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森林警院学生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12-27 09:53

  本文关键词:森林警院学生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出处:《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阳性症状组 躯体化因子 抑郁因子 偏执因子


【摘要】:以应对方式问卷、心理健康自评量表为工具,随机选取森林警院320名大学生为被试对象,探讨警院学生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1)警院学生积极应对方式均分高于消极应对方式均分;遇到应激时,警院学生趋向于选择积极应对方式,而不是消极应对方式。(2)积极应对方式,警院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差异不显著;消极应对方式,警院男生得分低于女生,差异不显著。积极应对方式,警院学生正常组高于阳性症状组,差异不显著;消极应对方式,警院学生正常组低于阳性症状组,差异非常显著。(3)警院男生心理健康总分、心理健康各因子与消极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方式均有相关。消极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方式对警院男生心理健康及各因子有显著预测作用。(4)警院女生躯体化因子、抑郁因子、偏执因子与积极应对方式有显著相关。积极应对方式对警院女生躯体化因子、抑郁因子、偏执因子有显著预测作用。
[Abstract]:Taking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and mental health self rating scale as tools, 320 college students in Forest Police Academy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subjec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ping styles and mental health of police college students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scores of positive coping styles of police college stude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negative coping styles. When faced with stress, police college students tended to choose positive coping styles rather than passive coping styles. (2) positive coping style, the score of boys in Police Hospital is higher than that of girls, and the difference is not significant. The negative coping style, the boys in the police hospital are lower than the girls, and the difference is not significant. The positive coping style was higher in the normal group than that in the positive group. The negative coping style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positive group. (3) the total score of mental health and the factors of mental health were related to the negative coping style and the positive coping style of the boys in the police hospital. Negative coping style and positive coping style have a significant predictive effect on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various factors of boys in the police hospital. (4)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omatization factor, depression factor and paranoia factor of the girls in the police hospital. The positive coping style has a significant predictive effect on the somatization factor, depression factor and paranoid factor of the girls in the police hospital.
【作者单位】: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本研究以警院学生作为被试对象,运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量,探讨警院学生的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健康塑造提供理论依据。一、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随机选取森林警院32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取样时考虑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文春;李怀虎;毛计平;;研究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年02期

2 王芙蓉;张亚林;黄国平;杨世昌;;航天发射中心军官的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05期

3 姬成伟;刘华平;窦路明;邢玉梅;郑玉华;王晓成;邢锦;;城市初中生应对方式对其发生心理问题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2009年02期

4 杨海荣,石国兴,崔春华;初中生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2期

5 姬成伟;赵志一;王莉;王祝欣;杜鹃;李武梅;吴文炜;;太原市城市中学初中生应对方式特点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年06期

6 董旭冉;童辉杰;;大学生应对方式、应对效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社会心理科学;2010年04期

7 岑超娜;马燕萍;章璐;黄丰萍;成强;;企业基层职工应对方式特征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3期

8 杨润涛;徐挺;;大学新生自我和谐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3期

9 徐含笑;;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刘欣;;大学生同伴交往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梅建文;何金彩;刘文;;不同类型网络游戏与大学生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A];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06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张晓明;李传玲;;贫困大学生的应对效能、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王伟;;山西大学生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李同归;郭亚鸣;;海上搜救人员成人依恋、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宋广文;尹红峰;;在外租房农村初中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关系的结构模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梁三才;;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应对方式、人格及心理健康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傅素芬;徐科君;郑蝾君;黄学文;;大学生自动思维、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分析[A];2005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周凡;徐学俊;王凤霞;;地震后期民众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风险认知的中介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汪小琴;许爱珠;张建灿;;农村贫困女童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10 侯淑晶;李春光;解亚宁;张小远;肖蓉;;军队医科大学学员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初步分析[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卞晨光;重视文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N];科技日报;2007年

2 记者 杨济泽 通讯员 秦乐乐;淮工500心理委员解“心结”[N];连云港日报;2010年

3 高虹 季帅;扬州多渠道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N];江苏教育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李艳;关注心理健康:来自心理咨询室的报告[N];岳阳晚报;2010年

5 本报驻京记者 王乐;“成人”比成材更关乎幸福[N];文汇报;2011年

6 义煤集团公司直属幼儿园 曹卫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N];周口日报;2011年

7 杨丽;结婚比同居更有益女人心理健康[N];北京科技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赵彤;职业女性心理健康八戒[N];长春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洪鸿;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1年

10 本栏撰稿 记者 周俏春 海明威;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海;军校新生心理弹性因素及心理训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2 付艳芬;中国心理健康服务理论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戴吉;悦纳进取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4 李逸龙;乐观人格与心理健康、工作绩效的关系及其中介、调节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许明智;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6 奚s,

本文编号:13412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3412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5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