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父母教养方式与积极心理品质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9 09:35
本文关键词:大学新生父母教养方式与积极心理品质关系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新生积极心理品质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方法:采用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大学新生进行测试。结果:(1)大学新生积极心理品质处于中等水平。(2)大学新生积极心理品质总体水平不存在性别、独生子女与否和城乡差异,某些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3)积极教养方式与积极心理品质某些维度显著正相关,消极教养方式与积极心理品质的某些维度显著负相关。母亲的情感温暖能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新生积极心理品质密切相关。
【作者单位】: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理工大学;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问题的提出积极心理学创始人Seligman与Peterson最先提出积极心理品质这一概念,且明确提出“积极心理品质”是可以塑造和培养的[1]。国内外对于积极心理品质的测量及应用进行了很多研究,关于积极心理品质在个人的生命历程中如何形成和培养,是未来积极心理品质研究的深入方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庆辞;李建伟;;中学生偶像祟拜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6期
2 周娟;;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意义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1期
3 孟万金;官群;;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08期
4 李旭,钱铭怡;青少年归因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2期
5 周]Z;石国兴;;积极心理学介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丛权;曹蓉;;积极心理学述评[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龚光军;曹贵康;;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5期
3 宁娟;陈虎强;;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学意义与教育学价值[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07期
4 丁洁;;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心态——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2期
5 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创新的抓手[J];中国德育;2010年10期
6 付艳芬;尹可丽;王剑华;汤s,
本文编号:12370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237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