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域下学习共同体的内涵、结构与特征
本文关键词:生态视域下学习共同体的内涵、结构与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学习共同体 学习者 结构与特征 生态观 学习生态系统 社会文化 思维方式 研究视角 视域 社会学
【摘要】:正学习共同体源于社会学的一个概念,它关注处于社会文化境脉中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性质。在当今生态化趋势普遍渗入现代教育领域的背景之下,将学习共同体置于生态语境中,诠释其内涵、结构与特征,有助于拓宽学习共同体的研究视野,为实践情境中学习共同体的设计提供新思路。一、生态观作为学习共同体研究视角的合理性生态观作为学习共同体的研究视角,有助于学习共同体从理念走向实践。1."生态"与"共同体"的契合点生态观表现为以全面、联系、共生、公开的思维方式考察问题。"共同体"作为一个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它表现为在自然情感一致的基础上、联系紧密的、
【作者单位】: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学习共同体源于社会学的一个概念,它关注处于社会文化境脉中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性质。在当今生态化趋势普遍渗入现代教育领域的背景之下,将学习共同体置于生态语境中,诠释其内涵、结构与特征,有助于拓宽学习共同体的研究视野,为实践情境中学习共同体的设计提供新思路。一、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志华;谢雪娇;;唐卡符号在社会变迁中的建构与解读——以德格八邦噶玛噶孜唐卡画的田野调查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吴克领;;新农村集贸市场化缓慢的原因探析——基于淮安市W村的社会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3 黄剑;;自我的建构与认同——以林妈残疾身体为社会文本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4 苑国华;;论布迪厄的社会语言学——“语言交换的经济”理论[J];北方论丛;2009年02期
5 张美川;;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及其反思效果[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康丽颖;;教师教育研究的实践意蕴——布迪厄实践理论对我国教师教育研究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7 阎光才;教育过程中知识的公共性与教育实践——兼批激进建构主义的教育观和课程观[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8 陈向明;;理论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1期
9 马维娜;文化再制中的教育公平——在现实与虚拟中跃迁的教育解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刘顺义;李正春;;中国地域歧视的集中效应与反歧视体系建构——兼论丑化与歧视河南人现象[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德敏;杜辉;;环境法范式变革的哲学思辨——从认识论迈向实践论[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2 刘松;刘中发;;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探究[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强制措施制度的修改及执行[C];2012年
3 刘中发;刘松;;论刑事诉讼法修改与检察执法理念的发展[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其他[C];2013年
4 刘彤;;实践过程中的理想——“新闻专业主义”的当代景观[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晓;形式反思的抽象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6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杨燕燕;论教育实践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杜芳芳;从行政控制到专业引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同;从布迪厄的惯习、场域理论看网络论坛中网民话语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晓博;社会学知识客观性的实现途径—布迪预先构建与参与性能象化的重新解读[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建桥;基于场域理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评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锁馨;国际视域下实践导向的教师培训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蔡鸿菲;反思陆九渊顿悟教育思想及对语文教育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芳;返乡相亲:新生代农民工的一种择偶形态[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彩姣;论学习的实践属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军峰;农村择偶困境下的婚姻支付模式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冰;传统的再造[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沈瑜祥;活在他处[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香香;赵莎莎;张红艳;;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共同体的建构[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年01期
2 刘小龙;冯雪娟;;“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形成及教育特性分析[J];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19期
3 岳丽娜;李玉斌;;学习共同体知识建构的连续性问题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4 王新美;;基于学习共同体的主导型教学设计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年09期
5 于占龙;周虹;富春岩;;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网络教学模式初探[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5期
6 李慧迎;;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设计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02期
7 姚远峰;齐礼良;;试论基于知识管理的交互学习[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8 李慧;李兴保;;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在线教育技术培训平台研究[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8年11期
9 苏玲玲;;远程学习中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设计[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10 高欣峰;;微博在网络学习社区中的角色浅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2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慧迎;;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设计初探[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2 孙波;;学习共同体的学校[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构建幸福的学习共同体结题报告课题组;;《构建幸福的学习共同体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4 ;教育与社会、自然生态理念的重大变迁——兼论学习共同体理论与未来教育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之异同[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邢晓春;;建构主义学习观对远程教学的启示[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6 佐藤学;;全球化时代的日本学校教育改革——危机与改革的构想[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薛焕玉;;用科学发展观开创中国教育事业的美好未来——《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序[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8 薛焕玉;;用科学发展观开创中国教育事业的美好未来——《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序[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9 张应国;;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变化及几点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解迎刚;王志良;;学习者情绪空间定义及应用[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哈尔滨市南岗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孙波;学习共同体学校的管理策略[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记者 徐宜军;组建学习共同体,我的学习我做主[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记者 张丽亚;西山区:利用教育博客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N];昆明日报;2011年
4 王艳玲;以对话编织学习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丁亦周 王小兵;互学互助,,打造精彩校外课堂[N];江苏教育报;2011年
6 北京市丰台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简作军;建设校长学习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实习记者 张滢;教师在网络中结成学习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生 田莉审;视教师“自我认同”的力量图说[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记者 时晓玲 刘琴;“学习共同体”让所有学校共同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教育局局长 孙波;区域教育和谐发展的助推器[N];中国教育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健;学习共同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董宏建;网络环境下教师跨学科协作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刘光余;教师教学效能的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韩亚成;学校道德领导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妍;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郑太年;学校学习中知识意义的缺失与回复[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仕品;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学生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江卫华;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淑艳;专业发展背景下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裴雯雯;高校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杨金萍;基于教学平台的远程教育学习共同体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文杰;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问题解决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江静;Ajax技术支持下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设计与实现[D];河北大学;2011年
6 任之丁;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D];河北大学;2010年
7 芮先红;有效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英国EPLC项目的经验及启示[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曲秀芬;基于UC和Blog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共同体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林剑剑;基于网络的研究生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与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凌晨;基于Web2.0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支持平台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526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252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