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资源 教育信息化 共建共享机制
【摘要】: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对促进教学手段创新和教学方法变革以及促进有效教学和达成新课程教学目标将起到至关重要作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它不仅对有效教学提供高效手段和方法,还能促进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发展,对教育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综观国内外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与发展,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已成为当前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主题,是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平衡、动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技术教育研训部;沈阳师范大学;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信息化教学资源是指以数字形态存在的教学材料,包括学生和教师在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数字化的素材、教学软件、补充材料等。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对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想法[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1年05期
2 朱君;;试论教育的信息化[J];教育与职业;2002年07期
3 张德荣;教育信息化与政治课教学的几点思索[J];焦作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4 段奎;对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实施策略的思考[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5 帅冉;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J];科学与管理;2003年05期
6 ;非常时期的教育信息化[J];计算机教与学;2003年05期
7 王文君;杨改学;;关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思考[J];中小学电教;2003年05期
8 李向军;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J];黑龙江教育;2004年13期
9 陈进兴;教育信息化,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J];人民教育;2004年19期
10 邓正益;行走于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思考[J];信息技术教育;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过程新特点的形成[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张俊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过程新特点的形成[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3 樊昕;孙培国;吴昭利;;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4 聂照民;王新程;;适应信息化要求,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兼谈济南电大的教育信息化实践[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峻京;;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外语教育应用平台建设[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6 陈艳;;提高军队院校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胡凡刚;;教育信息化呼唤人文关怀[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江秀伟;;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教育信息[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朱建峰;;立足校本培训,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仲祥;刘宏;;新时期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创新[A];广西计算机学会25周年纪念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缪衢;研究表明:教育信息化市场巨大[N];人民日报;2001年
2 山东省青州市第一中学 张立强 王爱胜;教育信息化,我们期待什么?[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3 韩振江;教育信息化要做的事不少[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佳师;ERM破教育信息化瓶颈[N];中国电子报;2002年
5 王克新;教育信息化培育PC市场[N];中国企业报;2004年
6 谢涛;教育信息化:市场在哪?[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余峧;教育信息化突破“PC+课桌”模式[N];通信信息报;2004年
8 郑雅轩;教育信息化要把握“三个关系”[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金祥孔;白银区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N];白银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霍娜;农村教育信息化更重应用实效[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婧;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高爱国;医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3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钟金宏;教案的有效组织工具[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5 谢忠新;学校信息化应用评估模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静芬;语文网络教研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郝兆杰;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9 罗江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荆永君;教育资源分布式配送与调度算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官伟强;珠海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吴胜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陶舟;农业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推广与实施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4 刘晓芬;江西高职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立;教育领域数据存储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曾美霞;面向教育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曲思伟;面向数字化校园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D];吉林大学;2005年
8 任建;知识管理在教育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袁文刚;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职能认识的偏差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林静;河北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队伍建设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176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217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