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伙伴协作中的隔阂与差异
本文关键词:US伙伴协作中的隔阂与差异 出处:《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2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作为不同类型实践之间差异与碰撞的表征,隔阂的持续存在并非否定伙伴协作所追求的贯通功能,而是恰好印证了沟通交流的重要价值。立场与态度的差别可以归结为社会劳动分工的附属产品,它既是一种场域所规定了的"文化规则",也是人们的生活策略。常识、解释框架和意向性结构的差异以及视角转换,挑战既定的思维习惯,提供变革的契机,又隐含着交往的障碍,潜藏着抑制对话的种种可能。伙伴协作无法挑战并撼动学校日常生活背后的互动协作体系,但它注定又是目前最有可能撬动整个互动体系的互动形式。时间位差可以证明伙伴协作对双方经验互补的内在合理性,是对自身时间缺憾的弥补与完善,寓含着人类对时间完整感的不懈追求。但这种协作又无法逾越自然设定的时间界限,只能铭刻于有限的时间片断之上。
[Abstract]:As a token of the difference and collision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practice, the continuous existence of estrangement does not negate the function of collaboration pursued by partners, but just confirms the important value of communicati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osition and attitude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subsidiary products of social labor division. It is a cultural rule specified in the field, and also a strategy of people's lif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ommon sense, explanatory framework and intentional 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transformation of perspective, challenge the established habit of thinking,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change, and imply obstacles to communication, and hide all possibilities of restraining dialogue. Partner cooperation can not challenge and shake up the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 system behind the daily life of school, but it is destined to be the most interactive form that most likely leverages the whole interactive system at present. Time difference can prove partners on both sides of internal rationality experience complementary, is to make up for time and improve their own shortcomings, it holds the human pursuit of a complete sense of time. But this collaboration can not overstep the time limit set by nature, and can only be engraved on a limited period of time.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
【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特色学校发展路径与策略研究”(CHA09115)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从马克思的《论费尔巴哈》开始,实践成为一个具有极大历史创造力的概念,[1]它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社会现实之间的沟通功能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中几乎所有的领域。US伙伴协作的根本特征便在于理论与实践的自觉结合,它是大学研究人员与中小学教师共同面向实践,并在实践中运用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步仁;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和超越[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志华;谢雪娇;;唐卡符号在社会变迁中的建构与解读——以德格八邦噶玛噶孜唐卡画的田野调查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吴克领;;新农村集贸市场化缓慢的原因探析——基于淮安市W村的社会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3 黄剑;;自我的建构与认同——以林妈残疾身体为社会文本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4 颜旭;;政工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视角[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苑国华;;论布迪厄的社会语言学——“语言交换的经济”理论[J];北方论丛;2009年02期
6 张美川;;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及其反思效果[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马晓燕;;世界城市建设中移民聚居区的出现及其特征体现——基于北京市望京“韩国城”的调研[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傅荣贤;;中国古代和谐信息生态环境的构建原则及现代价值[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9年04期
9 康丽颖;;教师教育研究的实践意蕴——布迪厄实践理论对我国教师教育研究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10 阎光才;教育过程中知识的公共性与教育实践——兼批激进建构主义的教育观和课程观[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云国强;吕品;;从娱乐的文化起源、本质解析电视传播的娱乐功能[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陈德敏;杜辉;;环境法范式变革的哲学思辨——从认识论迈向实践论[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3 徐润泽;;艺术材料美感及其效果的达成——以1990年后中国实验水墨部分实践现象为例[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4 刘松;刘中发;;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探究[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强制措施制度的修改及执行[C];2012年
5 刘中发;刘松;;论刑事诉讼法修改与检察执法理念的发展[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其他[C];2013年
6 刘彤;;实践过程中的理想——“新闻专业主义”的当代景观[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4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晓;形式反思的抽象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7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同;从布迪厄的惯习、场域理论看网络论坛中网民话语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君君;走向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晓博;社会学知识客观性的实现途径—布迪预先构建与参与性能象化的重新解读[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成盼盼;论虚拟社会中人的情感归属[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建桥;基于场域理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评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锁馨;国际视域下实践导向的教师培训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陈薛;田园生活的变革[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蔡鸿菲;反思陆九渊顿悟教育思想及对语文教育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芳;返乡相亲:新生代农民工的一种择偶形态[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彩姣;论学习的实践属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宁娟;;班主任工作的“加减法”[J];中国德育;2007年10期
2 刘娜;;教师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J];教育评论;2009年04期
3 沃建中;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J];思想政治课教学;1999年09期
4 迎春;注意日常生活抗“非典”[J];中学生时代;2003年11期
5 舒志定;;论体验教育的合理性及其展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4期
6 徐芳;你给孩子排毒了吗[J];家庭教育(中小学家长);2005年11期
7 ;21位教师的"非典型"日常生活[J];教育科学论坛;2004年12期
8 何兆玲;趣味VB实例[J];计算机教与学;2003年11期
9 肖川;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学[J];人民教育;2004年07期
10 阎光才;教育日常生活之网[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岑国桢;李伯黍;;训练对儿童道德判断的影响的实验研究[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2 陈会昌;李伯黍;;关于儿童对个人财物与公共财物损坏的道德判断的研究[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3 王建美;;挫折面前也从容[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C];2010年
4 吴海峰;;小学生缘何心理素质差[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5 王淑清;;做人要有高尚的道德[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6 王世华;唐燕;;《学习心理测量》与《梦与现实的研究》活动案例[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银娜;吴春霞;陈会昌;;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日常生活压力、应对策略及与心理适应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郭立双;;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研究报告[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文集(第七卷)[C];2004年
9 王守纪;杨兆山;;丰富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 提高儿童积极适应能力——农村寄宿制学校功能性转换及观念变革[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关注免费班学生的心理健康[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周密;南汇:人人皆学,构建学习型社会[N];东方城乡报;2007年
2 高中华;论廉洁教育与道德教育[N];中国教师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韩美丽;把孩子的“心结”打开[N];秦皇岛日报;2006年
4 刘志刚;达成六项意向性协议[N];果洛报;2008年
5 马维娜;普通教师与特级教师之间边界多大[N];中国改革报;2008年
6 义煤公司直属幼儿园 崔慧;如何让教育融入生活之中[N];周口日报;2008年
7 冷学宝;纸不可以随便撕[N];中国教师报;2004年
8 丁凡;幼儿心理健康标准[N];大众卫生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孙敏;安全教育:让危险远离我们的孩子[N];桂林日报;2005年
10 郑北;老师放假 学生上“班”[N];安阳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闫旭蕾;教育中的“肉”与“灵”[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伟;培育个体生命自觉[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黎琳;大学生的社会比较与情绪健康[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宋其争;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生;当代教育中师生交往行为缺失与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雷小兰;高职院校学生意向性自我调节特点的访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宫顺升;论教师社会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仓贯势津子;日本现代教育家牧口常三郎的教育思想述评[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吴彩霞;非规范性学生评价价值取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戴志红;尽心育人:江西泰和一个乡村老师的教学经历与生活史[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魏景;现象学给教师带来了什么[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丽;论体验的家庭德育价值[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9 管志毅;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生存状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莉;教师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415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341570.html