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传统价值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
本文关键词:儒道传统价值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
【摘要】:儒道文化"达观、超然"的人生信条,"以和为贵"的处世态度,"安时处顺""宠辱不惊"的精神境界,"自强不息""反躬自省"的进取心态,能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极其重要的传统文化资源。
【作者单位】: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分类号】:G444
【正文快照】: 京100085)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运用西方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固然可行,而追溯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古为今用,从中发掘儒道思想学说中的心理修养因子,更有利于调节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大学德育工作的长足发展。一、激励大学生奉行“达观、超然”的人生信条在中国传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佳宾;孟凡平;;中西方心理测评融合比较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2 任其平;;梦的本质的心理学解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周震;;浅谈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借鉴中的文化自觉[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袁立庠;余子瑛;;论鲁豫访谈的传播技巧[J];今传媒;2011年09期
5 杨伟才;;中国人的尚“和”心理及其当代价值[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李宏伟;刘永峰;;中庸和谐文化心理对修辞格构建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李宏伟;高原;;具象直观文化心理对汉语修辞格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汪晓萍;;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作用机制探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9 姜永志;阿拉坦巴根;;对多元特质自尊量表的信度效度的检验与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刘国辉;;英汉方位词“东西南北”的应用模式及其文化认知取向对比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武红霞;王玲娟;;从汉语词汇探析“鹤”的褒义文化意蕴[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和晶;尹芹;;从耻感谈医学生的医德教育[A];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旭天;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张晓明;主体幸福感模型的理论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兆良;宽恕内涵的本土心理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爱莲;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核心胜任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赵金坡;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陶琳瑾;高特质愤怒青少年的宽恕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艳萍;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心理思想的影响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胡志坚;自我统摄下的心理与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毅玮;西方心理学的传入与中国近现代心理学科的发展[D];河北大学;2006年
10 田浩;文化与心理学研究方式的变革[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楠;团体心理治疗对强迫症患者的疗效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潘云萍;汉字“象”的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陈志学;壮语语词视野中的农耕文化观念[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廖文婷;中国企业员工的面子观念及其相关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5 郑丽君;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格塑造功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玲;出版物团购消费行为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7 赵鑫彩;基于接受心理的企业文化落地策略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郑顺艺;大学生生命意义的结构及其发展特点[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旖旎;“不专”与“专”[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10 蓝e,
本文编号:12175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217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