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为澳大利亚而教”项目教师培养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9 18:24

  本文关键词:“为澳大利亚而教”项目教师培养路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澳大利亚 “为澳大利亚而教” 教师培养 路径


【摘要】:2012年48国高等教育排名显示,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排名第八,,但与之相对的却是基础教育质量近年来严重的下滑,这不禁让人忧心:看似风光的澳大利亚教育是否能够一直维持世界一流水平?导致基础教育落后的原因之一是澳大利亚国内的教育水平差距悬殊,那些经济薄弱地区的孩子们往往无法接受到与经济发达地区同样质量的教育,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教师队伍质量不高、教师流失严重等问题。澳大利亚政府通过多种途径的改革用以支持师资队伍建设,“为澳大利亚而教”就是其中一项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培养项目。 2009年,在澳大利亚政府的带领下,联合第三方机构共同合作推出了“为澳大利亚而教”项目,这一项目旨在帮助澳大利亚提高教师队伍质量、促进教育的公平。“为澳大利亚而教”项目在2010初从2000多名申请者中选拔出45名优秀的非师范人才,经过六周“职前强化培训”等一系列培养方式帮助其成为一名伙伴教师(Associates,非正式人员),将他们分配到“实习学校”(Placement School),以发挥其专业特长和优势,培养其领导才能,形成公益教育网络促进教育公平,最终获得优质教育。本文希望通过对“为澳大利亚而教”项目的研究引发出更多对教师教育有效途径的思考。 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六部分: 第一章追溯了“为澳大利亚而教”项目的背景和发展动因;理解项目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层次的目标规划;分析了项目的运转机制。首章力图从宏观上把握项目的总体情况。 第二章阐述了“为澳大利亚而教”项目的具体实施和争议。从遴选、分配、再到资助都是为了保证教师的培养能够顺利实施,为项目的质量做严格的把关;通过对目前各方在项目发展中存在的争议进行讨论,更加客观理性的认识“为澳大利亚而教”项目。 第三章重点探讨了在墨尔本大学教育学院进行的志愿者教师职前阶段培训活动。由于选拔的志愿者们并没有教育方面的知识理论和经验基础,所以如何能够在短期内帮助他们积累教学相关的知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成为培养非师范类教师的重中之重。“为澳大利亚而教”项目为志愿者们提供了在墨尔本大学教育学院开展的六周时间紧锣密鼓的强化训练,配合“夏季学校”的实践模式,帮助志愿者们更快的积累教学相关知识,发挥他们的优势所长; 第四章重点探讨了志愿者教师在试点学校进行的在岗训练和指导。分析了校内指导教师、在岗假期“住宿训练”、TFA宣讲会等重要在岗培训手段,洞悉TFA培养路径与传统路径在入职初阶段有哪些细微的差别; 第五章归纳了“为澳大利亚而教”教师培养路径的特质。“为澳大利亚而教”项目由于其自身的目标规划及培养对象的特点,培养路径具有临床性、高效性、实践性、选择性和集体性等特点。 第六章总结了“为澳大利亚而教”教师培养路径取得的成效和实施的意义。由于项目运行时间较短,并没有足够的数据来证明项目的成效多大,但是目前得到了志愿者本身、校方人员和学生们多数的积极评价,对试点学校、志愿者本身、企业乃至整个社会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561.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凌;;澳大利亚的教师教育认证机制解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2 吴琼;高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3 陈娜;;澳大利亚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举措——乡村地区计划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年08期

4 汪霞;钱小龙;;澳大利亚教师教育及其课程标准的改革[J];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08期



本文编号:1237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237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b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