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取向:何为与为何
本文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取向:何为与为何 出处:《教师教育研究》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实践取向是教师教育课程应有的核心理念。实践取向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必须关注教师的专业实践和教育现实问题,必须支持实践问题的解决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必须支持对实践的反思和教育知识的建构。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取向是教师专业的实践性本质的要求,是教师知识研究的新进展的要求,更是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遭遇困境之后的必然选择。
【作者单位】: 浙江台州学院;
【基金】:浙江省2012年度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成果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一、何为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取向?所谓课程的取向,实际上是指人们对课程价值的认识和选择,以及以这种认识和选择为基础对课程的定位。在教师教育并不太久的历史中,尽管对教师教育要培养“作为实践者的教师”这一目标没有太大的分歧,但关于如何培养,却一直存在着一个难解之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S·舒尔曼,王幼真,刘捷;理论、实践与教育的专业化[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2 M·B·萨瑟兰;任长松;;教师的培养与教育理论的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年03期
3 E·G·肖特;于向阳;张玉勤;;知识与大学的教育功能:高等教育课程设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志华;谢雪娇;;唐卡符号在社会变迁中的建构与解读——以德格八邦噶玛噶孜唐卡画的田野调查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谭可;;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管理效能[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3 范蓓蕾;;教学案例研讨对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翟莉;;论公共教育学案例教学对职前教师专业化的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5 李丽;陈永杰;陈维;;实践性知识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刘中猛;叶泽滨;;城乡交流与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9期
7 吴克领;;新农村集贸市场化缓慢的原因探析——基于淮安市W村的社会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8 余妍霞,周兴国;《科学》课程挑战理科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李瑛;;我国教师发展阶段论及其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任双利;;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和对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磊;;独立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探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白冬;;初中历史学科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体系的探索[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3 吴永远;;中小学校长职业幸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平阳县为个案[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4 郭芬;;浅析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A];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第七次全体理事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伟民;吕国光;;《西部贫困山区中小学县级骨干教师学术能力的培养研究》[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左明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鲁曼俐;;高校外语教师的自我认同危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8 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许苏;;西方早期职业教师发展特征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陈德敏;杜辉;;环境法范式变革的哲学思辨——从认识论迈向实践论[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赵风云;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8 江广和;西北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困境与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红梅;新课程标准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许锦绒;辽宁省县级职教中心专任教师校本培训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满玉;沈阳市沈河区初中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本富;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杨慧丽;高校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付向梅;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师薪酬激励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马秀敏;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索妤;小学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管理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佳;吴刚平;;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问题与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2 林一钢;;教师信念研究述评[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刘君;;韩国和美国技术教师教育培养的认识和比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20期
4 赵凤兰;;美国教师教育的经验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0年09期
5 王加强;;十年来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04期
6 郭涛;;西安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回顾与展望[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王松美;美国加州教师教育机构认证制度述评[J];基础教育参考;2005年08期
8 黄宇星;;教师职业专业化及其发展对策探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汪开军;;后种族隔离时期的南非教师教育述评[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王艳玲;;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知识——近20年来美国教学“知识基础”研究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申仁洪;;论柏拉图的课程理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况琳;;浅谈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换[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3 伍君昌;;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建立新的教师评价体系 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赵小雅;第二届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成立[N];中国教育报;2011年
2 钟启泉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师教育创新的关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记者 符德新;促进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共享[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苏州科技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 吴红耘;探索教师教育课程开发的核心内容[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课改动态[N];中国教师报;2003年
6 罗田县义水学校 夏远胜 夏国银;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初探[N];黄冈日报;2006年
7 吴锡龙;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N];中国教师报;2005年
8 桑国栋;新课改呼唤研究型教师[N];张掖日报;2005年
9 朱丽娅 实习生 张卓 记者 陈丽;培养科研型教师 促进专业化发展[N];锦州日报;2005年
10 张鹤银;走出校本课程开发的误区[N];中国教师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谢赛;儿童学习结果取向的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君;封闭、开放与综合[D];河北大学;2011年
3 刘黔敏;德育学科课程:从理念到运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强;知德共生:教师胜任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严书宇;社会科课程研究:反思与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朱利霞;国家观念、市场逻辑与公共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美;面向知识社会的教师学习——发展适应性专长[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建琼;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杨燕燕;论教育实践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婧;印度教师教育课程计划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yN;中美两国教师教育课程之比较研究及其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黄琳;中美当代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美君;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5 胡們;21世纪美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师教育课程共生机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继平;论网络文化背景下课程理念的变革[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乐韵;从课程理念到课程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饶武;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演进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宿大伟;新课程改革下学校文化的建设[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胡雅瑾;中美两国教师教育课程比较[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18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318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