甘辉亮;朱燮良;吴慧;苏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及其收录医学期刊的概况[A];第5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栾春娟;侯海燕;;世界创新地图——SSCI创新主题文献计量与信息可视化[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陆宏弟;顾江;;上海、西安、台湾三所交通大学科研现状比较——基于SCI-E、SSCI数据库的定量分析[A];2011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集[C];2011年

5 佘世红;;百年世界广告研究的梳理和反思——基于1901年-2010年SSCI期刊广告文献的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潘黎;侯剑华;;21世纪以来国际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主题和研究前沿——基于8种SSCI高等教育学期刊2000-2011年文献共被引网络图谱的分析[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第四届中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周祝瑛;;SSCI下的台湾高教竞争力:以政大学术评鉴为例[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覃红霞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过度强调SSCI评价功能不利本土学术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记者 平萍;《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版)杂志被SCI和SSCI数据库同时收录[N];中国体育报;2014年

3 ;增强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N];新清华;2005年

4 诸大建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写论文要有精致的创新[N];解放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李文珍;理性看待SSCI、A&HCI热(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李文珍;理性看待SSCI、A&HCI热(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谭伟强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编辑;《中国评论》:五年进入SSCI[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记者 李大庆;我国社科研究成果需走向世界[N];科技日报;2005年

9 南京大学学报执行主编 朱剑;学术期刊的“国际化”之惑[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莉;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大陆SSCI论文定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余莉;SSCI收录我国社会科学文献的基本状况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泽蘅;我国SSCI国际合作文献特征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2 张荷;基于SSCI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状况的定量分析[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朱俊义;SSCI高新技术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方案优化设计[D];山东大学;2013年

4 林敏芳;SSCI传播学期刊的中国元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966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0966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f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