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休谟道德理论的历史影响及其对我国道德教育之启示
本文关键词:谈休谟道德理论的历史影响及其对我国道德教育之启示
【摘要】:目前,大多数研究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研究比较深刻,而对于西方所推崇的一些道德理论的研究还不是太多,因而,通过对休谟的著作《道德原则研究》的探索,对其道德理论进行分析与阐述,有利于读者对休谟的道德理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2kyjj210)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科研基金(2012-30361)
【分类号】:G410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西方哲学史上,曾有过许多对后世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思想家。他们如漫漫长夜中熊熊燃烧的薪火,照耀着人类思想的进程。随着岁月的流逝,其中的一些熄灭了,另一些黯淡了,但也有一些虽在不同的时代里或明或暗,却始终如不灭的长灯,照耀着思想者们前进的方向,指引着思想者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霞;陈淑琼;;《道德原则研究》与休谟仁爱思想[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能为;;西方哲学视野中的“和谐”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邢华平;有限政府论之哲学基础探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赵含韫;社会互动视野中的新型师生关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汤燕;朱镜人;;约翰·穆勒功利主义教育观探微[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王凤玉;衡菲菲;;塔潘与吉尔曼大学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单中惠;;君主之鉴派与君主教育理论的发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张传文;黄邦汉;;儒家吏治伦理与现代吏治伦理的差异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黄英;;从自由到平等的正义理论——读罗尔斯的《正义论》有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9 杨全凤;;中等医学院校学生创新教学学习动力的研究[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吴从环;;改革后的中国国家社会关系[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永明;;以人为本理念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2 杨伟清;;社会公德:范围与特征[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3 戴茂堂;李家莲;;当今国内伦理学史研究的情感缺失[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虞崇胜;;WTO与新世纪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之路[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5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6 岳永杰;;论信息化时代下的伦理建设[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陆志远;;夸美纽斯适应自然教育原则的历史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吕洪波;郑金洲;;洛克并非形式训练说的代表人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冯建军;;人的主体地位的发现与教育理论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易红郡;;赫尔巴特的教育实验思想及实践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4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8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伟;我校“课内外一体化”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赵丹怡;解读约翰·密尔的自由观[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伟;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学习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宁伟用;株洲网络举报模式运行中的争议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5 郭俊彦;民意表达: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维度[D];湘潭大学;2010年
6 张小妹;“自然状态”范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王艳红;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王先林;自由与秩序[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詹国旗;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道德性[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王昕;《道德情操论》的行为合宜性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钦;同情与仁慈——休谟人性观管窥[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昊青;郑祥福;;马克思道德理论范式决疑[J];学术月刊;2013年02期
2 戚本芬;人性、文化传统与道德理论的合理性——美国后分析道德理论争论述评[J];兰州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3 唐能赋;试论马克思主义经济道德理论在中国的发展[J];天府新论;1999年05期
4 牟及灵;道德理论概念的学习形式与教学策略[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沈汪兵;;道德理论与测量的新进展[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翁金墩;魏道履;包连宗;蔡子文;;十年来道德理论若干主要问题评析[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0年03期
7 陆云彬;近年来道德理论几个重要问题讨论综述[J];宁夏社会科学;1991年03期
8 周薇,陈乐健;道德理论课的环节设置[J];思想教育研究;1996年01期
9 孙秀艳;迪尔凯姆的道德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05期
10 张俊洪;陈铿;;谈休谟道德理论的历史影响及其对我国道德教育之启示[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娟;;管子治国思想 绿色道德理论与实现中国梦[A];2014第九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能生;财产权利与伦理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2053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205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