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倦怠现象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本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倦怠现象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摘要】:英语是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在高职院校当中,每个学生必须在毕业前上一至两年的英语课程。由于缺乏该学科的英语语境以及对英语各方面技能掌握的薄弱,英语学习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是非常乏味和困难一件事。因此,英语学习倦怠现象的出现与蔓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因此,对这一现象的探讨和分析是了解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倦怠的状况,并找出相应对策从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围绕这一问题,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在内蒙古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BTLVTC)展开针对英语学习倦怠现象的调查,旨在发现及分析该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议,具体涉及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态度及需求,课时安排,教学内容与教材的使用,教学方法及课程评价方式几方面。调查对象为即将结束英语课程和即将开始此课程的300名学生,以及教授英语课程5年以上的教师5名。作者采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两组调查对象对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期望的异同点。调查结果表明,,本校文理科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学习的倦怠现象。学生内在和外在因素都对倦怠现象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内在因素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缺失动机,从而形成倦怠。而英语课程设计没有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课时不足,教材难度大,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陈旧,评价方式单一,不能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也是倦怠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程设计的建议: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加强英语课程教学;加强师资培养;了解并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研发优秀教材;采用多样教学法;实施形成性评价方式。在英语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作者希望本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为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的相关研究带来启示或借鉴。但更为重要的是,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能引起教育界和学术界对高职英语教学研究的更多关注和重视。 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背景介绍。第二部分讨论了倦怠现象的定义,评价方式,起源,发展以及与英语学习的关系。第三部分作者介绍了对内蒙古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英语学习倦怠的调查方法。第四部分,作者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发现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第五部分,基于这一调查结果,并结合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英语课程的特点,作者就内蒙古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目前的英语课程设计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4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符晓朋;;论素质教育在中学英语课程中的实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2 蓝宇;曾小燕;;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2011年04期
3 张红娟;;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对策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年12期
4 薛乐芳;;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观[J];考试周刊;2011年37期
5 史秋宏;;如何进行初三英语学习[J];黑河教育;2011年07期
6 ;创新英语教学模式走进天津大学博士山东班[J];城色(风尚);2011年09期
7 李泉源;;论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2010年07期
8 郭双双;;初中英语高效预习的策略及其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2期
9 徐核燕;;尝试全新教学模式 突破英语学习瓶颈 45000名学生受益“核爆”实验[J];教育信息化;2006年22期
10 赵海娜;;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经历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慧;韩冰;许小冬;尹红蕾;;国家队运动员英语学习现状调查与对策[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王亚南;李华梅;郑爱明;;初中农民工子女英语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特点[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陶云;;中医学与英语的结合——恋爱还是包办?![A];浙江省第十七届农村医学暨乡镇卫生院管理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万莉;;英语为谁所用——从后殖民语境看英语大众化[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郭婕;;汉语语言迁移对英语学习的负面影响[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杨云珠;;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家庭英语学习环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7 田韩英;;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找出路[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张宇飞;;我看中小学英语衔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9 王燕;俞国良;;英语学习不良儿童的语音技能及其单词认知能力间关系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10 刘治红;;探究英语教学中如何防止分化现象[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 申桂存;突破英语学习瓶颈的利器[N];学知报;2010年
2 ;打造英语学习的“通天塔”[N];电脑报;2005年
3 中央民族大学 武海霞;简谈英语学习与文化交流[N];光明日报;2009年
4 河北 梁海利;把手机改造成英语学习机[N];电脑报;2003年
5 江苏省宿迁市文昌高级中学 高红珍;巧妙运用背诵 促进英语学习[N];学知报;2010年
6 江苏省通州市二甲中学 王洪达;英语学习四“着”[N];光明日报;2002年
7 韦一;共闯英语学习市场[N];中国质量报;2003年
8 哈尔滨市佳音英语学校 刘文静;如何培养少儿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N];今日信息报;2011年
9 临潼区西泉初级中学教师 王敏;改变“哑巴”教育 探寻英语学习的本意[N];陕西日报;2009年
10 四川省仁寿县杨柳初中 尹红梅;浅析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差生问题及教学对策[N];学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华俊;新疆维吾尔族“民考民”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2 徐芬;儿童汉语和英语语音意识的发展特点及其相互关系[D];浙江大学;2002年
3 程冰;英语学习中的辨音与发音关系及语音训练新方法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晶;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学习策略与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廖春红;内容依托教学模式中学科知识习得研究:一项基于法律英语课程的案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张会平;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概念迁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徐海;英语学习型词典典型词例的选取[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8 马欣;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元认知策略培训个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郭宝仙;英语课程组织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有诚;[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霞;高中生情感因素在英语学习中的影响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2 肖雪莲;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倦怠现象的现状、成因及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立键;高中生英语学习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4 韦理;英语学习中的输入与输出:中国环境下英语专业学生语言输入与输出现状调查[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强;合作学习与英语学习情感[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建国;论英语背诵教学的有效性[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卿素兰;中学英语素质教育三维促进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验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1年
8 翁国富;拼写错误与拼写教学的关系[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潘正凯;高职院校英语学习者动机衰退现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陈晨;高中生英语学习期望价值的实证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002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200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