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留守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地方高校留守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出处:《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年2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地方高校的大学生中来自农村家庭和普通城市居民家庭的比例较大,也远高于省会城市的高校或重点高校。就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心理而言,他们既有普通大学生的共性,更有其特殊性。因此研究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分析这一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要从他们"曾留守"的自身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对策梳理,从而有利于学生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 江西宜春学院;
【基金】:2013年度宜春市社科规划一般项目“地方高校留守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笔者在心理咨询中心工作的几年中,接触到很多案例,涉及亲情、友情、爱情、学习与就业等等。前来咨询的学生中,半数以上曾有过留守经历或目前仍处在留守阶段,他们长期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戚居住,甚至独居,亲情意识比较淡薄,缺乏自信,缺失安全感,面对友情、爱情时经常表现得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颖;王浩;袁利;;高校留守大学生现状的调查报告[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05期
2 陶书中;黄君录;;曾留守大学生的心理辅导策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年11期
3 陈欣玮;唐赛璐;吴元清;;留守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因素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2011年12期
4 张仕琼;;曾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21期
5 温义媛;曾建国;;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及心理健康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0年02期
6 罗涤;李颖;;高校留守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义媛;;“留守经历”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质性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卢奔芳;杨小青;;高职生生活满意度调查与分析[J];广西教育;2012年15期
3 徐礼平;;留守经历医学生大五人格与心理弹性关系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7期
4 谢新华;张虹;;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研究的述评[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1年02期
5 杨小青;许燕;;童年期有留守经历高职生学校满意度与学习倦怠关系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6期
6 徐礼平;方倩;;从心理弹性的视角看有“留守经历”大学生[J];新余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徐礼平;方倩;陈晶;王平;陈剑;;“留守”经历医学生总体幸福感、心理安全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2年04期
8 杨小青;许燕;;有留守经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价值感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07期
9 余应筠;石水芳;敖毅;朱焱;;不同类型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事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年02期
10 祝亚丽;张宁;;亲子分离经历医学生防御机制和心理健康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学俊;李凡繁;;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抑郁和社交焦虑——希望和良好寝室关系的保护作用[A];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社会心理研究[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苹平;大学生神经质问卷的编制及其与身心健康的关系[D];西南大学;2011年
2 温义媛;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其社会适应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虹;曾留守大学生的留守经历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徐礼平;儿童期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1年
5 蒋凌霞;留守的力量[D];中南大学;2012年
6 郭珊珊;和谐校园视域下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7 陈艳艳;大学生人格特质与网络购物决策风格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8 李凡繁;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抑郁和社交焦虑[D];湖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建财;邓远平;;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李兵;吴红梅;周斌;;统筹城乡教育视域下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7期
3 蒲大勇;李碧琼;;“留守学生”现状调查及教育实践[J];读与写;2006年Z1期
4 温义媛;;“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影响[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黄宝中;闭文彩;;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6 陈素兰;;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和对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7 谭杰华;;曾为留守儿童的在校大学生与普通在校大学生人格特征比较[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8 沈永健;杜文东;王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6期
9 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10 温义媛;申蕤;严若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适应现状分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文华;;研究幼儿心理问题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6年11期
2 刘孝群;;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舵手[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5期
3 许平肖,刘双喜;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4 李耀军;浅谈卫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05年16期
5 赵建英;;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年01期
6 陈志彬;张健;;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8年32期
7 曹丽娟;;克服中职生的心理障碍[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年12期
8 刘传星;张翠翠;张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成人成才[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08期
9 刘清慧;;让孩子的心灵之窗永远明亮[J];考试周刊;2011年30期
10 赵志勇;王莉;;大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刍议[J];河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玉坤;;推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众心理健康素质的有效办法和途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王炳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前的心理调查分析[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3 许国彬;黄秀娟;黄红清;阎茹;;视异常为正常,变障碍为特长,化危机为转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4 ;春风化雨二十载 真情呵护学子心——福建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二十年回顾与展望[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5 郭旭;;摆脱烦恼 健康成长[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胡淑仙;闫强;;山西省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综合体系构建探索[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戴李霞;;心理健康在促进——同济中学“健康促进学校”活动之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A];浙江省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论文集[C];2005年
8 郭效仪;;警卫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9 郭燕;;大学生心理失衡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以航海专业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吴锡改;;论心理健康教育与青少年人格建塑[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陈宇 本报记者 马彦铭;孩子,你的心事我会懂[N];河北日报;2010年
2 曾平;注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N];黔西南日报;2009年
3 华中师范大学 叶雷;灾后心理健康教育怎样做更好?[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4 江昕;你离心理健康有多远?[N];大众科技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栾月琳;让更多人品味“心灵鸡汤”[N];郑州日报;2009年
6 朱福良;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体会[N];济宁日报;2010年
7 本报通讯员 刘敏邋杨其生;阳光屋与健康心[N];光明日报;2007年
8 王彬;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N];吉林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郑晓强 通讯员 刘德英;老师们,请“安心”[N];福建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朱小祥;架起心灵的彩虹桥[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e,
本文编号:13338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333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